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小接觸民間信仰中的問神請教(乩童)。小時候,家裡也常在請教(問神)。
首先要先爐主家或某個乩童的家裡請神明回到自己的家裡,然後向神明禀告弟子為何事要請神明指示。(以我們家為例,若是乩童家裡的神明~中壇元帥太子爺公不便出門,也可以請庄裡的公神~我們庄是夫人媽。 但降駕的不一定是座上那位神明。有時請來太子,但是降駕的是夫人媽。有時會相反。但都會先報號。) 
往往從下午開始[寄香],到傍晚時,開始[觀香](一旦開始觀香之後,就不能停。要持一支香在桌邊上下搖晃,右手酸了換左手,大的酸了換小的,不能停,吃飯的時候,換另一個男生來觀。)


家裡會多做幾樣菜,請乩童和桌頭到家裡吃飯。飯後,若神明還沒降駕還要繼續觀下去。一般過了十一點,如果神明還不到,可能得明天再來。第二天,照樣從午後開始寄香。但觀神的時間提早。一般而言,晚上神明才會降臨。
小時候在家鄉都是這樣,鄉下人不時興宮壇去問事。再說庄裡有被大家崇敬的乩身。他家不開壇,也不是職業的乩童。
平時我沒聽過乩童自己講過一句某神很靈驗的事。就連他自己家裡的事,也要託桌頭幫忙向[神明請教]。這事我曾親自看過。
從小看到大,也曾在外面參加問題的事情。


所謂的真假,一般請教的人,在心裡都有個底。只是礙於情面,不好說出。
一來不得罪於人,更不用說得罪神明了。
不信,就不來了。但乩身說出來的指示,要不要照實配合,也在乎於心。


個人的觀念,人正,神興。人不正,神威傾如水,一發不可收拾。當一個地方的公乩,不為地方上的人所相信,對該庄的人和來說,有很大的影響。
人,難免因為個人學習歷練,對同件事務有不同的解讀和面對的態度。如果人的意見無法調和,得由神意幫忙協調。
如今連神明也出錯了牌。造成地方的大事難以完美圓滿解決。三兩次後,連神也沒人敢相信。雖然不至於發生神明生日時無人奉獻牲禮貢品,但是,神明無法替境內調和爭議的公事。自然也會影響地方上的和諧。


這個時候,若被外力入侵,就可能出現庄境內的神明,變成外人的廟店而出現商業行為。
好的經營,還能看到一地的榮影。若被有心人士介入,很多變成廟裡的古物被烏龍旋桌。然後拆掉舊廟蓋還一間虛有其表的速交廟留給地方一個人文水平下滑的爛攤子,讓地方蒙上不明之名。

後記:我心自問,我信乩嗎?基本上我信神。說到乩童,這就得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行。本文並未針對神明和乩身的神蹟著筆。望君子見諒。再問,不能見真嗎?可以,但要合心人士都有客觀的認知,和對神明的信心才行。能做觀察的。是觀察,不是試驗或實驗。這種兩心相照的事情,不能被試驗。那會傷害兩造的情感。

這麼說好了,比方,有某地要辦公事。而眾人意見無法整合。這時若有大家信仰的神明,也能請得動乩身和桌頭。可在公眾集會時提出如下的流程經過[乩身和桌頭]還有兩邊不同意見的人士共簽同意書。

會中,提出三道程序。請神明作主,公開禱告。某年某月將請神明降駕指示未來方向云云。然後就神示結論,擇期請示神明~就前日神明指示的事情[卜公杯]。一番奉香拜拜的禮儀完成之後,由主事者或公正者持杯,大聲唸出若是前日指示事宜定案,那麼三杯落地必要聖杯。三杯內無出聖杯,則另則他日再請示神明。為何因請主公聖示卻無法定案。請求再指示。有了答案,再請神明指示。然後再擇日卜公杯。如此~唯,事不可過三。超過三次,或許該件公事或許只能暫時擱下。莫再讓神明為難。否則容易造成難以收拾的發展。

向神明禀告,這麼做,是為了聚合境中爐下的心。並不是為了試駕而做,望神明體諒。真金不怕火煉。望神明慈悲為爐下眾弟子化解彼此之間的紛岐,讓地方能團結做事。

神明事,必需眾人都具有理性而客觀的思考。但這是不可能的。只是要求一個境裡和諧。如果對神明有信心,而乩童不會神無降臨卻被逼得假傳神意。一般除非萬不得已,不敢假傳神意的事,個人想,應該沒幾個敢為公事,假傳聖旨。

但是這種事不能常做,如果只是小事,更不需要用這種方法來整合地方的意見。或許吧,百年才會遇到一次如此重大的事情。偶而為之,已是非常大的事失禮的事了。事後,個人會再建議,要由全庄辦廟會向上天及神明告罪請求原諒。並請慈悲再賜恩澤。

以上純屬個人瘋談淺見,全是廢話;用得著自行參考。本文作者一律不負相關責任。更不能摘文說是在下講的。您講了,我會否認到底,以上敬告週知。

(私人宮壇廟,在此不論。抱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