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雲林找古廟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7
( 這裡的建物,具足有古蹟身份的資格。但廟方主事者沒有自我文化認同與自信。想推它,也使不上力。(唉!敲邊鼓敲了十年,地方無感,我們也是白搭。切心,卻不想死心,自找的,怪誰~)

雲林縣馬鳴山的鎮安宮在褒忠鄉。我想,有一些人不知道。至少我就是。小時候就知道有這麼一個民俗祭典叫「值五年王」,那是每五年才輪一次的大拜拜,農曆七月二十七日,在鄉村裡輪流作普渡的祭典。

然而,我卻在經過好幾次的值五年王後,才知道原來是我弄錯了。基本上我們村子(虎尾鎮三合里舊廍)並沒有在輪五年王,那是隔壁村(虎尾鎮三合里吳厝)的歲時慶典,他們管值年慶典叫「五年到」、「值(中)五年王」。

事實上,馬鳴山的五年千歲值年科期也不是剛好五年,五年千歲值年時序是,以前後年一起合算的,實際上只間隔三年,每一紀年有三次值年科期,去年才辦過大科年,下一次要等到寅年才會辦理科期大醮。

我們的呢,那是以虎尾街上德興宮池府王爺的各角頭股的普渡,真的是五年才一次唷!今年就輪我們這個庄頭。我算算看,從我出生到現在已經碰過幾次了?……,哦哦!抱歉,是要介紹鎮安宮,不是說我的故事,失禮!失禮!

馬鳴山聞名於世的還有另一個特色,吃飯擔,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以鎮安宮本股為境,五年王爺出巡各庄頭部落。陣頭分左右兩線巡狩各部落,在中午時分於某個聚落會合用餐,因為各庄頭都有機會輪流舉辦,輪到的那個庄頭需負擔,所有陣頭、工作人員及隨香香客的午餐及飲料,於是家家戶戶都必需以菜籃竹簍、米籃等等,將食物挑到大廣場或收耕後的田裡給大家填肚享用。

古早年代幾乎都是用扁擔挑的,所以也叫吃飯擔。據說已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只是,我今年去看過一次;前面遶境的部份很好玩,後面的……,看一次就夠了;但這出名。

馬鳴山五年千歲為王爺信仰的系統,據說在明末清初那未知的年代,有朱王爺發乩指示,某處某時將有王爺的王船登岸,希望村民前往迎駕。於是……,就這樣……。

五年千歲共有十二位,每年一位王爺輪值,這與他處的王爺不同。王爺以姓稱之,不再加一府字,所以正確稱法應是羅王爺羅千歲,不會叫羅王爺或羅千歲。五府系統的會加個府字;這是鎮安宮裡的前輩特別告訴我的,希望我不要寫錯誤導大家。

馬鳴山鎮安宮在康熙元年草創,……光緒十三年(歲次丁亥,西元一八八七年)因木造廟宇破損,當地長老陳國、陳圍兩位發起,倡建磚造廟宇。……經過五十年,到了民國二十六年,約日據昭和十一年,又有元長鄉信徒李于音與管理人蘇看,專責募款修建正殿及兩側禪房。

民國三十四年再議修建事宜,……終於在民國四十年(辛卯)五月四日舊殿全部拆卸,同時平土奠基,六月二十三日時,正殿上樑,十月二十九年五年千歲入火安座。同年冬季又增建後殿四進,到翌年正月四日後殿上樑,季春竣工,民國四十二年十月經委員會決議,供奉觀世音菩薩,取殿名為:「碧蓮閣」。

瓶供陳玉峰仿新羅山人畫意2018年11月22日馬鳴山鎮安宮 (69).JPG

廟中之寶:彩繪名師陳玉峰的作品(如圖),紙本,在正殿神龕上;同樣在神龕位置,台基上有玻璃彩繪,有西洋風景畫和傳奇故事,「梅月英逞蜈蚣術」(薛仁貴征東),為朴子陳呈祥的作品。以上兩類都超過五十年。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對梅月英逞蜈蚣術2014年12月5日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13).JPG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對梅月英逞蜈蚣術2014年12月5日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14).JPG


木雕的部份,曾參與麥寮拱範宮的唐山匠師王火艾,(在拱範宮調查過程中一直不敢將之確定,今天終於可以證實王火艾確實參與拱範宮一役了。)這是鎮安宮裡的老前輩以肯定的口氣說的。他還說:火艾師在工程完成之後就歸仙了;員光作品,狄青誤走「單單國」會八寶公主;征東之「摩天嶺」,「回荊州」,「孫武子教吳宮女」……等等。

博古圖2006年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87).JPG

博古圖2006年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88).JPG


石類作品精美,不論是石獅或龍柱均精美。年代應不只百年,惜未發現年代落款。
註:某些地區的古廟中,會在期朝作品上,刻上後來捐獻者的名字,以是無法單從姓名或地名判斷原立年代。鎮安宮發現石類作品應該不只五六十年,故暫不以年代落筆。等時機吧!

包公審郭槐2006馬鳴山五年到 (340).JPG

回荊州對孫武子教女兵2006年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 (56).JPG


屋頂的剪黏有玻璃,有煵煻,其實三川殿屋頂的剪黏有不錯的作品可欣賞,有些有標上戲碼名稱,有利入門者學習。故事類別頗豐。
彩繪有那時的新台幣,伍拾圓的一張和一張百元鈔票。在三川殿內側。
石雕有一堵竹葉書,不謝東君意。有興趣的朋友,到馬鳴山可以在三川殿前簷廊找找看。在「鹿苑同春」裡。

文章標籤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5

(2018年10月8日補充,老廟已拆除重建中.....)

2006年雲林刺桐麻園村德天宮 (2).JPG

154號省道從莿桐到林內途中,有兩座外型建築非常相似的廟宇,一是本篇所要介紹的麻園德天宮,一是在地人叫做新庄仔,外地人稱六合的角頭廟,仁和宮。

四聘2006年雲林莿桐麻園村德天宮1 (40).JPG
在莿桐幾座老廟,這裡面的圖片被我收錄到書裡介紹最多。感謝鄉親大方讓我在裡面拍照。感謝神明保佑,讓書順利完成上市。(聽!台灣廟宇說故事/貓頭鷹出版)

也許是還沒找到,也許是在經濟發展下已被改建為鋼筋大廟,也或許……,莿桐看到的古廟建築都不是很大,然而卻都很有古味。以這兩間廟宇來說,拜亭都是八柱歇山四垂頂,南方形式的建築。光是那斗栱交錯的軒亭就夠人看上半天。由聚落自然發展出來的廟宇,特有一種農村特有的味道。


你禮貌對來往的村人點頭打招呼,他們回招呼你來這兒坐坐;一句我來拜拜參觀的,他們大半都會給你相當的禮數。若要問起廟的歷史,他們可以講一拖拉庫。麻園德天宮也有畫師廖崑隆的作品。有棟架之美和彩繪及剪黏之美就是一座建築藝術價值很高的古廟。


沒記錯話,德天宮應是坐東向西。剛好和六和仁和宮相反。(我到這兩坐廟拜拜參觀時,老覺得有股特殊的磁場會讓人弄不清楚方向。對這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身體驗一下,那種感覺不是不舒服的那一種。)


