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在封神演義中,說起,姜子牙下崑崙時,元始天尊特別交代,回程若有人喊你切不可應他,不然便有三十六路征伐你。結果回程中姜子牙的師弟申公豹讓他停住腳步,就這樣西岐終日不得安寧。

聞太師伐西岐

這場戰役會有兩個長趐的人物出現,一是鳥嘴形象拿黃金棍的雷震子,另一個是聞太師這邊的人,名叫辛環,也長趐膀。當然主角騎四不像的姜子牙,騎黑麒麟的聞太師,和聞太師同是三眼的二郎神楊戩,南宮适,黃飛虎等等,人物眾多,場面熱鬧,是一個以封神榜為題常會出現的主題。

仙佛滿天

話說聞太師伐西岐征戰三年,其中擺了很多絕陣,其中的有十絕陣,裡頭的紅沙陣正是讓武王受百日之的惡陣,與趙公明三個妹妹擺的九曲黃河陣都被西岐能人破了之後,聞太師已近死關徘徊。

九曲黃河陣

金光陣

誅仙陣

萬仙陣

人物造型

姜子牙:除了在渭水聘賢的扮相是個老漁翁外,出現在戰場上的大多是手持杏黃旗,騎四不像的造型,相當好認。前面是先鋒官李哪吒。

老子:騎牛,頭上或手中現寶塔

元始天尊:座輦,前方有龍拉著

長雙翅的:名叫辛環,應該他才是雷公。按小說的講法,雷震子肉身成聖,並未在那時被封成神,然則這只是小說的講法,民間又怎麼說呢,值得探究。因為封神榜中聞太師死後被封為【雷聲普化天尊】辛環是他手下,在征西岐時也一起陣亡了。故而一起被封為雷聲普化天尊的部將。

封神榜中若有座騎的,大半都是珍禽異獸,騎馬的也有,法器會以空中飛擊的方式呈現。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看布袋戲最愛這一段了。李哪吒總是闖禍,讓父親整天跟人說對不起。

四海龍王就數東海龍王最倒楣,李哪吒鬧一下,被殺了龍王三太子。孫悟空鬧一下,海底神珍器的定海針被拿去當金箍棒。就連神仙也找他麻煩,八仙鬧東海時還把整個東海都燒乾了,宮殿還被八仙佔了,奏了玉帝派了神仙下凡還沒個了結,最後還得請出觀音菩薩出來才講和。

太乙真人收石磯

李哪吒是小說裡的人物,但在民間信仰裡邊他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是五營中的主帥,是為中壇元帥,也是位容易親切的神明。

明代章回小說作者 陸西星在封神演義裡,把他的形像寫成頑皮又不失正氣的小孩。父親是陳塘關守將,李靖。

本是靈珠子下凡應劫的李哪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燃燈道人送給他爸的寶物,玲瓏寶塔。此塔際出能把人罩住並發出烈火,讓李哪吒不得不順從父親。

他的法寶可不少。另有金磚,混天綾(此物及出生帶出來的。)他本是靈珠子下凡投胎,與金吒、木吒(民間有稱玉吒一名)同為李靖之子。但以這三種法寶任一種再加上童子形象去猜測,便足夠了。有時他也會以三頭八臂出現,一般都稱人有三頭六臂之能,他多了雙臂,顯示他比別人強的意思。

太乙真人收石磯娘娘,也是因為李哪吒開了乾坤弓,射出震天葥,把石磯娘娘的徒弟給射死了,才弄出那段是非來的。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姜子牙自在紂王火燒琵琶精後,來到西岐磻溪,垂釣渭水。

思起下了崑崙山後,投奔結義兄弟宋異人,兄弟與他和馬氏媒成,婚後馬氏提議,理應自食其力,不好一輩子靠人。子牙便自後園砍竹編笊篱上街去賣,結果一天下來,賣不到一個,又全部挑回家,被馬氏說了一頓;後又去賣麵粉,偏又被急馬把整擔麵粉打得一絲不剩;接著宋異人把南門張家酒飯店與子牙做生意。

誰知,杵了一日竟然連個鬼影也不見上門,怕東西餿了,只好把料理全給伙計們吃。結束了生意後兄弟宋異人又給了子牙五十兩銀子。讓人與子牙到市場買豬羊,販售,誰曉得朝歌城半年不曾下雨,天子百姓祈禱,發了告示禁屠,子牙失於打點,被城門役看著了,豬羊俱被入官。後來時運稍轉,偏又碰上紂王無道,只得逃到西岐,整日在磻溪釣魚。

樵夫武吉,每日看到一名老者坐在溪畔垂釣,看魚簍無魚,看釣鉤是直的,就笑了說:「沒看過這般釣法的。」便教起姜子牙如何弄彎魚鉤,如何釣魚。誰知姜子牙告訴他說,他不是在釣魚,他釣的是王侯將相。又告訴武吉,他會打死人了,要他早早回去好好奉養老母,盡個孝道吧。武吉生氣告訴他,好心教人偏叫人咒咀,真是好人難做。

誰知武吉挑著柴進城門剛好遇到文王經過,一不留神柴擔一頭脫了,一根扁擔竟然打死了門宮王相,被文王劃地為牢關了三日,等待處決,後來武吉告訴散宜生說家有老母,希望回家打理老母一切後再來領死。

