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類:民俗探索

2011/10/17 20:53

間隔五年,我再度跟著太平媽的腳步走巡於濁水溪兩岸.熟悉的景物又映入眼簾.綠意蒼翠的稻田,迆邐的一條巨龍逡巡這片台灣最肥沃的嘉南平原.
 
五年前也是這個季節,剛在家鄉找到一個兼差的特約記者的工作.在一些簡單的面試之後,開始利用農忙空檔勤跑縣內二十鄉鎮,想找些有意思的古早廟當做系列報導的專題,主編也對這個構想充滿興趣.彼時信心滿滿,頗有馬遇伯樂的雀躍.就在這個時候,聽到朋友在西螺正為螺陽迎太平攝影工作而忙碌著.我前往探班,事有機緣,看到在福興宮工作的朋友規劃的活動內容,深深的吸引著我,於是我主動提議,希望能夠仿傚隨香的即時報導,當成個人開場的作品.真有神助,主編立刻被這個題目吸引.
 
第二天就開始把整份行程表當成報導的主題,再加上一些〔螺陽迎太平〕活動之前的藝文演出,寫了一篇序講.
 
太平媽出城,當天夜裡整個西螺街上幾無立錐之地.人潮一波湧進福興宮.接著太平媽發炮啟程,準備展開為期十四天的遶境巡安會香之旅,神轎亦步亦驅被人群擁護著,過廟前大街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左轉兩次,進入往西螺大橋的方向前進.讓人根本想不透,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一下子全跑到西螺來了.
 
鞭炮熖火炒熱了西螺大轎.一千九百多公尺的紅色巨龍仍臣服於太平媽出巡的人潮.
 
 
今年,我在太平媽發炮啟程當天下午,已經前去向太平媽上過起馬香.晚上沒待到太平媽出城,聽說盛況依舊.如果我仍在那份兼差特約記者工作,想必也是如此描述的吧.
 
第二天,早上追到彰化埤頭鄉.路口厝某某宮的時候,陣頭已經離開,隨著車隊我開往下一個庄頭等待.
 
五年前,為了報導,刻意和鄉親訪談.把一些關於民俗方面的專業名詞一一探究,像是獅陣請金,〔請馬〕或〔請獅〕,每個地方講的都不一樣.轎班也是吸引我的地方.神將團,彌勒團,鋒旗隊,執士團.一行人馬少說數百人,加上輪番上場的應該要超過數千人吧.
 
每到一個村莊,就能感受鄉親的熱情.
 
在這些庄頭的鄉親們,往往家家戶戶都擺出香案迎駕.太平媽工作團隊也派出幾組符令派發人員,只要看到鄉親擺上香案,他們就會把大小符紙置於香案上面.以便讓他們接駕之後可以把香爐裡面的香連同符令帶進家裡,香插在神明爐裡,符令置於供桌上.鄉親相信,這樣子這位神明就會賜福給這個家庭.
 
如果你再要說這是迷信,顯然你不願彎下腰來和這塊土地親近.鄉人如今都知道事有乖舛,該看醫生該設法尋找方法解決的,一樣都不能少.神明的力量,在自助而後人助,神助.
 
各地角頭宮廟這些年來時興〔走出去〕,和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親近.香案在哪裡,實力就到哪裡.能不能得到各庄信徒的擁護,有時從一些很小的地方才看得出來.並不是說與之會香的〔友宮〕排出大陣使接駕,就是可以稱為實力.
 
福興宮〔螺陽迎太平〕到今年已有九年了.去年太平媽只出訪東雲林.
 
神明要不要出門,如果主事者都能尊重,相信祂,往往可事半功倍.
 
今年就聽到有某處庄民說:去年我們以為太平媽會來,結果沒來.今年能來真得很高興.
 
 
這一篇可以搭配我心目中的珍寶閱讀更可增加民情風土的認識.也許可以看出喜開郎心中在想什麼.或是想傳達的弦外之音是什麼.有些話不能講得太白,容易傷害鄉情.識者為識者,不識還是不識的好.強求不來.
 
 
 
看照片~
 
 

 

 

接駕香案

 


 

一路跟隨的涼水車的阿桑,少年也,呷涼啦!

 


 

也是網友,他是彌勒團的.

 

 


 

很隆重的接駕香案.

 

 


 

太平媽停駕的時候,也是休息的時刻.

 

 


 

畫面最前方是花生園,稍遠是稻子.就是一條紅色的巨龍.

 


 

全家就是你家,一家和樂.很高興看到這類超級商店能擺出香案接駕.

 

 


 

我看到應該是老闆或是他的老公,拿了一千塊讓他們去給太平媽添油香,帶回來一支太平媽的令旗.

 


 

符令組的鄉親在發放符令.

 


 

躦轎腳,求平安.

 


 


 

夜晚駐駕安營.

 


 

今晚停駕溪州后天宮.

 

 


 

第三天

 


 

愛天宮,裡面的門神就是西螺畫師來畫的.上一篇文章介紹過.

 


 

 

 


 


 

這樣的小廟,有我心目中的珍寶.手畫的門神.

 

 


 

我也喜歡拍庄裡的陣頭繡旗.從上面可以知道他們的拳腳功夫是哪一派的.

 


 

二水鄉,在彰化.過圳村.

 

 


 

普玄宮宮匾.

 


 

庄頭廟何必大,簡單也是一種美.

 


 

下次幫你拍好一點再換.我明天就會再下去雲林了.

 

 


 

入庄遶境賜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開郎 的頭像
    喜開郎

    戲古天地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