建築體也許有百多年的歷史,猜的啦!還沒有進入研究階段。


德天宮沿革
據廟中留存的壁畫文章指出,德天宮主祀鄭成功,民國前四十年二月建宮於現址,到日據未期已有數次修建,日人皇民化期本宮被強迫改信日本之天照大神,宮內神尊被強制燒毀,有林內信徒將部份神尊迎往他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台灣光復後才將迎回廟中供奉。
民國五十二年五月因廟基過低由信徒捐款,將廟基昇高兩尺半(註:是年歲末強颱葛樂禮橫掃台灣,全台各地低窪地區遭受嚴重水患。),為此香火日益鼎盛,鄉民受神恩發起改修殿宇工程,於民國五十六年農曆一月二十五日開工,同年四月末完工,總工程約陸萬餘元均由信徒捐獻。……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4

2006年雲林莿桐天瑤宮 (4).JPG

埋兒得金莿桐天瑤宮西螺廖崑隆彩繪.JPG

(此圖已被光明燈所遮)(2018年10月8日補充,之前傳出老廟拆除,準備重建新廟)


如果沒親身體會資源困頓的窘境,我想,我會對於天瑤宮廟裡增設那兩大面光明燈有點意見。


翻開天瑤宮的歷史發現,其實天瑤宮的發展史有點波折,又有些戲劇性。


天瑤宮主祀天上聖母。遠在清中葉就有地方人士雕塑一尊大媽鎮殿,(那時已有廟宇了)香火鼎盛。日本領台之後,日本人將廟宇改建神社?奉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當時大媽寄祀西螺新街廣福宮。

2010/03/31補註:按〔神社殘跡〕:在斗六神社末社樹子腳神社 中提到

..斗六神社末社樹子腳神社昭和17(1942)227日鎮座,末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並較斗六神社增祀了豐受大神(屬於稻荷神之一,例祭日為每年的125),神社原址為饒平國小(前身為明治38(1905)年成立的斗六公學校樹子腳分校,大正9(1920)時改稱樹子腳公學校昭和13(1938)年遷校至現址,昭和16(1941)年改稱為樹子腳國民學校)旁的自來水公司莿桐淨水廠,另外莿桐天瑤宮原址於戰前曾經立有北白川親王莿桐御遺跡所碑(只是一塊碑,與神社無關),戰後媽祖廟才得以復建,而當地盛傳碑下曾埋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三樣寶貝-1隻劍(指揮刀)、1串手(佛)珠、1面鏡子(雖然《莿桐最後的望族》一書提到其中的指揮刀現仍在莿桐,但實物卻未曾出現於各報章媒體及著作),明顯是受到三神器(「八咫鏡」、八尺瓊勾玉」、「天叢雲劍(草薙劍)」的影響,且缺乏有力之證據,因此並不足以採信。..

人同意這個說法,因在當時,我並未針對天瑤宮做更深入的研究,對該廟的歷史只能採取轉述的說法,若已造成誤解,還望大家諒解。今天網友對台灣各地神社的調查,相信對地方傳說和地方歷史研究,有更進一步的幫忙。以上說明。喜開郎。2010/03/31


民國五十七年五月間在地方士紳陳炳輝、廖應炫、王水通、廖壹等人從彰化市南瑤宮迎請三媽回鄉坐鎮,五十八年又有更多鄉紳加入,籌組重建,終於在眾人齊心合力之下創設廟宇,並於同年冬天落成入火。此時地方信眾熱誠將大媽自西螺廣福宮迎回奉祀至今。當時發起一人百元捐獻運動,完成這座小而美的媽祖廟。(以上資料,參考自雲林縣志稿勝蹟篇)


重建後天瑤宮在莿桐經過四十幾年的歲月,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像極了雲林這個號稱農業大縣的縮影。稻米蔬果樣樣豐美,養活了千萬人的腹肚,自己求個平安而已。


可是生活在現實社會,難免需要應付一些基本開銷,當香油錢不足以應付那些什麼的時候,節流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開源。文史藝術的社會責任,沒有錢也辦不來。兩大面的光明燈若點個六成,應該夠應付來自南北各地的友宮到廟參香時,義務出來支援的人員所需要開銷了。


就算不求顯達,至少基本的三頓飯總得應付吧。在我面臨這種境地的日子,已能接受,天瑤宮那兩面光明燈背後的壁畫暫時封存。(那是彩繪師廖崑隆的作品。)

 

天瑤宮前有水泥牌樓,燕尾翹脊造型秀逸,廟宇為南方式型式,壁體據說以水泥板碶成,難得的是彩繪前的處理非常用心,經過四十多年,除了有些屋漏痕之外,大致上保持得尚稱良好。當然前文所述,大部份已被遮住,但還是有少部份可以欣賞,至於看不到的就看我的附圖吧!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6

2006年雲林刺桐六合仁和宮謝元帥 廟已重建 (2).JPG

(2018年10月8日補充,老廟已拆除,重建新廟完成)

在一五四省道靠近林內這邊的一個聚落叫新莊子,現行政名稱叫六合。在路旁有座像麻園德天宮的小廟,同樣是前亭八柱的廟宇,供奉謝府千歲。


建築格局,一個軒亭一進深,前面的拜亭是八柱歇山假四垂,正殿是硬山建築。前後都是燕尾翹脊,上面是玻璃剪黏。與麻園德天宮不同的是,這裡用八角柱和方柱,都是木料。上面的斗栱雖未見太多的雕刻,但交錯的斗栱相疊讓人看得相當過癮。喜歡傳統建築的朋友,這裡是個不錯的景點,因為建築不是很高大,讓人能夠欣賞到斗與栱結合的趣味。

建築年代目前尚未考證出來,只知在聚落不園處有棵大樹,樹齡已超兩百年,為六合三寶之一;仁合宮也在三寶之內,另一寶……等時機再公開。

(此廟已於2012年拆除重建.)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6

(2018年10月8日補充,老廟已拆除,重建新廟中)

2007年雲林剌桐古廟玉樹宮 (22).JPG

在雲林縣莿桐鄉也有一個饒平。饒平雖然稱為莿桐鄉裡的一個小聚落,但感覺上比一般的農村聚落熱鬧一點,有點街市的味道,大馬路邊有座稍大的廟,但沒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看到的是像這樣的小廟。一座名不見於雲林縣志稿的聚落小廟,玉樹宮。原位於濁水溪的河灘台地,據說當時因為水災才遷來現址。玉樹宮遷建的年代在日據時期昭和七年,歲次壬申,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那時雲林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怎麼好幾座廟的重建年代都在這前後?)


