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2016/06/05日下午兩點半到四點半

地點: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和孔廟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管理委員會

  
  今天這場導覽,是用[類博物館]的概念,以個人這些年來在各地講述[民間藝術館]~廟宇裝飾中,特以[戲文出相](註:戲文=舊時戲劇和典故;出相=借用經變圖裡[大悲出相]這個名詞而成。)做為靜態裝飾作品的欣賞介紹。
  喜斌自從民國八十九年左右,接受台北市保安宮古蹟導覽培訓開始摸索學習,到後來參加麥寮拱範宮匠藝調查。
  十多年來對於台灣社會裡頭,存在於各地庄境中的公廟。裡邊集民間工藝大成,歷經數十年或兩三百年間更迭重修改建等等多種不同時空下來。形成今日我們看到的各式建築
  這些大小新舊精緻,簡樸,名師巨作,或古老簡約等等不同樣貌的裝飾作品。有的被幾多學院的博碩論文深入研究過,被載於不同的學術論文櫃中。
  這些宮廟,有的被抬舉到了聞名於世。有的被地方人士視為文化形像。有的在一夕之間移為平地。古蹟?巨作?就在登錄公告前一夜,祝融光顧一空。有的怪手入侵?
  事後問起人來,差不多一樣的答案。我們不知道那個很珍貴!
  ?  ?  ?
有些正在努力搶救的老舊廟宇,一問起來,偶而客氣的回答?那個有什麼好看的?直接一點就踫你一句?要,你拿去!
  公廟,地方庄境各家各戶集資蓋起來的公共場域。是庄境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情感交流的地方,更是聚落裡做為資訊交流的聯誼所在。而存於其中那些[可有可無的裝飾物件](特別是近代以磚造或鋼筋混凝土建構,再飾以淋燙和石雕作品的建築)。從五六十年前那些[有圖必有意],到晚近那種[有就好]等等現狀。
  這次,有台灣藝術大學研究生提出以[類博物館]來看待存於台灣社會的宮廟。恰恰和我在想的[民間藝術館]不謀而合。
  廟宇,不只是信仰中心,讓人聚會求平安的殿堂而已。廟,在以舊時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除了上述那些功能之外,還有社會教育的天職。那些裝飾作品所費資金,更是建築結構用料所難匹敵。
  個人在這兩年值班的機會,不再以單純介紹名勝古蹟和地方歷史。我偏向以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若有其他機會上場,就是以那裡為標的)做為範例。提出辨識各種故事的組套對應的關係(格套)。加上人物特徵的辦識(生,旦,淨,末,丑);點題特徵要件等等的說明。做為主題重點。
  我的目的,希望來訪的觀眾回家之後,願意把今天聽到的幾個小小的要領,回去套用家鄉那間公廟。祈求吉慶,四愛,四聘~(後面不再重述)。
  類博物館,本身就具備這些特性。(博物館強烈的社會教育功能不在話下)我們如何讓家鄉那座公廟的藝術文化歷史,被在地人看到?如何撩撥鄉人那份最基本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我想這是目前我們台灣各地已列古蹟的[名勝]應該負起的社會責任。(我的心會不會太大?我的理想會不會太過虛無不切實際啊~?)

今天是[類博物館]首場映演。很多地方都還只是一個觀念。也許我們表達的能力還不好。但我希望,有人願意給這個社會的民間藝術,一個機會。請告訴我們不足的地方,跟我們說點讓我們能夠成長的建言。

廟宇說故事.JPG

新書刊頭宣傳.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