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分類:民俗探索

2011/08/06 11:25

徐德新任參事,贈〔鑾駕〕送給六房天上聖母.把原本屬於民間輪流供奉的六房媽姑婆,提高到和地方官員參拜的天后宮一樣的位階.其中的關係,顯然可以作篇文章.六房媽姑婆,保庇.

 

我從僅有的文物著手,調查,思考.想把人,神,土地,和過去與現在做成一個感情的連結.這是我為自己對六房媽許的願望負責,不為了誰.

 

如果您有資料願意提供,感謝.

讚聲,支持的,歡迎.

指正的朋友,感謝.

神明的金身怎麼保護,是爐主的責任.身為姑婆的弟子,有義務保護,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感謝華武壟先生提供寶貴的資料,此執事牌捐獻者德徐新的身份,在清朝時曾任參事一職.應該就是這樣才在牌子裡寫上職員. 
 
關於徐德新弟弟徐德欽的記事,另有以下相關記錄..(個人還沒整理,先貼在這裡備忘.)  
 
/臺灣文獻叢刊/一三0 臺灣通志/選舉/舉人- 394 -

光緒十一年(乙酉科)唐其峻榜:宜蘭縣林廷儀(字獻鄉.由縣學廩生.原籍漳浦縣)、新竹謝錫光(粵籍)、嘉義徐德欽.- 403 - 

/臺灣文獻叢刊/一三0 臺灣通志/選舉/進士- 393 -

光緒十二年□□□榜:嘉義徐德欽(工部主事). 

光緒十三年三月,嘉義西門街恭迎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賽會,是歲大旱,嘉義縣羅建祥念切民膜,建壇累祈不雨,見人民崇奉聖母甚虔,乃齋戒三日,親身虔請聖像祈禱,登壇未幾而大雨頃盆,紳民歡呼感戴不已,於是該地紳士工部主事徐德欽,稟請嘉義縣羅建祥將詳情陳撫- 316 - 

憲咨部奏請欽賜匾額懸掛,以垂不朽。禮部奉准,乃於光緒十四年五月,嘉義縣羅建祥、工部主事徐德欽賚奉御筆「慈雲灑潤」匾額,金帛粢盛,到宮懸掛致祭,其文曰:「國家茂膺景命,懷柔百神,祀典俱陳,罔不祗肅。若乃旱魃為災,黎民因之壅望神靈有應,雨澤由是霑濡,禱賽甫臨,恩膏霈下,惟神鍾靈海島,綏奠臺疆,昔藉明威,豐年有慶。今懸匾額,德惠長存,凡茲冥佑,豈曰人謀,用事敬修祀事,溪芼可薦,稷黍惟馨。神其佑家邦,永著朝崇之戴;眷茲億兆,益宏利賴之功。惟神有靈,尚克鑒之」。

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己丑)春正月二十二日(戊辰),欽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皇太后懿旨]:『各省封疆大吏,均為國家倚任之臣。其久歷戎旃、熟諳韜略者,懋建殊勛,賢勞尤著;現任提、鎮諸臣,期皆起自行間,洊膺專閫。各該文武大員為國宣勤,歷久不懈;現在歸政伊邇,允宜分別施恩。……陝甘總督楊昌濬、……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均著賞加太子少保銜。……福建水師提督彭楚漢、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均著賞加二級。……前陝甘總督楊岳斌、……,均著交部議敘。此外現任曾歷軍營之文武一、二品大員,著吏部、兵部分晰查明,均賞加一級』。

               --見「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五。

 

/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 臺灣通史/卷三十二 列傳四/郭光侯、施九緞列傳- 876 -

    郭光侯、施九緞列傳(摘錄)

..十四年春二月,嘉義進士徐德欽獲王煥,解轅訊鞫,..

 

臺灣通紀/~/錄自福建通紀卷十九/錄自福建通紀卷二十/十五年- 235 -

(摘錄)


十五年(一八八九)二月,嘉義戶部主事徐德欽獲王煥解臺北,訊知鹿紳無通匪實據,復密派委員程起鶚提查鹿局,亦無接濟軍火.始放釋在押鄭營,令到鹿罰捐三萬兩充為軍費.除施家珍一人仍歸案拏辦外,其紳商概不追究.鹿港遵諭繳捐,王煥仍在監(施案紀錄).  

