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我雖然自稱偶而理性看待民俗這個事情,但是對學生和社團以[遊戲,體驗]的心態去辦的活動,仍然持保留的態度。


民俗,有其共同凝聚的社會行為所形成的文化。信則有,不信則無。

但是對於神秘世界中的危影?常在互為推聚的心理之下,形成心因性的生理症狀,造成集體催眠的效果。


民俗,不是不能用理性的方法去實驗。但要弄清楚一件事,主辦者在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為了破除迷信,用來嘲諷崇信者的社會行為。那要特別小心。

當集體的信仰的神和好兄弟仔(有人稱祂們叫做孤魂野鬼)被您證實出來[不存在]之後,您有辦法帶給人們勇氣和理性的面對困境(逆境)。

假如只是純粹的聯誼和遊戲,個人真誠的勸您一句~不要那麼做。

那對您一點好處都沒有。民俗應該被理解,被尊重;而不是用它當做手段,去達成不屬於它原來的那個宗旨。


民間相信,有些神明(有些好兄弟也一樣)專門找那些鐵齒的。

你想想,把一個不信鬼神的搞起來之後,往後祂要辦事就容易多了。因為那個人會幫祂說服其他半信半疑的遊離份子。

 

2016年六房媽竹腳寮過爐二重溝 (126).JPG

 

2016年3月20日南投竹山社寮開基媽回鑾四里富州里請駕巡安遶境 (36).JPG

2016年3月20日南投竹山社寮開基媽回鑾四里富州里請駕巡安遶境 (76).JPG

2016年3月20日南投竹山社寮開基媽回鑾四里富州里請駕巡安遶境 (147).JPG

2016年3月20日南投竹山社寮開基媽回鑾四里富州里請駕巡安遶境 (152).JPG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以環境空間為名,但再深入,可以把情節和故事一起表現出來.

甘露寺(時空背景)~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白虎堂(戲劇中的軍法法庭)~楊六郎轅門斬子.

 

根據我的觀察,以白虎堂為名的戲,不止這一齣.

甘露寺新莊慈祐宮交趾陶.jpg

 

薛仁貴征西也有在白虎堂的故事.

 

另外,演武廳,也鴻門宴的環境背景. 狄青對刀.神槍暗傳和李元霸殺敗宇文成都都可以用.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想汙名化某項事物做法,就是透過媒體把它行動中的某件凸兀的插曲,不去深入事情背後的原因,並且不給于正向建議。

然後向社會不斷的放大,累積。誘引更多人對那特殊情況的指責,然後再去編派他們行為,就是製造問題的原因。


但是等到他們需要那些人的選票之時,卻又擺低姿態求爺告奶的到廟埕拜拜,敬奉香茗。

那聲[多謝鳴炮?]不知道他們還記不記得?

那些替他們揚名的民間藝術的電音太子?

他們還記得來自哪裡嗎?

 

 

除卻來台六七十年的已歸化為台灣人的戰後來台者之外,哪幾個不是父祖輩以上都是傳統家庭長大的?

若把姻親算進來,真正不拜拜的也不算太多。

一般人對傳統民俗跟傳統經濟的關係,多少還不致太過偏離現狀。

沒錯,民俗中是有些場域有些集中施放炮竹和燃燒香燭金紙的情形,但那有集中於特殊的場合和季節。

再則民俗行為裡的炮禮,是人們精神依賴的神明之間[宮與宮]的禮數的送往迎駕的禮的表示。也是一種最高的敬意。

但也只是客至一串,送駕時一串。

當主人的就是這樣才能顯示民俗中的敬意。(那都是要花錢的)

主政者和某些被捐款救助的單位?(我想應該不敢說太多人會這樣想)

最好民間的鞭炮都不要放,把那些錢捐給他們最好。


但是以時代的演進,不少人離開家鄉到都市謀生,家鄉的慶典,一來為了工作不便,沒辦法回去參與。

再來是小孩長大了,要唸書,也放不下。後來也不再回去參加了。

但是他們有在居住的地方[入境隨俗]嗎?

(你要螎入新的庄境,想去扛轎?沒三五年的參與,人家肯給你機會嗎?)
 

民間信仰,雖然有其不理性的地方,但是對社會秩序的安定,其功能,我想應該不比法律和社會規範低吧!
政府管鞭炮的汙染的力氣,怎麼不去努力輔導管制高汙染源的工廠?