玉樹宮蓋在現址四周住戶交界處的土地上,前面一大片空地則近年地主搬走後,管理委員會才買下來的。


廟裡還保留數幅古早的壁畫;門神和桌巾及門楣上的八仙是雲林地區彩繪匠師林啟文在民國七十五年畫的,供桌桌巾部份捐獻者林木杞是林啟文的父親。(據說林啟文師已於年前仙逝。)

 

玉樹宮供奉法主公,地方信徒則稱祂為張公聖君,與台北市大同區圓環邊的法主公廟關係應也不錯,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台北法主公廟石牛洞法主聖君的神尊像片(印刷品)。

 

廟的屋頂在韋恩颱風時被吹壞了,改成北方式的屋頂,少了燕尾翹脊。這裡也沒有太多的木結構作品,有的只是一股淡淡的人情味。在廟裡欣賞、拍照時,看到居民用衣服包著一只裝上米的碗點上清香,請法主公收驚。偶有鄉親會走過來跟你聊天,告訴你一些關於地方、關於張公聖君的故事。一方古匾寫的是昭和壬申年孟 月玉樹宮弟子林石信敬立。

文章標籤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2:58

雲林找古廟之土庫鎮順天宮(已列為縣定古蹟)
在調查麥寮拱範宮匠師作品期間,一些關於土庫順天宮的資料就一直出現。有時是匠師的師承關係,有時是工程的先後的順序。
順天宮也是閩南式建築,三川殿為燕尾翹脊,單簷西施脊。麥寮拱範宮昇重簷前就像這個樣子。

正殿書畫壁東邊寫著,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為前清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二年),由書爺馬龍瑞書寫.與廟中碑文為同期所作。

後殿的龍柱雖然找不到年代字樣,但就其形式風格來看,和名列古蹟的廟宇中的老龍柱比對,年代應不晚於清朝中期。已故的林衡道先生,看到這對龍柱時曾表示,這對龍柱的年代在台灣來說,算是先驅之作了。

土庫順天宮以可考文獻約近兩百年,但土庫地區的居民信仰媽祖應該更早。
現在看到的建築型式與廟裡的作品格局,是日據昭和十一年左右開始規劃重修的。匠師有來剛做好拱範宮,來自當時中華民國福建省惠安縣崇武峰前村的石雕匠師蔣九,以及交趾剪黏名師洪坤福大弟子陳天乞,他也是剛做好拱範宮。
根據廟裡的石老先生回憶說:那時他才十一歲,每天看到那群打龍柱的師父在吃炒飯(剩飯去炒的)。他說:那時(正殿的龍柱)工錢原本要五百塊,但一時找不到有人可以捐那麼多錢。興建委員顏丁全出外募捐到了溪心,找到吳懷老先生。吳老先生表示,手頭只有四百塊錢。如果願意那他就捐。至於師父怎麼刻,刻的怎樣,他老人家眼睛快看不見了。師父工夫好不好,有沒有認真去做,反正他也看不清楚,但憑師父的良心就是。那時負責一邊石雕的師父是蔣九,住在土庫街尾;接下這批工作。蔣九的孫子蔣國振表示,聽他父親蔣文峰(文鳯)提過,那時他爺爺住在土庫時生活頗為清苦。度小月時,還要雕些農用小物貼補家用,比如石輪、石磨、石臼等等。三川殿龍虎對看堵也是蔣九的作品;但三川殿的前後兩對龍柱卻是另一組匠師所作,內間龍柱落的名字是豐原蔣泉和。

順天宮不但石雕對場,連木作也是對場作品。泉州溪底派的王錦木對漳州陳應彬之胡賢。左邊是漳派胡賢,右邊為溪底派王錦木。陳應彬的徒弟陳己堂等多名匠師也參與拱範宮的工程,未來會再提到。
兩件豎材為士農工商,這類作品其他地區不常看到。
其功用是為了遮住通樑伸出的木材斷面,有保護和裝飾的功能

 

地址:雲林縣土庫鎮中正路109號
交通:從中山高速公路243公里轉78號東西向快速道路往西在虎尾土庫匝道下,往西約五分鐘到達鎮上,依指標前進即可。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6

雲林找古廟之斗六真一寺( 2018年10月8日補充,已列為古蹟,但地方政府無力向前邁進)

齋教在台灣也是一支相當興盛的信仰力量。個人對宗教信仰較沒研究,在此無法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本篇謹就建築特色,介紹這座老廟,真一寺(真一堂)。據《台灣的老齋堂》一書指出,斗六真一堂(後面以廟的自稱真一寺名之)為先天教「乾元堂」系最南齋堂。

本來對沒把握的事物較不敢碰。但遇到斗六和斗南這兩個鄉鎮,尤以斗六而言,要找出一座比真一寺更具古味的老廟,幾乎沒有。至少目前未被個人發現。

民國二十六年(日據昭和十一年)到民國三十年間,日本對台灣實施皇民化運動,……

有些地方的郡守(日本人)對地方情感非常努力在耕耘。接獲命令時以變通的方式達成使命,因而那些地方的廟宇,就保存的比較完善;如現今的麥寮、土庫、北港、崙背、……;幾座那時剛蓋好或重修不久的廟宇都被保存下來。有些地方就被摧毀的很利害,而變通的方法就是加入被正式認可的佛教團體,稱之為道場。像前面介紹過的土庫順天宮,就接受成為常樂分院土庫分院,而保存下來。(麥寮拱範宮則神蹟的傳奇,有日本神轎為證說~~)

雲林地區特有的六房媽祖,也到順天宮避過劫數。本來在民國二十九年(昭和十五年),台灣總督府下令台南州轉飭斗六郡、虎尾郡為第一批執行區。但在地方人士及日本人良好的溝通下,虎尾郡轄區內,並未受到太大的傷害。

前面介紹的虎尾德興宮主體建物並未受損;有些說法指出,德興宮建材全被拆去建埒內派出所。這個,未來需要再研究調查才是。

但斗六、斗南、古坑就沒有那麼幸運。話雖如此,那些被拆的廟宇,差不多在光復之後就再度重建,且保存到今天,像古坑嘉興宮就是一例。
 
可是,大部份的廟宇在二、三十年後經濟好轉時又再次被重建。日本人沒拆成,自已拆掉賣給商人的也時有所聞。以致在這幾個地方,想找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廟。變成「要魚上樹」般的困難。

真一寺現有的建物,分好幾期完成的;其中木架構保持完整,洗石子的龍虎堵、剪黏、木雕都不錯。燕尾翹脊向天仰起,是一座不錯的傳統建物。
 

旁邊有孔子廟,廟前那隻銅馬是日據時期留下來的,和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中的那隻,很像哦!馬鞍上還可見到櫻花的細紋。基座有孫科的題字:赤兔追風?……孔廟裡面的匾額?可能是全國最多的。

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1).JPG

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28).JPG

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33).JPG

西遊記火雲洞遇紅孩兒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35).JPG

曹操贈袍對張飛斷橋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22).JPG

壽仙對麻姑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 (48).JPG

龍虎堵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40).JPG

龍虎堵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41).JPG

禮義廉恥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14).JPG

禮義廉恥2006年雲林斗六真一寺0036 (15).JPG

 

.......(後文刪除)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23
原發表於2007/07/15 23:23

雲林找古廟之十四 虎尾之二廉使永興宮(2018年10月8日補充,老廟面臨拆除重建危機)

20120526廉史里永興宮 (10).JPG
虎尾鎮廉使里,也稱黏菜庄(音),布袋戲通天教主黃海岱,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故鄉……,也是孕育出霹靂布袋戲的搖籃。在這個村莊有座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叫永興宮,起源頗早。

 

福祿門印堯聘對小兒問虎尾廉使永興宮 (56).JPG
日據大正元年(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年),保正陳連倡首重建。為三間一條龍的木造廟宇。

