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 Dec 21 Wed 2016 22:57
落花生(土豆)藤的民俗功能
- Dec 02 Fri 2016 22:13
戲文作品辨識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前人留下的東西不一定都不會錯。身為後人的我們,如何面對它們呢?
我覺得在可以表達意見的時候,不妨用真誠的態度把問題提出來,然後請聚落裡受到眾人尊重的賢達出來幫忙。邀集眾人參與思考。
在民俗之上尋求改正或透過活動的辦理,讓庄境裡的人們知道對錯。
一來可以當做連絡感情,二來還可讓地方的學子們有個認識家鄉文化藝術的機會。
全圖
城額寫著古城會?是錯的.這裡是虎牢關.城門下拿雙劍的是劉備不是蔡陽.
拿大刀的是關公沒錯,但是兩人的共同敵人是底下的呂布.他們兩人從左右而來,表示他們分別從左右進入戰局,要幫忙三弟張飛.
張飛和呂布
呂布用戟,張飛用丈八蛇矛.一個是小生,一個是大花臉.
這件題名[古城]的石雕,從人物扮相和他們的特徵來看,應該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潘麗水的畫作。完成於民國六十二年。
時空背景~三國時代的[虎牢關](依民間戲曲)
圖右下是呂布,手拿方天畫戟(但畫師一般以月牙戟表現)。
張飛特殊的大鬍子,用丈八蛇矛,畫師每個人的表現形式也不完全相似。
張公身穿綠色袍服,五絡長鬚。紅臉。用青龍郾月刀。
劉備,使雙股劍,一般給他穿黃袍,表示他有帝王的身份(實際上他並未稱帝,但戲曲中常以那樣的扮相登場。)
小生呂布,背景,虎牢關.
地點我暫不公開,如果您好奇想知道,可以留言來問。若是地方人士出現了,我會以私訊回答您。然後由您們自己決定下一步要怎麼走下去。
相片裡我會標示人名和點題的關鍵物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圖進去找找。
- Nov 19 Sat 2016 14:03
剪黏.淋燙.交趾陶怎麼了?-----------------二三人一齣戲,千軍萬馬變啥蚊?
基本上這也算是工藝的一種,只不過像這種模製化大量製造的東西,屬於工業製品。說是"工藝"也可不算過度.但它不能算是"手工藝"..
但話又說回來,也不能把大量製造的東西都當做次級貨,看我們在街上看到高級跑車和名牌手錶,它們被形塑到上流社會的表徵可知。
這個是碗片"剪黏"作品.
這是玻璃"剪黏"作品.(但偶頭是灌模製造的)
這個是更細膩精緻的玻璃"剪黏"作品.偶頭是匠師手工做的.
這個是傳說中的手工交趾陶作品.
這是晚期精緻的交趾陶作品.
以上這些都是同一齣戲~轅門斬子;楊家將中楊宗保和穆桂英的故事。
因為楊宗保和穆桂英陣前私下訂終身違反軍紀,被楊宗保(楊六郎)議處,準備斬首以正軍法。穆桂英闖白虎堂轅門救夫。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
這個就是近二十年來常見的作品,民間稱之淋燙。或煵塘,煵煻。以模型去權漿脫模然後上釉進窯燒製的"作品"。而這類的作品,在時下社會(主事者)以價制工又不要求[內容]的情形下,有走入~有就好,裡面可能連一齣[戲]都講不出來。
我不覺得問題出在匠師的身上,這是一個買方市場的時代,順主人意就是好功夫。如果價錢低到見骨,如何叫師父賠家產去做出有內涵,有故事的好東西呢?工法會因為價金而有所不同,我其實最想知道那幾個[牌頭]中的人物在演什麼故事。
(拿不到好價錢?)
我覺得那是工匠自己要去檢討的。如果想提昇自己的身份地位,多賺點錢,該努力進修的還是得靠自己。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又有另外一句,有狀元師仔(徒弟的意思)沒狀元師父。
- Nov 15 Tue 2016 15:27
夢中的後覺
夢中的後覺
夢裡,在一個新舊會長交接的典禮做一個觀禮拍照的人。
場中人聲鼎沸熱鬧無比。此起後落的驚嘆和恭喜聲連著來。
新會長剛才產生,由眾人互選投票決定的。很多人投宗票後就離開各自士農工商去了,只有負責開示的幹部和熱心的人幫忙開票唱票計票等等事情。完全透明公開。票開出來了,東方甲午獲得最高票,人呢?不在現場。那個誰誰誰打電話跟他報喜。那個誰誰請他開車來?空氣似乎頓了一下子,很短的瞬間,短到幾乎沒人發現空氣凝住的發生。又有人喊著,那個某某,打電話叫他來~~~
我到後來才弄清楚,原來舊會長要把權杖和證書送到新的會長他家。而發號施令的那個某某,沒在現場。但打電話的人卻向大家說抱歉。道失禮。
當我想通事情的禮理內涵之後嚇出一身冷汗,醒了。濕被秀。換過內衣上床繼續睡。將眠未眠之際一個聲音從心海裡波嘟波嘟浮上眼皮~那個下指令一直催人打電話,後面卻消失的那種,不適合共事。
人生若夢。似假若真。我說夢話冰水青菜聽聽不必當真。
- Nov 12 Sat 2016 15:31
觀眾不一定會演戲,但是他懂戲
[廟裡的裝飾作品之今不如昔,有感]
四方跑看了一些廟裡的東西之後感想,這個不止是好像而已。而是事實。今不如昔,是實情,不是形容詞。
更背挨的是,已經發展到沒戲文,沒內涵,有就好的地步。有人去廟裡看到這種情況,提問於廟方人員,還會嗆~就你利害,你看得懂?你會做嗎?
朋友這樣轉述他的經歷,我聽了想到一個事情。我們去看戲,看到演的好不好,會在台下評語幾句;好的,或許貼紅讚彩某位演員。
這群觀眾都能上台去演嗎?我們不會演戲,但我們會看,會知道演員有無演錯段子,有沒有穿錯衣服戴錯頭盔拿錯刀劍道具。(如果能和那些廟裡的人討論,也許我會這樣回答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