close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2/10/29 12:54

 

 

北港聖 土庫定

土庫順天宮分靈

鎮宅平安的天上聖母

 


 

這塊石碑是在市場設立之後一年(1903)才立的,目前存放在順天宮廟裡左護龍.

 

 (一.昭和十年版/臺灣總督府警察局衛生課《臺灣的衛生》P73寫:第六項 市場/本島市場衛生取締規則於明治四十四年…..唯街路廟宇附近其交通繁忙場處,日用雜貨品,魚獸肉蔬菜類雜陳.不衛生…大正九年地方制度改定,地方團體移管經營….昭和九年中,全島市場數達二百九十三處.)

 

 (二. 大正4年3月28日/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出版《臺灣之魚菜市場》寫: 土庫市場,明治三十五年(1902)四月十七日,土庫庄/494坪/組合/野菜12/魚肉5/雜貨9/獸肉15/漬物無/飲食8/果物無/小間物無/其他32/總計79)

 

土庫市場,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十七日設立,在管理辦法出現之前就以經存在.民國四十二年二月十八日火災後重建於現址,依然是市場功能.有人說燒過重建的就不具古蹟價值;但在這裡土庫市場所指的是功能性,而不只是建築物.

再以這份報告數字去盤對搬遷前的攤商店家,或許可以知道哪幾家是百年老攤(老店),經過那麼久,還剩哪些?

494坪的面積,和現今的面積相差多少?有人留下幾張老相片嗎?也許在初設市場那時庄長家,還保存幾張文獻資料.或許,有緣人還可以去借來翻拍,當史料,替土庫的未來,加分.

 

 (三.1903年出版的《臺灣雜記》說:市場首重管理

 

市場沒管理,是誰的責任?

 

 (四.民國99年7月14日(星期三)下午兩點到-4點半在土庫鎮公所會議記錄寫:〔民眾發言〕,其中第三位是這麼說的: 順天宮廟前的市場要遷建,土庫才能發展,不然道路太窄.目前攤商有些不願遷,政府解說,宣傳做的不夠.土庫市場遷建,經濟部已經核定了 3000多萬,但是反對者要提為歷史建築. 民眾發言:市場遷建抗爭問題,有人籌組自救會,但80%已同意進駐新市場,因此重續才會跑到了對外公開招租,且舊有市場為鎮公所所有,縣府文化處雖提到歷史建築,但如設歷史建物,不能拆,則會影響順天宮發展 公所袐書縣府不該用文化力介入土庫鎮未來的發展,影響道路拓寬.因為文資法可排除都市計劃法,一旦指定為歷史建物,但是又不管理維護,無異是〔文化流氓〕.)

 

一.(廟前市場要遷,土庫才能發展,不然路太窄.)是要路還是要廣場?

二.(攤商不願意遷)(80%已同意進駐新市場)我們從下方的事實來驗證當年的這些〔紀錄〕.

三.(舊市場為鎮公所所有,如設歷史建築,會影響XX宮的發展.)公所和XX宮的關係為何?兩造都是由〔公眾委託〕,管理公眾之事的組織,你們怎敢明目張膽公開表態到這種地步?

四.()無言可對.公部門對公部門的發言,老百姓不敢置喙.

 

本文開始~

土庫舊市場到今年剛好整整110年.110是報案的電話號碼.事有緊急,生命有危險的時候可以撥這支電話...

過去的記錄裡,關於〔市場〕~~他們是這麼說的...這些是我們透過正當管道從圖書館和網路找到的.

 把這些資料放在一起閱讀,我們發現一些問題,其中有時空產生的矛盾,有前後互相矛盾,也有立場的矛盾.這些矛盾,身為打字者,我們儘量不加入過重的個人觀點造成大家閱讀的〔矛盾〕.

 我們只想試著推演可能的狀況.

假設,市場真的拆掉,廟前有了廣場,人們是不是會把攤子席地而設,就在廣場做起買賣.像一百多年前一樣.賣菜,賣魚,賣豬肉,羊肉,漬物雜糧米食的.可能連山產野味在這裡都買得到.(如一所示)

 一百多年了,台灣經過三四次政權的轉移,市集型態,就各地市集景觀看來,似乎沒改變太多.人多的地方就有小賣攤商.早市,黃昏市,垃圾市,夜市.連新聞焦點所產生的臨時夜市都可以跟著時事而移動著.