民國四十五年冬季,庄眾又倡議重建,將原有木料加以利用,現三川殿秀面木料及神龕大部份材料為當時留用而成,四點金柱上有喜怒哀樂四相的鰲魚雀替(稱托木或插角)。內外於鋼筋混泥土為柱,外表以洗石子和磨石子敷面而成。泥塑作品有龍柱及石獅,均為手工塑成。

渭水河2006年螺陽迎太平第九天虎尾廉使永興宮 (4).JPG
內外剪黏工法堪稱精品,其人物特色近似東寧竹樵林茂成風格,但衣飾以金粉彩繪,更見華麗高貴之風(後段暫以林茂成作品風格說明之,同時也算為雲林匠藝普查留個伏筆)。據村中耆老表示,匠師為吳厝方姓師父(目前尚無資料,待查)。二崙興國宮也是落款東寧竹樵林茂成的作品。其作品風格偶頭秀氣,好像從戲台上走下來的小生一樣。玻璃剪黏手法精湛,服飾華美,線條飃逸。

永興宮為閩南式建築,有燕尾翹脊。常有地方的學子到廟裡做鄉土教學。

 

甘露寺虎尾廉使永興宮 (30).JPG

彰化縣永靖鄉東寧村林茂成(林茂盛),東寧竹樵,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做嘉義竹崎玄武殿(原名北極殿)。

後記~ 永興宮在德興宫整修之後,成為虎尾僅存的老廟。

天官對三星20120526廉史里永興宮 (23).JPG

天官對三星20120526廉史里永興宮 (24).JPG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2/18 22:23

若用雲林縣的文化歷史有沒有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當成全國性的指標,應該是足夠的.個人所持的理由是,雲林縣的出現,自前清一朝,以虎尾溪為中線,將南北兩岸北接濁水溪,南至北港溪.原來是兩縣的邊境地帶.後於光緒十三年設縣.只不過才設縣十五年,就因為滿清皇朝打輸日本,將台灣雙手奉上,給了日本人去管理了.然而住在這裡的人並沒像其他地區的人士那麼甘於屈就日本人的淫威,打,反抗.把日本人給刣到翻臉,導至雲林山線一帶被日本軍官(雲林支廳長松村雄之)以〔雲林無良人〕為由,把庄頭聚落指為匪窟,連七天大屠殺.根據日本政府自己的統計,總共〔焚燬村莊五十六處,縱火民房四千九百二十五戶,無辜百姓逾三萬名無端被殺,受害範圍廣及五十餘村庄。斗六街及石龜溪庄遭受最為慘重。進攻鐵國山之兒玉中隊,自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撤回雲林時,沿途縱火,九芎林、石榴班、海豊崙各庄盡成焦土。〕

 

像這個樣子的災禍,雲林如何保留先人所遺留下來的任何記憶.有的恐怕只有驚慌和痛苦吧.至於之前的歷史遺跡,所能存留的更如寒風中的露水,上一刻盼不到下一刻.

 

異族統治之下,原生的文化想要保存之難,或許可以被勉強理解.可是號稱〔自家人〕(除非他和我們不同心)的管理之下,一樣沒能得到完善的保護,這才叫人感到悲哀.

 

日本人統治台灣五十年裡,前段有某些日本人殘暴的對待,但也有不少善良的日本人真心的把台灣當成〔應該好好建設〕的作為出現.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有不少日本人在離開之後又經過一甲子的歲月,還是受到台灣人的懷念.

 

連你是哪鄉哪市的人都不知道卻喊你鄉親,住在千里之外的人卻稱你〔同胞〕的人,是不是全都可以叫做〔善良的人〕?這個問題應該是天真到幾近白痴的人才會問的話.人性啊,不分種族.豈能用二分法去當標籤,如果有人說這個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那也跟天空的星星一樣,遇到問題只會一閃一閃,叫人難以捉摸,這種人,你還信他的話,這就不能怪他為奸為惡為什麼沒有報應了.因為那都是被你我寵壞的.

 

不管這個社會有千百萬種心性的人所組成,一般人汲汲營營於一家生計,要求他要有〔文化素養〕,和他說這個社會要有文化觀和歷史觀,恐怕還是先給他肚子不受飢餓所苦來得實際一點.可是被大家推舉出來的那些人,就不能以對待一般老百姓一樣的水平,去對待他了.

 

民主表徵之一的選舉,只是讓公民投票推選一些人出來幫忙這個地方的人們做事,他們需要制度制度,法令,讓人民的一切行為有所依規,人民在這些法令之內諸般行止,不會侵犯到他人的自由.而可稱為民主.可是,人們在投完那一票之後,是不是責任就算完成了?並不是,人民應該有責任隨時對他們所選出來的那些人,做到監督的責任,而不是等到週期屆滿再投票,選出不同的人,而讓人繼續擔心下一步他們會不會立了一個傷害人民的法來.

 

一個沒有歷史宏觀的人,沒有能力替人民訂出好的法案來.一個不會尊重土地的人,沒有能力帶領人民走向一個免於恐懼的家園的生活.一個沒有文化認同的人,只會用煙火式的活動討好百姓.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人,沒有辦法保護他的人民不受外力欺負.

 

我們生活在這裡,需要有些東西幫助我們,提醒我們不要忘了祖先走過的路.

 

身為這塊土地的掌舵者,不應該要求他的人民跟他一樣,不時低聲下氣,仰人鼻息過活.一個不能真心與之相處的鄰居,一個不能平等對待的親戚,你還繼續和他交往,不是自作賤,那又是什麼.你要去認匪作父,你自己去就好了,別把其他人拖下水.你去當你的諸侯,做你的一品大官,不要把其他人都拖去當人家的奴隸.用生命血汗對抗不公不義的土豪劣紳加諸農民的惡性.壓霸的硬是要我們忘了自己的母親.這樣的人,還有資格叫人民繼續相信你們嗎?

 

勇於表達自我認同,卻造成心中的不安.雖不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無端來那四年一次的飛彈威脅,我們不受如此的威脅.面對那樣的國家,我替他的人民感到羞恥,只有那沒有自信的國家,才會用粗暴的方法去逼別人和他做朋友.他的人民相信有人也要為他們的國王的作為,感到慚愧的吧.

 

四百年來留下的東西不是太多,但一磚一瓦全都來自先人血汗.它未必是最精美的,有的可以說是粗糙,可是那些是先人一口一口檢省下來的米食.你們今天有了美食就忘了先人的蕃薯飯,有了電子鍋就強迫人們把高掛的鏽鼎拿去丟掉.想要蓋大樓去誇口你們的豐功偉業.就把人們的老瓦房拆去.摸摸你們的良心吧!該不會連一顆良心都找不到吧?

 

雲林,還有些上個世紀所留下的東西,雖然不算最精美的,但都是先人的血汗構築出來的,如果能把雲林這些東西,當成一份〔文化自信〕的表徵,讓更多人多些〔文化認同〕.只要雲林成功了,在這個被稱為文化沙漠的縣份,做起來了,相信其他地方,會有〔自形慚愧〕的反省,除非,他真的是完全麻木了.

 

以下謹以其中的一項,廟宇裝飾戲文當代表,把在下想表達的意思,做為例子,給大家當塊磚頭.

