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事不是如煙
(往事不是如煙,它會永遠在心海裡,偶而就會浮上心頭踫你一下,讓心微微震它一下..)
童年,很久以前的故事。童年,好遙遠的記憶。
我們同一年級的還有p和u。姑表姨表兄弟姐妹的感情很好。記憶當中,好像沒吵過架。跟你好像特別好。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日只差兩天。我初十,你初八。因為兩個同年,只互叫名字。
每年回外婆家,打開新的日曆,就是翻看農曆十一月初一,是禮拜幾?那表示我們這群表兄弟又可以回去外婆家。
五爪金鷹只在那天才看得到;我們庄裡都是儒俠小顏回,那齣戲對我來講太悶,不像五爪金鷹裡頭有個角色會使用[夭壽步],被他打中的話,肚子會像有孩子一樣肚子會大起來。每每看到這節,我們這群小毛就笑的東倒西歪。
國中之後,慢慢減少回去外婆家,但我們見面總有聊不完的話題。雖然我不像你和其他幾個表兄弟能玩得很瘋,但是有機會,你總會讓我也參一腳。
我記得,可能是小四或是小五吧。好像才不久前的[農曆十一月初一,蘇王千秋聖誕];也或許是農曆年不久的正月初一請媽祖。
你用[迷你腳踏車]載我在村子彎曲的小巷中疾駛。因為車身不高,我坐在後座腳放下就可以踩到地,只好把兩隻腳跆高,在一個轉彎,一隻腳丫幾乎與地面接觸;忽然間腳上一陣溫溫的,好像犁到什麼似的。我喊你名字,我的腳好像糊到什麼碗糕?你停下車來,兩人看了一下~牛屎。那感覺好像還冒著煙。兩人都笑了。趕忙在一戶人家院子前的磅浦(古早的一種汲水器)把腳洗乾淨,然後才繼續我們的探險遊戲。
國中畢業後,我們回外婆家的次數越少。偶而回去,兩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感覺上,好像都有些天真,天天的那個真,還有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阿嬤過世時,我們再見,你結婚了;你媽~我阿妗過世時,又再見過一次。
幾年前在那棵土芭樂樹旁和你聊了一陣,關於樹木園藝的事,只是那不是你種的。但你也跟我分享了些想法。還有關於你的妻兒,你說了些我未曾聽過的[往事]。但是那些畢竟離我太過遙遠。只能像在聽一個人說別人的故事一樣,聽著我無法附和的故事。當時你說了些什麼?現在努力的回想,居然一句都想不起來。
之後,見面次數又更少了。關於你的事情,我只從別人口中知道。然後,聽到你的事情。感覺上都在看日了。那時節我父,你姑丈剛走不久,我也不便去探望你。(但看了,又能怎樣呢?)半年過去了,再聽到你的消息,已經要做頭七了。
那天去拜過你後北上在月台上看到一個和你長得很像的人。那臉形身材,如果不是才去你的靈堂拜過,我可能以為是你帶著老婆和小孩,讓我向前拍你的肩膀。等路紙,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
至於三世情緣,誰欠誰?該討債,該還債的,但願都到此為止。來要債的,歡喜樂暢的要;該還債的,也心甘情願的還。我的觀念裡頭,來討債的,用最快樂的心情去享用今生要討的債務。像是花父母的錢讀上高學歷拿碩博士,畢業後出國去;或是吃喝玩樂用錢去買快樂。最差也不要用生命和病痛,去向人家前世人家欠你的債。
人生海海,來去都是空的。草木一春,人生一世,長?短,怎麼說呢?!五十多,雖然不是高齡,也不算夭壽了;你好命,有序細捧斗’拿幢幡。
人生海海,海海人生。就同年細的我(同年弟)所知來說;你一世清白。你已功德圓滿,無病無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接引如來。南無接引如來。南無接引如來。
寧願黑在你嘴,也不願讓你怨我在心
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老廟,卻不願保留五六七十年的廟身。主事者寧被抗議,也要拆掉。
蓋出來的新廟,如果藝術水準人文內涵高過前者,倒也可以讓人欽佩。
可是~新廟除了高大光鮮之外,幾乎難以讓人細賞。
說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高空的好話,為了禮貌,講得實在很心虛。
有幾座老廟要拆之前,我們就不揣淺陋明白以告;舊廟留下來,裡面有寶;新的不一定會比舊的好,能修儘量修。但是,不聽就是不聽。完工之後,當時忠言的人,更是~黑到徹底;我寧黑在你嘴,也不願讓你怨我在心。
宮廟自己說的歷史,常常只能當個參考而已。
如果看到寫著民前幾年,或許可以推測,它可能是戰後顧面桶統治下,不承認日本統治的年代,然後學西方紀元以耶蘇出世為斷代(西元前?和西元N年),才會出現[民前和民國]的書寫年號。
再進一步說,那些廟史,或可推論,可能是戰後才編寫出來的。
在地自我文化認同與觀音老母的故事
自己也有那樣的心路歷程;曾經到處追著名勝古蹟到處跑。可是村子裡的那間土地公廟,卻不覺它有什麼了不起的。雖然不至於對它感到討厭,至少不會把它成天放在嘴邊讚美,與人揚洋。
一談到古蹟,十八九間說得出地點宮名。
可是一談到庄境那間公廟?唉!紅毛土起的;大陸進口的石雕,有什麼好看的?