 日本人在統治台灣的時候,帶來它本土(日本內地)都還沒實施的市場管理概念,包括法條和建築.

把原本聚集在廟口,廣場的攤販關入市場裡面,一來改善衛生習慣,有上水下水分流的設計建築,把傳染病病源做個去除.再則,統一管理之後,可增加政府收入.屠宰稅,貨物稅,市場管理費...

全台各地幾乎凡有市鎮的地方至少一鄉一市場,人多的還有第二,第三,第~個市場.建築型式依市集層級而有差異.這樣子整治管理,有沒有把台灣人的買賣習性改變了.

有,至少在日本人還沒打敗仗之前,台灣人學會了聽話有糖吃,學會什麼叫社會秩序.學會什麼叫衛生管理.這些我們從老祖父祖母口中得到驗證.接著偉大的國民政府來了,很快的台灣又回到清朝時代的習性.直到近來,超級市場的出現,讓人們多了一個選擇.

但原來在廟口廣場的那些小生意人消失了沒?沒有,他們依舊得為三餐溫飽,為小孩學費到處營生做買賣,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擺去.人潮聚成昇平景像後,被觀光局處拿去行銷他們的觀光賣點.逢甲夜市,士林夜市,六合夜市,有些攤市也許從早市做到晚市.有時被當作市集活絡的像徵.

只是,當有需要時,他們會被淨空驅趕,會被警察開罰單,消防局,環保局都可以開他們罰單.進駐公設的市場做生意?客人不進來,只好往路邊回去了.市場又空下來了.市場越沒人走動,就越顯得破舊,有為者蓋新市場,把攤商集中管理~有些舊市場留下,有些拆掉.沒拆的,一座又一座蚊子市場出生.

新的市場又一座一座的蓋了起來.開幕期間必然熱鬧,可是三五年不到,人又跑到路邊,廣場去了.

黃昏市,糞圾市,一個比一個還熱鬧.

留下一座座蚊子和蒼蠅才會光顧的攤架.

 幾座被稱為〔文化流氓〕搶救下來的老市場,轉型成就了幾座藝文市集.讓幾代同堂的遊客,講點四腳時代的老故事.只不過,幸運的也沒幾家.

〔文化流氓〕並不是每個鄉鎮都會有的.

土庫舊市場還算是幸運,雖然被強制遷移了,它的生命力還在.

只不過,就怕缺氧太久,會不會把土庫拖成一座〔腦死〕街市?

拆了舊市場!真要把廟口再變成百年前那種情況嗎?

不拆,真的需要讓鄉親站到火線上〔對談〕嗎?

 

有人提到異地保存,問與答~

易地保存?
要得是廟口熱絡,市集的溫馨.

反問一句~
變成空地廣場之後,真的能為土庫帶來繁榮?
 
大家想清楚,這座廟是香火廟還是角頭廟?
會來進香的團體,會來請媽祖回庄看戲的陣頭,有北港媽,菜刀媽,菜甫媽或六房媽那麼多嗎?(我們無意冒犯聖母神威,但是,如果有,請拿出不敷使用的數據.請把列年的香條請出來.)
如果沒有,真的需要犧牲一座百年的市場(在這裡指的是人們活動的市場,不是那棟建築物.),去追求一個難以想像的夢想嗎?
 
能不能留下來?
要看人們能不能遵奉媽祖慈悲救人的精神,媽祖不是最顧眾弟子的嗎?不是說〔北港聖,不值土庫定嗎?〕神定,人定嗎?
 

 

 

北港聖,土庫定

 



 

有人聚集的才可能成市.

 

 

農村,連陣頭也是充滿泥土味的農家漢.


 

 

人走後,就只剩冷清的稀微.

 




 


 

 

 

 

搬到新市場的麵攤.

 


 

這家店並非如公所出席人員所說,搬到新市場繼續營業.


 

這家店也沒搬到新市場營業.



 

兩家都在街上找店面繼續營業.學詩搬到越港,立原在國小前那條路上.

 


 

這家也是從舊市場裡搬到街上繼續營業的.

 



 

這裡是新市場開幕期間的景況.有模彩.有動員.

 


 

讓人感到矛盾的一張公文.

 


 

搬家繼續營業,但不是搬到新市場.

 


 

我們沒搬去新市場.

 


 

無聲的抗議.

 


 

有人欺騙了他們.

 


 

日曆就讓它停在傷心的那一天.

 



 

 


這攤蚵爹,不知道搬去哪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