 


二崙興國宮 (41).JPG

二崙興國宮玻璃剪黏,永靖東寧林茂盛作品,結草報恩。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桐麻園村德天宮 (4)  

已拆除重建中2016年5月20日重整

 

2011/10/15 10:31

 
 


 

這樣的寶,我們有福份繼續擁有它嗎? 

之於鄉親,我喜歡和他們聊聊田間樂事,也興於從他們口中聽到一句,稱讚先人餘德的自信. 

之於鄉親,我不願以外力和強勢的口氣跟伊們爭論對待老房子的看法.美,相當主觀的東西.如果加注過多的言詞,失去它的本色,就不是那物,那事,那人本身的美. 

我們看了很多〔非常精美的〕工藝品和所謂的人工美女和型男.可是美則美矣,總讓人感受不到他的個性.是的,是個性,屬於他自已本身的美感,天底下沒有第二個和那一樣的東西.就算一顆平凡的石頭或一株小草,都有它獨特的美.但那些個〔非常精美的工藝品〕沒有溫度. 

過度的推崇和超重口味的貶低,都不是讚美〔美人〕應該的做法. 

麻園德天宮以目前的身份來說,〔稱得上是雲林唯一一座〕有著傳統建築中,迷你的八柱軒亭的庄頭廟.(原來有兩間,但一間已經拆除,正在重建中;我們尊重鄉親的決定.無需粗言相向.)但我們真心希望,像這樣的一座廟,能永遠被保存下來.留給後代子孫當成一個〔文化自信〕和〔自我文化認同〕的庄頭廟. 

萬一有朝一日,庄民鄉親真的抵擋不住拆舊立新的壓力時,有沒有一個可能,把整座廟留在雲林縣,由文化主管單位找個地方,將它留下來. 

之前拆掉的那一間,不知道那些棟架流向何方?屋頂上的那些剪黏,有被保存下來嗎? 

這樣的美,我們希望鄉親有人知道.並且說出來. 

這樣的作品很美,可是你能一眼認出它是哪間廟的作品嗎? 

個人無意貶損新建的廟宇,或蓋廟的企業.個人只希望,每個地方都有它自己的面目,有它自己可以說得出來的歷史.如果這些戲文作品,就算都是團隊完成,沒辦法出現〔匠師特色〕,至少可以用〔當地的文化和歷史〕給它一些獨特的內容.讓這些角頭或庄頭廟宇,有它自己的〔面貌〕.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文章標籤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3


雲林找古廟 北港朝天宮之百代風華

朝天宮不愧為朝天宮。歷經數百年春秋仍然風采依舊。偶而閱讀相關文獻遊記發現,只要是渡海而來的旅人,途經中部,經乎都要為朝天宮留下幾許紀錄。不管是清朝或日據時期,鮮有例外。就算到今天,以雲林難顯於世的困窘中,朝天宮仍是被各類旅遊書籍媒體報導中,最常被拿來當作雲林代表。

朝天宮保存了歷朝的文物,集合島內外各家名師的手藝。從石雕、木雕、交趾陶、剪黏、彩繪……等,都有著極高的水準。

洪坤福,何金龍,陳應彬,江清露……名匠巨作之多,讓人難以計數。有些還是全台獨有;如陳應彬的長枝八卦封上明鏡;文字花窗的功參造化,德配乾坤,憨番扛廟角……等等。每一件都讓人甘願忍受人潮的推擠,為它駐留。(圖為朝天宮偏殿陳應彬的長枝八卦藻井)

朝天宮帶動地方繁榮這已無爭議,身為台灣媽祖聖地的北港,連日據全台皇民化時期都要特別包容,不敢動它分毫。足見朝天宮在世人心中的重要性。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2:57

對於麥寮鄉的拱範宮有一份特別的情感,我是雲林虎尾人,對鄰近的廟宇有份鄉土的情懷。

拱範宮的建築還保留日據昭和時期的風貌,有傳統匠師對場作的特色,如泉州溪底派和漳州派陳應彬互相溶合的美感。也有台灣早期風格的交趾陶還保留完好的品相,是一座值得保存的古建築。

以拱範宮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足可通過二級古蹟的評定,因他的建築雖因三川殿於六十年前後才改成重簷,但主體結構未于破壞,且該次使用之工法尚以傳統木結構和手工玻璃剪黏施工。他保留台灣地傳統建築風格演變的各種風格。這些工法在目前廟宇建築幾已不再採用。雖然六十年代的大理石雕刻不若古早的美感,但將之視為一段變化的過程作品,亦可見證那個時期的年代背景。

這座建築物找得出匠師的有,已故民放藝師薪傳獎得主,黃龜理,台北縣人,在板橋市立文化館有專館展覽其作品。有陳應彬和他的徒弟們,陳專琳,胡賢,陳己堂等人參與其事。

於之對場的有來自當時的〔中華民國福建省泉州惠安溪底村〕的木匠師,其中包括王樹發,王火艾,王錦木等人,這群匠師據說是蓋完南鯤鯓代天府的師父,其中雕刻對場語彙十分明顯。雙方你來我往非常精彩。

石雕匠師也是當時來自對岸的蔣九師,同是惠安石匠,與被李乾朗教授相當讚許的蔣馨同為惠安崇武人士。其孫蔣國振在西螺開設惠安石鋪,民國六十年三川殿昇重簷即是他所負責,形成祖孫作品同現一廟的佳話,不讓其他廟宇專美。

還有台南畫師,也是民族藝術薪傳獎得主潘麗水先生的父親,潘春源,當年也在拱範宮留下作品,今天還能在廟裡找到他的親筆簽名。

能替拱範宮做點什麼?我想,就讓大家都知道拱範宮於麥寮的價值說起吧。

後記:
拱範宮在去年經雲林縣政府兩次公告,終於完整被保存下來。這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鄉親們的辛苦終於有了代價。一個原本靠六輕才被外界認識的偏遠小鄉鎮,一座以匠師之名被搶救下來的老廟,有很多故事得靠它才會說得下去。現為國定古蹟的拱範宮正在整修中。2013/12/20補註.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0

 

古坑除了劍湖山和咖啡聞名全台之外,再來好像就是柳丁了。如果綠色隧道也曾讓古坑的知名度提高。相形之下,鄉民的信仰中心嘉興宮,似乎就跟遊客們緣淺了些。


可是,我卻看到他的美。


嘉興宮主祀池府王爺。根據廟中碑文記載為台南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之二王池府千歲分靈而來。至今已近兩百年。


嘉興宮從開基到今天,一路走來艱辛倍嚐,幾次被外力波及,蓋好了廟又被毀,或為官賊所苦,以致神廟無所依靠。幾經迭起,終於在民國四十八年,在村民同心協力之下,附議當時雲林縣議員劉江河等人之倡建,替池府王爺蓋好廟宇。(現狀)

 

建築體雖然不久,也不是完全按「傳統工法」施作。但裡面的棟架和石雕彩繪卻有獨到之處。在石雕落款有來台北陳冠雄、張木成雕刻(台北知名大廟也有他的作品,請參考李乾朗老師的著作)、(還有另一個名字);彩繪有陳振邦題的字,至於畫師是不是陳振邦則尚待考證(雖然書法題名者為陳振邦,但畫作可能不是他的作品。之前碰到一位老師在陳振邦當校長時任課,提供一點資料給我參考。以上說明。)