 

臺灣文獻叢刊/二七 劉壯肅公奏議/卷九、賢略/奏保紳士片 - 408 -

再據代理彰化縣知縣朱公純稟稱:『光緒十四年秋間,土匪施九段圍攻縣城,四鄉盜賊竊發。城南有李碰戕害提督朱煥明,城北有蔡芳聽受施逆號召,糾合三十六莊於甲溪阻截援軍。獨賴在籍郎中蔡占鼇,於官軍進援之日,幫同解散三十六莊,立將該族匪蔡德芳拿送正法,洵為公爾忘私』。又據署嘉義縣知縣包容、署嘉義營參將陳宗凱稟稱:『嘉義毘連彰化,當土匪肆擾之際,前署知縣羅建祥奉文交卸,新任未到,人心惶惑,一夕數驚。在籍工部主事林啟東聲望夙孚,孝友素著,會合陳宗凱辦理團防,曉諭順逆,約會各鄉聯莊緝匪,民心乃安。彰匪亦未敢南竄,實賴林啟東保衛之功』各等情,先後稟請保獎前來。- 409 -

  臣查蔡占鼇幫同官軍解散脅從,且能拏獲同族匪首蔡芳送官懲辦,實屬不避嫌怨,尚義急公。林啟東孝友素著,品學俱優,臨亂倡團,地方得以安謐,於臺灣民氣,尤為難得。觀其效忠守正,保衛鄉閭,實堪為地方表率,其勞績不下於軍功。分部郎中蔡占,可否賞加道銜,工部主事林啟東,可否賞加五品銜,並均請賞戴花翎,俾昭激勸。

  再匪首王煥在逃,經臣奏明緝拿在案。今藉紳工部主事徐德欽獨誘王煥至牛欄莊,報知營縣會同拿獲。查臺紳多通匪類,互相黨援,已成風氣。徐德欽獨能不避怨仇,誘拿匪首,應請一併優敘,賞加五品銜並賞戴花翎,俾臺紳咸知觀感,伏乞聖裁。

 

夏四月十七日(壬辰),以獲匪出力,予臺灣在藉主事徐德欽獎敘。..

--見「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九。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1/06/16 23:39

從臉書取回的留言回應.. 

廟會,曾幾何時也被正視為民俗文化?不但被補助,還被地方政府廣為宣傳. 

迎王,請媽祖,你們當官的怎麼說,怎麼管,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千秋日還是得請台戲給神明過過壽. 

村民們一付牲禮還是免不了. 

在市集聽到的對話:

那個誰啊,用素的去拜,不要殺生~

X你Y的!你拜你的X,管人家公媽怎麼拜;吃什麼東西,還是脫不了七情交欲,管人家那麼多.

XX十八禁,消音;這人今天吃炸藥了. 

政府,新聞局,縣官老爺怎麼勸,怎麼講,說我們迷信,說我們浪費,反正只要過得去,給神明燒個香,不會妨礙生活,不會妨礙治安,你們講什麼,都沒關係.反倒是,得失土地公會飼無雞.到時縣官老爺~你賠我嗎? 

前幾天經過寧夏路,那天剛好是城隍老爺暗訪的日子.路邊有壇場正在迎駕,鑼鼓聲是歡樂的.在我前面迸出幾聲稚氣的童音,〔吵!吵什麼吵,不會小聲一點哦!)斷斷續續的,從他們的穿著看來,應該是學生.三四個嘻嘻鬧鬧的我身邊走過,那是罵街,不是爭吵;壇場沒人聽到他們不台不中的台詞. 

那是誰的問題?民俗廟會,變成影響生活的噪音. 

是人們遷徙,對客居地的民俗,不尊重?或是在地人對異鄉客的排斥感?這兩造的矛盾?曾經存在嗎?像這類罵街的小孩,在鄉下廟會,我沒聽過.相反的,都是投入且尊重,更是不敢造次的恭敬.但在都市,我感受不到那種親切和溫暖. 

那天在陣頭遶境結束之後,聽城隍廟裡的人說,因為廟會活動逾時,吃了環保局的罰單.如果此事當真,我深深為這個社會的民俗活動感到,憂心.要辦一場圓滿而完美的民俗活動,不是三兩個人就能達成的,如果連台北迎城隍這個指標性的地方廟會都會被開環保罰單的話,我不知道這個社會,還有什麼事情,能被保留下來,當〔無形文化〕或〔文化遺產〕的.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1/06/08 00:27

六房媽的研究;把六房媽和土地的歷史關係找出來.當然這裡面也可以分成,民俗祭典,各庄(角頭)發展,大地的變遷和六房媽股份的更迭,聚合,文物的考證,神尊造型的研究.甚至於人類學,社會學,考古學,文學,都可以包括進來.(不是亂亂講的,態度很正經.).. 