 

那天出去看了一下某地的年例慶典,街道兩旁不見一個案桌接駕。

鞭炮聲?

沒有。

鑼鼓喧天?

不再連天架響。

如果不是花圈上和布招寫著某某神明聖誕千和遶境,差一點讓人以為是某個大戶人家送出山。

2016年六房媽竹腳寮過爐二重溝 (44).JPG

2016年六房媽竹腳寮過爐二重溝 (96).JPG

 

會規範低吧!
政府管鞭炮的汙染的力氣,怎麼不去努力輔導管制高汙染源的工廠?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附在牆壁上的彩繪,萬一像這樣的病變,一般來說很難修復。
就像一個人病了,假如不是從身體療復做起,光從外表擦粉抹灰一樣,可能只是迴光返照,給人拍幾張驗收的遺照。也許下一刻都塵歸塵,土歸土。
建築物本身,不止是建造時。材料的選擇,工法的道地(每個地方的條不會一樣,但傳統建築的匠司,就是有辦法蓋出支撐一年三五個颱風大水的侵襲,陪人們走過一甲子的歲月。金X慈X宮不就是這樣嗎?正在整修的麥X拱X宮在整修之前遇雨則漏也是支持到假設工程的完成)。
而這些屬於皮面的裝飾修飾工程,(在土埆厝的年代;石灰打好之後,再由畫工進行彩繪。)幾乎像女子上妝一樣;她可以不畫也能有自信,面對天地日月父母子女左隣右舍(記得洗臉梳頭)。
傳統藝術,在在需要場域的傳習。它不比純藝術創作,可以幾十年等待一個伯樂。因為地方那間公廟,需要被美化,沒辦法等待。
從些超過四五十年前重修和新建的中古廟裡的作品,我們看到還存留不錯的工藝作品。它們雖然沒法像更早之前(六七十年前留下的)那麼精美。至少還不會丟地方的文化水平。那種情況,我們或許只能推給[時代的社會風氣]對待藝術還有一點起碼的尊重。若再深入一點,也可以說是對他人,對自己所背負的責任,一個尊重。
四十年,不少原本沒蓋廟的庄頭,起造新宮。四十年來,拆舊建新的也不少。可是~我們好像不容易看到所謂超越前人的作品?名列古蹟的會比較好嗎?不一定。
可是,我知道,有好的畫師還堅持在崗位上替台灣的民間藝術館留下一絲希望。
而各地公廟,宮廟的主事者,我想,他們只是還沒被喚醒,不是他們願意讓地方的人文水平向下探底。我誠然相信,如果讓他知道哪一桶是蜂蜜,哪一桶是米田共,他們肯定不會捧始糊面的。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山寺2013年11月北港朝天宮 (35).JPG

看我臉書的朋友應該都有個疑問吧?好像只要分享手工製作的作品,我都不大針對品相加以評述。甚至於幾近花瘋似的一味讚美?好像每處都是天下獨有的至寶,且似乎沒一處是醜的?

容我在此申訴一二。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我把那裡當做是朋友的家,當成是朋友的母親一樣。美與醜其實都與我沒什麼干係。可是它在該地鄉親來講,卻是心目中最敬重的神明,最仰賴的主公的家,祂住的房子,是那個地方的人所一起奉獻心力蓋出來的。不管裡面的作品,好壞美醜,都是你們(他們)共同的文化資產。再醜也是你們(他們)的。如果是你們的朋友指著那廟說東道西,指美嫌醜,我想你們(他們)心裡肯定不好受。
我的想法是,我在推一個[在地的文化認同與自信]。如果朋友們覺得我分享出來的東西,真的很漂亮,那麼有一天,您庄裡那座廟準備重修。而你覺得曾經看過我所分享過的相片裡面,曾出現過的那些你喜歡的,你不喜歡的。自然會生出[分別心](別告訴我沒有。門面事,您自個想想出門穿衣時的猶豫即可。)美得,醜的,自然會在心裡浮升出來。
美的,人們會想去追求,醜的,人們會想辦法排除。就像[褲底破一孔],你我都會想辦法遮一下。當然那是在外面的時候。至於在卧室中,要脫要穿隨人自便。
速交廟?今天不是主題,不談。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