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去年寒假洪育基金會營隊鄉土課程開始,我就以學區所在地的庄頭廟做為上課的主要內容。也從那時起,回頭思考我們自己對於母土文化的忽略,竟然會影響到往後學習的障礙!?有多嚴重。

 

鄉村=沒有文化,民俗是不文明和汙染迷信的等號。幾乎所有的罪惡都要被歸納到田庄,南部一詞。

 

然而,其實在都會地區的民俗活動,卻常被視為阻礙交通,空氣,燥音等等。真正的老台北人,其實沒好過哪裡。之於民俗廟宇,也是無奈一族。)

 

然而鄉下真的會像都會,或街市上的人們所說,都是落伍和不文明,沒有文化的地方嗎?

 

==================================

那些自許為都會的城市人,往回推溯,兩代,或三代前,可能就是今天的田莊旅外定居下來的。

鄉親~請問,爾叨位郎?
(先生,敢問,您哪裡人?)

還有和我們一同讀過國中,高中的同學,他的父母親,可能正是在那個[顛沛流離]的年代,不得不離鄉背井,遠[遊]的少年。日久他鄉即故鄉。但是讓我好奇的是~那時候,在他的老家,應該也有些屬於天地日月星辰歲時節慶的[民俗祭典]吧。只是他們在少時就[不得不]離開家鄉。那些屬於鄉鎮庄境的迎神祭典,還不到深刻於血液當中,就離開他的原生家庭了。之後中國又發生了[文革][破四舊](無神論)。連文化的根都失去的人啊。除了中國人之外,還能叫哪裡人?受洗,皈依都是可以讓惶恐無助的心,有個可以靠岸的依護。

希望,有一天每個人都可以大方,勇敢的說出~我是oo人。

我沒受洗,也沒皈依(年少被帶去信教,禮拜,朝山的不算)

我是雲林人

==============================

可是當我重頭尋起,重新關注鄉間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廟宇時,那大片五顏六色的裝飾作品,卻又對我提出另一個問題--如果沒有文化藝術的認知,房子蓋起來水電設施弄好,隔個裡外空間就好,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做那些純裝飾的燕尾翹脊,雕龍塑鳳,又加那麼多石木雕刻乃至交趾剪黏呢?難不成那些捐錢的人們全都只向神明討個歡心,求平安而已?!

 

做出來那些作品有人看嗎?如果沒有,為什麼一直有人要做下去呢?怎麼晚近二十年蓋出來的廟宇,屋頂上的人物戲文怎麼讓人越看越難懂?反而那些更早的,更舊更老的作品只要稍加用力就可認出是三國還是封神演義。越新的廟,越離五線譜。[湯商聘伊尹],[成湯聘伊寅]全都來了。網目斗栱上的人物豎材千百尊拼不出一場戲文,說不上一齣故事。文武對不見了,左右鏡像對望,上一個[執旗將軍],下一個[將軍執旗]。

 

台灣法令管到建築執照,消防,水土保持,幾乎無所不管;就是不管這些圖案有無錯置。老人仙翁跑去顧虎平,鍾馗站在龍邊揮動寶劍。這些在老一點的廟裡幾乎沒見過。現在卻是共相。忠孝廉節按照順序排列也會搞到[內無忠孝,外無廉節]。中港間舉目張望要看到三隻白鶴加一隻,除非匠師精心佈局,不然可以說不見容於鄉耆的眼底。至於宛如[亂針刺繡]的擺置,則是多到難以數計。錢,都花在刀口上了嗎?捐了錢的信徒還有權利監督[受眾人委託的董監事會或管理委員會]嗎?

 

這些現像看到眼裡,卻不容我對小朋友說在嘴裡。那畢竟無益於教育的目的。他們還太小,才剛在學習。這些大人世界的陰暗面,還不適合他們的年紀。可是我站到講台上,既無法說謊話,又不能講實話。只好挑出[能夠讚美的點]向他們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圖像]。四隻腳的叫獸,兩隻腳的是人,天空飛的是鳥。水裡游的是魚蝦。三仙老公仔標一般來說,還不會錯。

 

於是我更要認真的走進他們學校所在的庄頭,尋訪幾座少被傳誦的庄頭廟。因為我知道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那個端坐中尊的神明肯定與他們家的親人有著不可分離的情感。神明住的房子裡外,有些動植物的裝飾品。受過香火的。肯定有些靈性。[那是你家的,我家的,還有他家的。因為上面有他,有你,有我阿公,阿爸的名字,全都列在芳名錄上。]

 

三英戰呂布]便成此境居民的共同文化圖像。嗯~那個呂布長得有點失禮?不管,至少是大家共有的文化資產。有朝一日等這群小學生長大以後,能夠替大家效力的一天,再請更好的師父再做出更俊的呂奉先。(但這尊醜醜的呂先生要把他留下來說阿公,阿爸起造本廟的歷史見證。)]

我希望在小朋友的心中,也會有這樣的願想。

 

虎牢關保安宮戲碼篇 (106).JPG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潘麗水,民國六十二年畫作

 

三仙對正 (2)

福祿壽三星拱照,淋燙,近三四十年來所重修的廟宇屋頂常見的吉祥人物.民間信仰說他們能賜給人們~財子壽.

 

20160731石雕 (26)

姜皇后,訓斥被狐狸精附身的妲己。薑=姜=薑。在中國這兩個字怎麼區分我不知道。但在台灣,這兩字各有其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