四大將公也是一個方向,每個人發揮不同的長處,用客觀又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同一個神明,是很好的情形,有些東西還可以交互參考,也是一種方法. 

重要的是,,我們都是以自己信仰寄託的神明在用心,這裡面有情,有愛,比交作業多了一份土地的情感.這個不是某教授或某專家有的,因為我們研究的成果都會在這塊土地留下來,不像[交作業],畢業之後[或則說,通過學位(或出版)之後就忘了被他訪問的那塊土地.(有點說到自己了.) 

各位可能是科班出身的,也可能正在就學中,大家在學校學到方法,拿回家用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什麼比這個還更有意思.(小可沒上過大學校門,說的不知道正不正確,若有差池,將就看看即可,不必認真,想講的是,那份心意,希望君能解我.)

 

民間信仰的觀察與思考,六房媽歷史考證版 回覆取回之三

 
寫在前面:  

這次因為有人到六房媽駕前請示,要請六房媽離開紅壇到外地出巡,結果六房媽〔不允杯〕,有信徒發覺其中的矛盾,而提出疑問. 

事情緣起 

六房天上聖母正駕,在之前因為民俗需要,可以被迎駕到各股看戲或祈福,但在前兩年,有人提出:因為六房媽金身尊貴,除了過爐日離開值年紅壇之外,其餘時間,不管任何理由,都不再外出. 

此事在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十一日在該年值年紅壇,與會會員代表議決.(請問,當時有沒有經由六房媽駕前請示聖母,經聖母允杯?這個能否請知道的人說明當時的情形.) 

(如果當時並未請示六房媽的意思,就公告施行,那是不合民俗和人情義理;但是,既然已經公告施行了,實在不該事後做出犯眾議的事才對.假設當時沒請示六房媽就公告實施,是錯在先,今天再以請示神明為之作主,顯然也算錯之在後.讓人有種,都是少數幾個人在那裡叫吵而已,一點都不尊重廣大的信徒和六房媽本身.) 

在之前,六房媽除了上述情形會離開紅壇之外,對新的值年紅壇的還地,動土,上樑,正駕會出門坐鎮主持. 

但在之後聽聞,聖母被人以〔指導單位為名〕,下公文要求值年爐主配合,要六房媽離開紅壇.〔值年爐主除了過爐盛事之外,同時也是負責保護六房媽金身安全.〕 

這項決定,個人覺得是幫忙爐主保管正駕,也排除一些麻煩.今年再起的事情,個人覺得或許是因果吧! 

以下是第一段回覆~(寫得難免直接,不喜者請跳過.) 

從這個我看到的是,都是有權的人在弄權.(個人觀點,如此一來,最後又丟給六房媽當歹郎.)六房媽,從民間信仰的認知上,在以前好像就未曾離開過股內份庄,(當然我們也不是天天守在爐主他家,(紅壇)有沒有被請出去,而我們信徒不知,就不曉得了.)但這次卻有人來請示六房媽正駕北巡,真是太利害.章程由某些人想出來,再請神明幫他背書,然後自己再提出違反議決的事情,最後又來找神明翻盤.換成是人,恐怕老早就走人了.. 

第二段,因為有人提出,成立信徒代表委員會的想法,這一點,個人提出的看法是~ 

六房媽值年輪值與過爐一事,經過一個世紀的傳遞之後(有紀錄的),已經形成一項地方的特殊文化,個人將之比喻為〔父母吃伙鬮〕. 

每一房都有自己的條件,〔有的好過一點,有的海派一些;有的難免保守,有的或許清苦.〕雖然對待長輩的方式有所差異,但都有那一份孝心.而身為接受奉養的父母親,他們不管被怎樣的奉侍,吃好不好,兒子媳婦吃什麼,他就吃什麼.他們看待小孩的心,不會有所差別. 

六房媽過爐的主辦權在各任爐主身上,各任爐主在地方人緣好不好,會在〔值年時〕表現出來.(一般香客,應該也感受得出來)想做好供奉六房的事情,必需長久在地方耕耘;同時對家人的態度也會從中被看到(有心人自然感受的出來). 

〔會持家才能平天下〕(這裡的天下指的是地方鄰里的人緣).六房媽,在大家的心中最重要,可能都集中在過爐這件事,(應該也是大家最重的民俗活動)怎樣辦?才能合各房的意,這個本來就不容易. 