光是這幾點就足以稱為古坑之寶,因為要在傳統建築找到匠師的名字,很難。傳統社會中重藝輕匠是普遍的現象,嘉興宮有這麼多位匠師留名於此,真的很不簡單。此外,廟裡的彩繪,經過近五十年的歲月和香火煙塵,還能有此容貌算是神蹟了。落款歲次為庚子年(民國四十九),除了兩幅剝落較為嚴重外,大致上還保持得相當完整。至於剪黏則剩下三川殿對看水車堵,左為五老觀日,右為五子奪魁。


屋頂前年才翻修,剪黏全部改成煵煻。門神已重畫。


三川殿前簷廊上方有螭虎網目斗栱,全廟木作棟架完整,雕刻有古味。整體而言是一座具古風的古早廟。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1


 

雲林找古廟之五 以酸菜揚名的大埤鄉有座三仙亭


說起大埤鄉,有人可能會回答:那裡生產酸菜。沒錯,這個鄉確實以酸菜揚名台灣,只是很多人知道酸菜的味道,問他大埤在哪裡,恐怕沒幾個人知道,更別說是雲林縣第五座寺廟古蹟的三山國王廟會有多少人知道了。


大埤鄉太和街三山國王廟,不久前才剛整修完成,媒體也報導過。


三山國王廟建廟至今有兩百多年,原是客家人的守護神。以明山國王、巾山國王、獨山國王三位王爺為主神;廟有三進,三川殿開三門。正殿,奉祀三山國王,後殿是三山國王三位王爺的夫人們。古蹟範圍應是從三川殿到後殿全部。兩側建築為後期因需要增建的。

 

建築為日據昭和二年到昭和五年間所修建(民國十七年四月改建,民國二十二年八月竣工)目前考證出來的匠師有石雕蔣九。(根據蔣九的孫子,蔣國振先生提供的資料。這樣就比麥寮拱範宮還早了幾年了?若資料可信,那麼蔣九到台灣所雕的第一件作品就不是在麥寮拱範宮了,可是在哪裡呢?我想,留一個空間給未來。)


至於木雕方面,三山國王廟有些作品風格頗似黃龜理的(參考圖片)。廟裡三通五瓜的棟架用料極大,瓜座也是渾圓胖碩那一型,有點似漳州派的陳應彬的特色。後殿有對石雕花鳥柱,雕工不俗。
廟裡木雕,垂花吊籃是鏤空透雕的佳作,豎材的傳奇故事戲曲人物可看性很高,員光亦有精彩的表現。以三國演義居多。三川殿的前簷下有文字網目斗栱,以「三仙亭」為題材,和麥寮拱範宮三川殿裡的「壬申年」及「天」字文字網目斗拱有異曲同工之趣。

 

假設蔣九和黃龜理這兩位匠師都有參與這座廟宇的工程,那麼他們在雲林工作的時空關係可能會是……;當三山國王廟完成後,兩人一起到麥寮拱範宮工作,應會再創佳作以利未來發展;那麼大埤三山國王廟就有試金石的里程碑意義了。


另外,剪黏匠師陳天乞好像沒到三山國王廟做,在這裡沒看到有他風格的作品。三川殿到正殿間的過水廊水車堵有兩幅作品,左邊的為白素真水漫金山寺。右邊尚待考證。這次整修除人物構圖位置不變外,頭身裝飾已全被修過。(整修前曾參觀過,惜未拍照存證。)

 

我們比較確定的是:陳天乞在做完拱範宮後到西螺參與民國二十五年西螺廣福宮重修工程,蔣九做完麥寮工作後到土庫做順天宮的工作。廣福宮石雕由蔣馨這一派匠師承作,有興趣可參考前面文章。

 

但門神為清洗工法修復,還可看到前期畫風,這事乃主管單位不怕麻煩,多次向該廟主事者溝通才得以保存下來的,三方都值得肯定。畫師的名字還留在門神箭袋中。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3


全雲林最大幅的交趾陶龍堵

崙背奉天宮創建於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據雲林縣志稿勝蹟篇。
在廟中碑文則以道咸年間為草創時期。


奉天宮面開三門,兩進。主祀天上聖母。現今建築為民國二十年整建,昭和壬申年(日據昭和五年)起整建,到甲戌年間完工。與麥寮拱範宮同期。


廟中石獅與龍柱其形和麥寮拱範宮極為相似,龍柱上刻著歲次壬申年字樣,但還沒考證匠師是否有關聯。


廟裡三川殿,前簷廊龍虎對看堵的龍堵為大型交趾陶,另一邊的虎堵則似洗石子作品;根據廟祝敍述,他聽前任老主委說過,當年這個部份是對場作,兩派匠師以中軸線為界圍著帆布分別施作。兩邊從對看堵仔細比較,發現不論是工法和稍高的水車堵線板(線條)有所差異,兩邊的格子大小也不同。水車堵的剪黏人物在民國五十五年整修過,雖是如此,但其人物造型精美。和南部何金龍一派較為類似,在雲林地區算是頂級作品之一。


彩繪於民國五十六年重繪,屋頂在民國五十八年翻修,現今看到的屋頂是數年前又重修的,為煵煻作品。


廟中員光戲曲故事有唐明皇夜訪牡丹,李白醉譯番書,群英會之周瑜打黃蓋……,以三國演義及封神演義為主。這裡的人物造型較古樸,沒那麼寫實,因此反而呈現另一種趣味,這種特色還存著研究空間;拱範宮左右廂房的神龕和土庫順天宮有類似的作品,有興趣可一同欣賞比較。


三川殿內有象座,注意看可見耳朵載著耳環,在雲林一地像這樣的作品並不多見。棟架為木架構,有泉州樣的瘦瘦的瓜座在過水廊,也有胖胖的漳州派的瓜座。樑下的雞舌不長。


廟中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將的巨形神像為泥塑作品,深具特色,仔細欣賞可見兩尊神像的耳朵還留著耳洞,赤腳未載金框;整體而言奉天宮是座充滿古味保存完整的古早廟。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08



如果說雲林縣東勢鄉賜安宮建廟造價是全台最高的廟宇,也許不會太過份。賜安宮的造價是,台幣三億九仟五佰五十七萬七千四百五元,夠嚇人了吧。這個年代台灣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漲,在東勢鄉賜安宮的石碑上寫的年份是民國三十八年冬季,而賜安宮在民國三十七年七月初成立修建董事會,在七月下旬擇吉興工修建,翌年(一九四九年)九月重陽佳日入火慶成,改四安宮為賜安宮,也就是改回原來的名稱。


那是一個特別的年代。關於四萬換一元的過去;(也有說八百萬變四百元;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年中,國民政府用新台幣一元換走百姓舊台幣四萬元)。在很多的故事中,我想就東勢賜安宮的建廟過程而言,應是更為艱困的一段故事。試想,短短兩年就把那麼巨大的工程完成,光是應付每天都在波動的物價,想在那種不安的時代中,集合眾人之力完成建廟大事,是何等困難。