回家後告訴母親一切經過,母親要他再往磻溪求姜子牙救命。

才引出文王聘賢這段故事來。

(此圖為木作插角,結合了蟠溪垂釣和漁樵問答,兩個主題)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海龍王;李哪吒;姜子牙釣魚離水三寸,願者成勾(成交),不願者回頭。

常看到廟宇裡邊不論是木雕、剪黏、交阯陶,或是石雕的龍柱、花窗上,會出現騎著珍禽異獸的人物在裡面向你招手,而你卻不認得他。有時好像認出來了,但說不出是那齣戲碼裡邊的故事。

廟裡不是個求平安的地方嗎?怎麼台灣的寺廟,喜歡這些以征戰為主題的作品當廟宇的裝飾?仔細看,好像每個人物的肢體動作都像舞台上的模樣。

對了,我們喜歡看戲,而這些裝置藝術正是把一齣齣的戲碼搬到您的眼前。除了教忠教孝之外,就是讓您帶著孫子,到廟裡求平安時,讓您跟孫子有話聊。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7/15 23:14

 

雲林找古廟之十四 虎尾德興宮之謎樣的過往

虎尾是我的家鄉,在寫過十五篇雲林古廟介紹之後,才介紹到這裡。本以為這座廟,會是最好下筆的一座,沒想到,竟然不是。

雖有之前一直被我引用的《雲林縣志稿》及《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沿革誌》……等書讓我參考。可是在仔細研讀之後發現,事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關於虎尾,關於德興宮,敍述竟然包含許多不確定性的猜測與推論。其中兩則「最富鄉野奇譚」的歷史公案,竟然只是一則不存在的傳說,更好玩的是到現在還有人津津樂道──嘉慶君遊台灣,且一再被不覺者引用。這樣的資料,我怎能將之傳播出去。可是不說出來,怎知道錯在哪裡?希望我能繪出框架,等待熱心的伙伴加入,一起來拆解重構吧!

關於虎尾的過去,我不能只憑感情去論述它。關於德興宮,更不能用鄉野傳奇來對待,但這段歷史終有一天需要被顯影,不然就任其消失。

可是在德興宮裡,我聽到一段與「傳說」不一樣的故事。說這段故事的是一位黃先生。

話說虎尾德興宮的池府王爺與五府千歲的池府千歲並不一樣;這位池府王爺並不是那位五府千歲的池府夢彪王爺。這裡的池府王爺據說是,明朝萬曆年間考中舉人的池然。池然字逢春,金陵人氏,先中舉人,後來棄文從武,又考中武科進士,為文武雙全人士。……朝廷派為漳州府尹,赴任途中為救蒼生吞下瘟神準備降瘟的丹藥,身亡。死後被玉帝敕封為『代天巡狩總巡王』,令他下凡鎮守馬巷一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所屬)。池王爺神威顯赫,居民感恩建廟奉祀。千秋誔辰為農曆六月十八日,這與虎尾的德興宮一樣。又有人說祖廟為後龍吉興宮。關於這點在鄉間倒未曾聽聞。(本段參考雲林縣志稿勝蹟篇二一九頁第一段。)

在日據時期有一黃姓醫生自台南到雲林開業,先到當時的他里霧,後來因日本人要在虎尾設糖廠,需要一位會講日語的台灣人協助,黃姓醫師便接受建議來到虎尾。剛來時,虎尾還未成街市;日本人本來要在土庫設廠,因居民反對,改在當時只有少數住戶的虎尾糖廠現址設立。

池府王爺那時被供奉大崙腳。日據大正三年(民國三年西元一九一四)由五股內信徒發動重建遷到現址,仍名為大崙腳王爺,捐地者正是來自台南的黃醫師。皇民化時期,本來被列為送神升天的池府王爺,被黃姓醫師送往虎尾佛寺而保存下來。但黃姓醫師已花了很多錢打通日本關節,卻被人密告,日本警察接辦不得不按規定辦理,黃醫師獲報趕往佛寺,以該神像為武將,為佛祖護法不應被誤解為邪魔外道,警察人員得到合理解釋,空手回去消案。但德興宮左右廂房被拆,材料被移到埒內建派出所使用。(德興宮沿革史則說全部,歲次乙巳年後編修的。)

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四月重建廟宇,改建大殿,拜亭及三川殿。

在這裡的木作和門前石製作品充滿古味,裡面的棟架不失典雅,尤以正殿以升殿施作,似太子樓型式,兼具通風及美感功能,是為特色。四點金柱下的鰲魚以喜怒哀樂四相表現,和拱範宮的那兩對插角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內部柱子,看似磨石子的工法施作,上以彩色楹聯呈現;聽說內部還是木料建材。整座廟給人舒服的空間感,是一座保存得不錯的老式建築。正殿拜亭的彩繪應有珍寶被隱於香煙之下,看那隱約之美,也許有著另一個拱範宮潘春源的傳奇讓人期待。

附近村落若有喜事或慶典都會來請「王爺公」回去坐鎮。五股內的居民在農曆七月二十七日,也都以池府王爺作主,輪流普渡。(前面馬鳴山所提的值五年王所談的就是這個。)我們村子就是大王股其中的一個聚落,今年值年。

虎尾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對我來說,這只算起一個頭。關於德興宮和其他,這條路還長著呢。我順著前輩走過的步伐繼續往前邁進,但願更多的虎尾人相陪。
 
(此廟有後續文章.但尚未定稿.2013/12/20補註.)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