什麼時候母親的衣服,竟然破了好幾個洞;她在乎我出門時衣服體不體面,是否合乎時宜。身為人子者居然沒注意母親的衣服有無破損?
好久好久以前,曾在中廣參加一個廣播劇的訓練班。那時因為自覺國語發音不是很標準,主動要求,我不要參加演出錄音,但可以編寫劇本。老師同意,我也樂得逃過一劫。
那時剛好翻到一本漫畫書-觀音老母。描述的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屠夫(為什麼一定要屠夫,殺豬的呢?我哪知道。只知我的阿祖曾在土庫賣過豬肉,那時節應是日本人管台灣的那個年代呢。)對他母親常是大小聲的很不孝順。可是他也知道拜佛,看到好多人都到南海去朝拜觀音,自己也想著要去看看觀音菩薩,請他保佑生意好,能賺到錢然後娶個老婆。
示意圖
屠夫的母親,知道兒子要去南海普陀山朝拜觀音,就更加虔誠的向家裡廳堂那幅白衣大士的觀音畫像祈禱,請求觀音佛祖能現個法像金身給兒子看看。也希望能保佑他,脾氣能改好一點。不要每次不高興的時候就對她大小聲,讓她整天心驚膽戰。
屠夫來到普陀山,跑遍整座山,就是找不到觀音佛祖。心裡不免有些惱火。口渴了,看到一棵樹下坐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婦人,端著一只破碗正在喝水。看她喝著喝著,好像碗裡還有一些茶水沒喝完想要倒掉。屠夫實在渴到受不了了,一見婦人正要把水倒掉的同時,他出聲,請等一下......那半碗水,能不能送給找喝?
你不嫌棄有我的口水嗎?
哪裡的話。希望妳能施捨給我一口水,好嗎?
婦人把那剩下的茶水端給屠夫。屠夫一接過手,立刻就往嘴裡灌。屠夫喝完把碗還給婦人。順口問了一句:妳是在地人吧?妳知道觀音佛祖住在哪裡嗎?
你找觀音佛祖要做什麼?
求祂保佑我們全家大小平安,求祂保佑......
你要找的觀音,就在你家等你回去。
什麼?!觀音跑到我家等我?
快回去吧。佛祖真的已經在你家等你了。
可是觀音佛祖到底長成什麼樣子,我也沒見過。難道真的像畫裡那樣嗎?
哦,你記著,你的觀音和別人看到的不一樣,祂會[反穿衣,倒拖鞋]跟你見面。
屠夫聽完,謝過那名婦人之後,立刻轉身趕回家去。
走了多久沒人知道。但到家時已是深更半夜。屠夫的母親剛休息。可是心裡掛念已出遠門多時的兒子,輾轉反側像在煎魚一樣,翻過來又翻過去睡不落眠。剛要睡著的時候,朦朧中隱約聽到有人拍門又大喊,快開門,快開門!屠夫的媽媽趕緊起床,隨便披了一件衣服,腳下踩著鞋,手裡提著油燈,連忙搶到門邊把門閂拉開,開門。
油燈映照之下,屠夫沒看到觀音,倒看到自己的媽媽[反穿方倒拖鞋]的樣子。
本劇終
那次我讓主角痛哭懺悔喜劇收場,從此母子過著和和氣氣的日子結束。但這次,我想把結局留給朋友們,自己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