在我看到牆上樂捐芳名錄是以十万元計算時,心裡一震,心想會不會刻錯了。再認真仔細研究比對之後,沒錯,竟然是真的。昨天預告時還沒看到總收支表,才會說要帶大計算機去加總。沒想到今天在拍照時竟然讓我發現,這才確認事實與猜想的沒有出入。
錢的數額大小能不能當作橫量價值的標準,一座廟的完成是一件集合眾人的功德,但能夠保護前人的功德,我想這才是一件無量功德的好事。


這座供奉三山國王的賜安宮,本是客家族群建立的廟宇,後來東勢厝的客家族群搬到台中東勢,但廟留了下來,福佬人繼續燒香點燭,地名仍沿用,連到台中後也用東勢這個名稱。據當地居民表示,他們聚落的人們,會在某個時間祭拜已遷入萬善公墓那些客籍先人,而東勢鄉那邊的客家朋友也會回東勢祭拜。(以上採自在地居民的說法,僅供參考,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加入研究。)

 

賜安宮在民國五十三年曾小修;屋頂則是近年重修的,為煵煻作品。左右廂房也與民國六十九年出版的圖片不同,顯示在六十九年之後又有改建。幸好主體建築並未大修,所以我們還能看到精緻的作品。
石雕仍保存的很完整,和之前介紹過的拱範宮石雕作品相似。龍柱、花鳥柱、石獅、對看堵、透雕人物窗等等,都非常耐看。故事典故也精彩萬分。石雕為蔣九(後定居土庫),兒子蔣文鳯(與父定居土庫婚後遷居西螺)、孫子蔣國振都是石雕師父。2010/06/12補記。


木雕類作品雖然不像拱範宮那樣繁複,但基本的步通員光,人物造型十分精美,和拱範宮正殿、拜亭的作品相比,水準在伯仲之間,風格也相似,懷疑是否為同派匠師的作品,即泉州溪底派匠師或潮州派的匠師所作。神龕也讚哦!在這邊還有其他作品沒有列入本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這裡值得你專程來一趟仔細欣賞。


對了,排樓也改建過,舊圖片和今天的樣子不一樣。

 

裡面的棟架在正殿是三通五瓜,在三川殿為吉瑞動物斗抱,木雕豎材也有故事。是一座消磨時間的好去處。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0


雲林找古廟之十 台西鄉五條港安西府 張李莫千歲祖廟


稱呼台西五條港安西府為張李莫千歲祖廟,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當地人都這麼說,且由來已久。


五條港安西府,供奉死守睢陽的張巡將軍及莫英和忠臣李泌。張李莫千歲到台西五條港,傳說自清朝乾隆末年開始。最初供於海豊島上,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零六年)因海潮限制信眾感到不便遷到現址,搭草寮、雕金身供奉(原為香火袋供奉)。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由麥寮街楊長利號店東楊裕老先生倡建殿宇,……自此名聞寶島。民國三十七年間,舊廟傾圯可慮,由地方人士再議重建,並於同年動工,民國三十九年十月,才完成宮殿式建築,現三川殿及拜殿正殿架構應為當時所建。(惜未找到類似東勢古碑,不然應有另一番時代故事供後人傳述。)廟中拜殿尚可看到斗栱與的空隙,部份雞舌和斗栱獨立於屋頂桷木。(員光及一些樑通木作極佳。)


民國五十四年改建中殿及拜殿,現廟中仍可看到前期木石棟架及木作員光雕刻。


民國六十一年再改建前殿,(上面網目斗栱和屋頂可能是這次修改的成果)增建龍鳯樓。後累次又增建才有今日的景觀。

安西府中,尚保存不少木、石雕作品,在水車堵有前期的玻璃剪黏也不錯。(屋頂上的被後來增建的東西檔住了,幾乎看不到。)

 

廟前兩支木旗桿,右邊的立於道光三十年,左邊較長的這支是民國六十四年四月才立的。(現被屋頂包住)

傳說安西府廟地為鳯凰活穴,天氣好時,從澎湖往台灣航行只要出海港就可看到安西府的旗桿,可是後來被楊本縣(楊桂森)奉旨破了地理,鳯凰飛不起來,後來就沒有這個異像了。

(且說這個傳說有枚破壞地理的三尖石柱,在義順堂藥房前面的圓環旁,有興趣可以找找看。)以上純屬鄉野奇譚,僅供導覽解說增添趣味參考。另外張李莫王爺自已選木材也是這裡的傳奇故事。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1

雲林找古廟之十一 四湖箔子寮普天宮(萡子寮)

要介紹雲林給外地的朋友已不容易。要介紹四湖鄉,更覺得困難。現在要介紹它鄉間的一座不算小的大廟,更難。


雲林縣總是給人一種難以發展的,農業縣份的感覺。劍湖山和古坑咖啡嗎?好像無法給人那種,因為有他而感到驕傲或自信、光榮的感覺──六輕也是。


四湖,在雲林縣的邊陲地帶。人口外移到無法再移的景況。


漁業曾是它的命脈,但在民國五十幾年到六十幾年間,相隔剛好十二年,發生兩次漁民出海補魚,被海龍王收去當女婿的事情,兩次都在數十人以上的慘劇。於是,小孩國小畢業典禮還在進行中,就有遊覽車停在村子裡的某個廣場,等待載他們前往未知的前程。幾個世代的捕魚產業,就這樣被硬生生的給切斷。農業進入工業的年代他們剛好趕上,成群,成群的小孩子被送進工廠,經過三、四十年的現在,四湖還是四湖。在普天宮遇到的蔡先生這樣對我介紹他的村落。


普天宮供奉溫府千歲,發源自中國大陸右府尾地方,先民迎奉香火鎮境護佑。乾隆三十年(歲次乙亥,西元一七六五年)創廟安座。咸豐六年(歲次丙辰,西元一八五六年)重修。光緒二十八年(歲次壬寅,西元一九零二年)再次重修。民國二十六年(日據昭和十一年),日本政府皇民化,廟宇被拆,神尊流入民間奉祀……(本段參考雲林縣志稿勝蹟篇)


光復後由蔡市、蔡奏等地方人士發起募金得十六萬七千元,依舊地擴建成二進殿宇,於民國四十一年竣工舉行慶成大典。民國五十九年,村長蔡奏、士紳蔡市,蔡進玉等再發起增建募款,得金十八餘萬元,增建三川殿、翻修屋頂。現所見有兩期建築風格。據蔡先生說,其實普天宮從創建到現在己遷了三次,最早的位置已離海岸五里的海中了,第二次約在下寮村萬善爺公廟附近,最後才遷到現在這個地方。(我又出了一個題目了,這個地方的發展史,也是這個地方未來有志之士的一頁功課。)


普天宮特別的地方,民國五十九年修建時所留下的痕跡。本來為拜殿的前簷廊,現在變成正殿拜亭。地上還留有前期置放石獅及石鼓的磨石子彩色地板。上層屋架保存完整,可見精巧的斗栱和木雕作品。在昏黃的光線下,散發一股典雅的藝術及歲月氣息。


正殿中間,近年增設八卦藻井。裡面的棟架仍完整封存其間,它在等待良機重現世人眼前。三川殿秀面木雕為前期作品,五十九年整建時完整移用。至於步口通下的員光為該次作品,上面還可看到刻著歲次甲寅年的字樣。師父姓葉,北港人。