所以才會有最初的〔老大桌會〕和之後的〔祭典委員會〕,再到因應法令產生的〔六房媽會〕. 

這個人的團體,一開始就是用協助和指導的角色出現,主要在協助〔新任爐主〕迎請六房媽時各項事宜的指導.(但主辦權還是在爐主一人身上). 

其他的,如六房媽個人的服裝和他的鑾駕等類財產,全在各任爐主移交的財產帳冊上.從民情而言,不管是老大桌會或後面的六房媽會,全都無權處分,(但能夠監督,也需要監督).(個人觀點,只是不知這個團體從古到今,是不是都這麼做.)  

如果要再成立一個信徒代表會,(這個個人還要再想想). 

民間信仰中,其實每個拿香拜六房媽的都是祂的信徒,每一個信徒都有權利發言(其他任何神明也一樣),現行法令以人民團體組織條例介入民俗,個人感覺,不是一件好事.

 

 

另有網友留言,六房媽從家族神到地方神的轉變過程到底是怎樣?個人提出一點想法回應.請看~ 

個人覺得若要找出其中原因,應該找出歷史檔案;如歷任爐主名冊,包括光復前的都要調出來,(當然,這個工程在目前來說,非常艱難.)只有這樣,才能找出答案?! 

所謂六房媽從〔家族神〕到〔地方神〕是由學者專家提出的?還是本來就有這樣的說法. 

就目前手邊資料顯示,六房媽在光復之前就曾出現他性擔任爐主的紀錄,但民間訪談都說二次大戰之前,只有林姓才能擔任爐主.這還需要更多的考證,才能證明目前坊間著作論述.單靠幾本大作,就要論定六房媽在台灣的發展過程,太薄弱,也不夠說服廣大的信眾和香客. 

六房媽,雖有著作提出,和某些地方說法說,之前只有林姓才能擔任爐主的說法.若單以這點就要說六房媽是家族神變成的地方神,恐怕有些問題,單以目前出土的文物和信徒口中的說法,就有不同. 

就民間習俗來說,他家(別人家)供奉的神明,鄰居因需要,也會前去參拜.但拜的是神,不是別人家的公媽. 

(註:平常台灣的居民是不會去別人家拜別人的公媽的;光是自家公媽,若已經出火分爐,也不會拜別房家的祖先牌位.) 

到別人家去求他家供奉的神明,在這民間仍是地方習俗.相信各地都有.這是鄉情互相關照的土地情感,一般百姓大都可以接受.這時也會出現奉香添油的情形,但還沒到達地方神的性質. 

只是這樣仍屬私家神明,尚無值年爐主輪流供奉的設置,神尊主要都固定被該家供奉. 

或許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也許是開基的先人過世,由子孫輪流奉供這尊神明,這時已有開枝散葉的況味,接下來,從第二代輪值各房,到第三代或第四代,可能出現居住的空間不夠,子孫他遷別莊,但輪流供奉開基神明的〔家族傳統〕依然保持,因為前述,神明神威顯赫鄰居參與,出現群體迎駕過爐,之後被定形下來.這時雖然還是以本姓擔當值年爐主,但這時地方神的色彩已經出現;因此,若把這時單姓輪流供奉的神明,當成家族神,當然也不能說不對,但有失精準. 

個人相信只要在過去曾經擔任六房媽爐主的後代,一定還說得來那段歷史,(它可能只剩下一段傳說,也可能有隻字片語)就算近年爐主力有不迨,或是因故無法開啟〔歷史檔案寶庫〕,但我們可從民間,拼湊這段已經消失的歷史. 

六房媽的紅燈是照路的神器,不是拿來做任何攻訐的武器.希望六房媽的歷史能在祂的保佑之下,能讓大家找出祂的歷史.本週日下午,喜開郎會在虎尾驛和朋友見面,有時間的朋友,歡迎一起來聊天.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1/06/02 00:19

今天去看牙,看完後想到新莊大眾爺明天千秋,晚上有暗訪,反正現在回家也不能吃東西,得兩個鐘頭後才能吃,去看看吧.

 

到新莊街上找了一圈,沒看到陣頭,準備回家時想到何不轉去買點咸光餅回家當點心.經過一座廟旁看到一個臨時搭起來的神壇,〔恭祝文武大眾爺聖誕千秋〕幾個金色大字高懸.本來想靠過去看看壇裡的神尊,閃過一群在壇旁嘻笑年輕人,沒嗅到廟會熟悉的喜氣,感覺不對,轉身離開.還是直接去買咸光餅好了.