這次整建時泥塑、剪黏匠師特別做了一件佳作留作紀念--王爺的馬與馬夫。基座並留下製作人的姓名及年份──葉青奇作,丁巳年。廟中剪黏據說也有那次所完成。這個也是一條寶貴的線索,父子一人做木雕一位從事剪黏,也許還有交趾,這兩種技術一般匠師都會做。(這兩位匠師之前未聽過,我學淺,不認識的名師還很多。請見諒)。這匹神馬塑得很寫實傳神,筋脈畢現,肌肉、骨幹靈活,仿若真馬。遊客遠到而來可在神房外看到這尊馬。


普天宮目前也在準備另建殿宇,舊廟會繼續使用,未來會變成地方的藝文展示及居民聯誼空間。類似古廟重建的訊息讓我聽到,大半都會讓人心中產生地震,只有這次讓我沒有那種感覺。


箔子寮居民的蔡姓居民,據說是來自嘉義東石,而東石的蔡姓族裔則自泉州府福建晋江東石鄉而來。(以上也是那位蔡先生告訴我的。)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2

 

 


水林蕃薯厝位於……,我想還是請朋友用問的比較快。從北港往水林方向,或口湖往北港。總之水林鄉,蕃薯厝順天宮真的不太好找。雖在偏遠地帶,但這裡專出名人(據說)。而這座順天宮,在前面引用的《雲林縣志稿勝蹟篇》裡並沒有它的記載。


水林蕃薯厝順天宮,供奉天上聖母林默娘。
 

創設的年代,據說遠在康熙初年就已來到這裡。廟裡的簡介提到,天上聖母係由洪姓庄民的開基祖先洪月,到湄洲嶼請大媽副駕護航而來,這個說法引自村裡洪氏祖譜。


原係搭建草寮給媽祖安身,在乾隆五十四年(西元一七八九年)仲秋,洪水氾濫,漂來一支丈餘長的木柴橫於草廟後方的水溝上,……現在鎮殿媽祖即以這支木材所雕,木材名為「萬年青香柴」。雕刻的年代在道光八年,歲次戊子(西元一八二八年),另有一石雕香爐可證。咸豐十年歲次庚申(西元一八六零年)改建草寮為木磚殿宇,前移五十公尺,有眾弟子敬獻的匾額(英靈顯赫)一塊。


日據時期,建築只被移為他用,神尊被信徒移外保護。光復之後再迎回廟中接受信徒朝拜;此時在廟的兩側建設學堂供村民子弟求學問之用。


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巳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元宵佳節,旅居嘉義的洪朝宗先生提議,因廟宇磚頭粉碎應該重建。得村民洪建章先生附議,于是隨即展開籌建事宜。


現所見三川殿到後殿為這次重建結果;兩廂在民國六十五年改建,鐘鼓樓及相關建物。(參考資料:蕃薯厝順天宮沿革簡介)


蕃薯厝順天宮之所以重要,在於民國五十四年重建時,留有參與匠師的姓名,讓後來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得以填補雲林地區傳統匠藝的資料,像蔣文峰這位石雕匠師的作品就是。石雕匠師為蔣九的兒子蔣文鳯(蔣文峰)所做。蔣九?就是麥寮拱範宮及土庫順天宮的石雕作者之一的蔣九(也叫蔣九仔,請見前面拱範宮及土庫順天宮篇),匠師及當時的人都稱他阿九師;蔣九在日據中期自泉州惠安峰前村而來,後來落戶於土庫。其子蔣文鳯後來遷到西螺定居,仍從事石雕,店名為西螺惠安石店,蔣九的孫子蔣國振繼承祖業。石獅風格兩父子相似,在雲林地區另有其他作品被保存下來。


剪黏匠師在這裡出現一位之前未曾見過的名師。這位匠師的作品風格,介於洪坤福和何金龍之間,(日據時期,南何北洪所指的就是這兩位名匠)。吳彬的作品雖然目前發現的還不多,但每場的表現都很棒。他的作品大都有落款;以玻璃為材,能把玻璃剪成針狀的繡球戰裙。人物有洪派的大開大合之勢,又有何金龍一派的細膩,戲曲人物表情豐富,肢體動作靈活傳神,看他的作品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好戲一樣,高潮剛好被定格下來。吳彬的作品以白虎堂和甘露寺為主。同樣的,雲林地區還有其他的廟宇有他的作品。容得介紹。


在彩繪方面有洪平順先生早期的作品。想想,民國五十四年到今天,已過四十二年。筆意幽雅流暢;蕃薯厝順天宮的彩繪,是研究洪師父作品的一座寶庫。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雲林古廟特輯

2007/07/15 23:15

口湖蚵寮順天宮.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28).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30).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34).JPG

雲林找古廟之十五 口湖蚵寮順天宮
建廟已一百七十六年的蚵寮順天宮,主祀李府千歲,同時也供奉玄天上帝及港口宮天上聖母。這座廟的主祀神明李府是林姓祖先自唐山(福建漳州府東門外下尾社)迎奉渡台而來。(雲林縣志稿勝蹟篇記錄)順天宮在乾隆三十七年,歲次壬辰(西元一七七二年)由林茶發起重建,合祀嚴府元帥。

會讓我停下腳步,是廟裡棟架結構仍充滿傳統建築之美。三川殿的步口通樑造型優美;剪黏工法不俗,保有古典之美。三川殿秀面木製的格扇門木雕花窗──螭虎團爐中可見忠孝圖:孔明夜進出師表和狄仁傑望雲思親,讓人想起主事者和匠師彼時的情感思維。

出師表對望雲思親雲林口湖蚵寮順天宮 (73).JPG

出師表對望雲思親雲林口湖蚵寮順天宮 (76).JPG


近三十年來社會快速變遷,一座廟能走過「經濟奇蹟」也真的不容易。不管這背後是哪種因素所形成的,能在這個超速的社會脈動中,堅持某些理念,就讓人願意為他讚譽幾句。

口湖蚵寮順天宮 (1).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11).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23).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36).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68).JPG

口湖蚵寮順天宮 (69).JPG

現今主體建築重建於民國五十年,到今天也有四十六年了。(那些木作可能是那個時期的作品。)
彩繪雖然已呈龜裂狀,但仍有古風,且筆意娟秀。看落款的歲次是辛酉(民國七十年)初夏重修,屋頂為玻璃剪黏泥塑的龍柱、石獅和回首麒麟堵。剪黏在這次重修也有動到,在比對雲林縣志稿勝蹟篇的圖片所發現;所幸仍留古風。
廟裡還有一張木製的供桌,是在大正十三年由新港街弟子林何氏合所捐。
從舊圖片中發現,這座廟本來有廣場,現已變成拜亭。
總之,在蚵寮順天宮裡能看到好幾個時期的作品。

 

附註:口湖也是以「牽 車藏」名聞於世的地方,在蚶仔寮和金湖的萬爺廟;另外下寮的挑飯擔所在地。這幾個村落在每年六月初七或初八日所祭拜的萬善爺,都是以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年,西元一八四五年)六月七日,所發生的大水災造成數千人同赴龍宮的事件。今年(西元二OO七年)在7-11超商有簡介發行,行銷這個活動。
(圖片為蚵寮順天宮的洩水孔,以龍頭造型呈現。)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