 

新莊廟街上,據說百年老店的餅店,有兩間.

 

大包,小包堆得一大間,全都是咸光餅,我問老闆,今年大眾爺生日做了多少咸光餅,他說有三四千斤.我再問,另一間不曉得多少?老闆說他不曉得.我想的是,應該都是人家訂的;可能是〔頭家〕,〔爐主〕等等,準備今明兩天神將,陣頭遶境時分送給香客〔吃平安〕.想想,都來了,何不去另一間問一下,反正〔暗,暗原在,欲天光還沒那快.〕

 

到了另一間,看到滿滿的客人擠在不大的店裡,十個有八個在買咸光餅.店家看來是全家動員,有老阿嬤幫忙拿袋子給客人裝,有的忙著找錢,咸光餅在這裡用秤的,三十,五十,一百論斤計兩算.買去拜大眾爺,聽說拜完拿回家吃平安,除非特殊情況,一般不是拜拜之後拿回家吃平安的嗎?我的問題是〔為什麼這裡特別用咸光餅去拜大眾爺〕呢?這有趣了.得好好問一下.老闆回答,這個得到廟裡問才清楚,你去廟裡問吧.

 

前一家買了糕,這家買了咸光餅,當然先去拜大眾爺囉.順便找人問一下為什麼這裡要用咸光餅拜大眾爺.剛踏進參拜道,就看到一位坐在輪椅的大哥兜售金香,嗯!在這裡做生意或許知道習俗,買了點東西才好叨擾人家幾句.大哥的回答跟糕餅舖裡的說法一樣.

 

進進出出的香客超過平時數倍以上.大眾爺神威揚名,好久以前就聽過,董大爺協助警探破案,找失物,找人,在民間流傳很廣.對外以地藏庵為名,主祀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左護龍主殿是目蓮尊者,配祀十殿閻君.右護龍主殿供奉文武大眾爺,配祀文武判官和一班差役,七爺謝將軍,八將范將軍..等等.其他殿的還有,記不起來.

 

燒香,獻禮.桌上滿滿的供品,有水果,三牲酒禮,壽桃.不論是酒禮或水果餅乾,好像大都搭配一包咸光餅.看到一位大哥整理案桌空檔,向他請教了.他說好像是大眾爺出巡時,弟子獻上可以帶著出門的咸光餅當口糧的意思.我沒說出口,那當下的聯想,就像是軍人的戰備口糧.聽說馬祖的繼光餅就是明朝戚繼光發明的,給兵士打海盜的口糧.大哥還說廟裡的人這兩年有到福建那邊,聯誼,那邊的人拜大眾爺也是用咸光餅.

 

廟裡的大眾爺是不是從...(我一句話問一半,喉嚨卡住了.)改說,兩邊有沒有關係?大哥說,兩邊沒有任何關聯.

 

在廟旁的金紙舖又問了兩家,其中一家說的也是吃平安,再問,客人上門了,不好意思妨礙人家做生意.第二家說是四代經營的,他說的意思跟我之前想像的有接近,是給大眾爺出去遶境時當口糧的.有點像燒王船時弟子幫王爺添載的意思.當然沿途發給小孩當零嘴吃平安是普遍的情形,由弟子買來拜神明,還是頭一回知道.新莊,果然還保了一些古早的,人情味在民俗裡面.

 

明天大眾爺出巡,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地點在新北市新莊區,省道旁邊.

 

 

 

文武大眾爺主殿.

 

 

 

文武大眾爺駕前.

 

 

 

義工團隊獻的花籃.

 

 

 

各種水果都有,都是當季盛產的.

 

有人說西瓜和葡萄不能拿來拜神明.勸勸講這些話的〔專家們〕,別再嘩眾取寵了,民俗信仰的事,以誠為上,敬如在.

 

你們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加上新聞亂報,造成果農辛苦種出來的水果因為你們的宣傳,客人本來要買的,結果聽了你們的話,不買了.他們的生活你們負責嗎?尤其是七月普渡的時候,什麼叫一大掛,別再害這些果農了.

 


 

三牲酒禮,果然是金門58度,夠猛.來,再乾一杯,呼乾啦!

 


 

還是台灣的二字米酒,合味啦!

 

 


 

咸光餅敬大眾爺.弟子叩謝.

 


 

在這裡賣金的小販給的是三份的量,關於這個有必要再詳加研究.

 

目前訪查結果說是有三個主殿才要用到三份.但我想有再深入研究的空間,或許能從這個角度探知新莊的發展脈絡也不一定.


 

大大的咸光餅和敬意奉上的新鮮水果.

 


 

哦哦,又是金門高梁,58度.整瓶都快倒光了.這次沒弄翻杯子,可能喝上手,沒列驚了.

 


 

洋酒,額!好酒.

 

 


 

楊貴妃的最愛.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1/05/30 23:01

臉書的朋友熱烈回應貼文,有些問題我把它貼出來,再說明一下才不會誤導方向.. 

不止要查某一房,而是要找出更多的資料來〔講.六房媽的在台故事〕. 

公媽龕,不是唯一的線索.想想看,問問看,六房媽爐下的林姓鄉親們,有誰能夠提出證據,證明六房媽就是他們的祖先請來的,就可以了.但要能夠交叉比對,討論,經得起驗證. 

用研究歷史的精神和態度來寫故事,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寫加入,都可以說,重要的是提出證據. 

乩童的話不是完全不可信,但是若沒有東西佐證,就會變成〔空口說白話〕〔無憑無據〕. 

各位朋友,你家族中的長輩所講的故事,可以當成地方耆老訪談資料,那又不同.那屬於鄉土情懷,可用散文形式書寫,當成你們家或家鄉的鄉土歷史參考. 

特別說明:

六房媽散佚的爐下弟子們,五六年前個人開始走訪六房媽的歷史時,就聽中林庄耆老說起,很久以前先人曾說過,希望重新參加輪值六房媽而不果的事.這方面個人不敢表示意見,畢竟本庄的情形也類似.(自家都沒辦法達成的目標,不便就此表示想法.)但是.. 

有些事情年久月深,不的確能夠恢復以前的面目.可以的話,我們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過去.透過各種方式榮顯六房媽的神威,這樣就可以了.也許有一天,會走出屬於自家村莊迎六房媽的特色,這也是可能的,事在人為. 

總之,路還是要往前走,如何把現有的發揚光大,或秉持傳統堅持下去.透過村民共同努力,讓你們的六房媽廟會習俗,辦得有聲有色,讓你們村子裡的人對外都有榮譽感,有自信,把你們的村名經由介紹六房媽廟會,告訴你的新朋友,舊朋友,老朋友,就夠了. 

如果可以,大家努力把那些已經斷掉的歷史,再接起來,改天,要講六房媽的歷史,還能不提到你的名字,你們村子,你們鄉鎮市的名字嗎? 

〔飲水思源〕恩源是想念,懷念,行有餘力後,回頭探望鄉土,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夠了.現在六房媽的歷史斷了兩百五十年,(如果1654年屬實的話).那麼,就是需要大家幫忙,為六房媽調查歷史,幫中斷的兩百五十年,接回來.. 

 

後記:當我看到網友在臉書裡寫道〔聽 老一輩的在說,不讓人家說我們是倒房的那一房〕時,讓人感傷;倒房,在台語指的是〔沒有子嗣繼承香火〕的意思,雖然在六房媽傳說的故事裡,習慣上這麼說,也從來沒聽過有人說出不一樣的講法,今天聽到一個可能是很親的陌生人說出這樣的話來.(網友啦,形容詞哦!)莫名的感到過意不去. 

傳說中因洪水失散的那一房弟子們,有的被一盞紅燈指引到中林去了,有的依附在其他房的庄頭.果真如此,當時的人或現在的人,其實不該說那房的弟子,倒房.只是這個要翻案,真的很難了.約定,俗成.明知道那是〔四散他方〕並不是絶子嗣,但大家都那麼稱呼彼庄,現在彼之後人出現認親,卻不得其門而入.真有點〔難堪〕.(當然這段歷史還要再研究,不然沒辦法解決很多疑問.)除非這些散佚的眾弟子不認六房媽.不然,最需要找出六房媽歷史的,不是目前六房媽的五股弟子,而是中林六房媽爐下眾弟子.可是要找這些資料,需要六房媽五股弟子的幫忙.再說,如前文所述,五大股的弟子,也要找出斷掉的兩百五十年的歷史,有些資料也需要中林地區的來補才會圓滿. 

至於會不會變成六大股在輪值?其實不必擔心,讓已成的習俗繼續下去就好.歷史沿革和民俗可以分開處理.你說是嗎? 

 

 

媽媽帶小孩出來玩.萬華龍山寺豎材木雕.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