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3/07/01 23:42

(註:本文插圖作品只是借物發揮,不是真正拆掉丟掉的。只不過,如果在地鄉親再不給它一記溫暖的掌聲,有可能下一波就輪到它們被遺棄了。) 


台灣傳統廟從投標制度流行之後,以價取才讓傳統藝術走入惡性競爭的地步。
 
這樣子的生態也走了幾十年了,藝術水平;我們從可見的作品中看到回饋。
 
[藝精人貧]成為上個世紀後半期常聽到的感嘆。
 
原本自木石結構退場過程當中還苟延殘喘的剪黏與彩繪,就像濁水溪被攔阻之後的水位,節節下降。
 
話雖如此,我們還能從作品中感受得到有份人的溫度,匠師的靈魂存在..

然後,中國式,統包式的作品又取代了上一代的。我們看到一座座金光閃爍的複製式的高大廟宇,連醜字,都無法形容的冰冷殿堂。不知道我們的神明住在裡面有沒有比較靈驗......

以前那些(師父就在我們村裡塑成)的龍虎堵,石獅,龍柱,一段一段的被敲碎,運走。
沒在我們村裡吃過一頓飯的匠人製造出來的東西,佈滿各地......

我們父祖捐獻的那些裙堵,龍虎堵柱,員光,插角..,[廟方沒有經過這群法定繼承權者]的同意之下,任意處置了.......
 
(廟,是十方善信捐錢蓋起來的,既然你們這群被信徒委任的管理人等決定不要了,是不是可以[還給我們]?我的心裡很想請教你們.......)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3/07/06 01:39

(有些事不得不說,但是我為了人與人間的情份,只好轉化再轉化,也可能是兩三個事件串成我想表達的意思。各位朋友你們可以借題去發揮,但請不要指名道姓。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我們沒必要為了一件什麼的搞到出人命,是吧?!) 

[台灣人,好騙,歹教。]誰講的我不知道,但經過這些年來的觀察與切身的經驗來說。我十分認同。 

拆下來的舊料,如果識貨的人會知道在蛀蟲吃掉的外表下,還會留些連蛀蟲都咬不動的上材。如果再有更內行的人,會知道除了[喜諾氣]木頭值錢之後,上面那些塗紅抹綠的花紋價值,會比那些尚存的木材還更值錢。這好比一落老房子的存在,在一個有遠見的大商人眼中,會善用老房子;老房子留下來當做景觀的一部份將它設計到整體建案之中,讓新蓋的樓房賣出更好的價格。而且還能贏得美名,留芳於下次的建案行銷之中。 

歷史無法取代,時間不能重來;沒有四十年的舊廟,哪來的百年古蹟?

台灣人有文化自信嗎?可以這麼說,以前的人有,今天嚒?很難說。。

可是我很清楚曉得,各地都有賢良。但是,四處都有固執。

 

說個幾年前發生的事好了,以便說明上面那堆酸語。對,不是酸雨,不會讓你氣到掉頭髮的啦。

 

某個地方的某年某月,有個某人在經過幾次回鄉之後的某一天,忽然發現家鄉那座媽祖廟屋頂就工人拆下來了。那上面幾十個泛白的廟尪仔是他多年來向廟方提醒,建議,請他們若未來有需要整修時,務必要留下來當寶的好貨。唉!怎麼才聽說要修屋頂不久,就大落架了。他入廟問了廟公,廟公,不清楚,不曉得。他轉身向媽祖告辭,走出廟門。嗯,打個電話給當阿長的大哥,再怎麼說也算是個布衣之交。管他在朝還是在野外打鳥。通過電話之後又想到一個阿姐。也請她幫幫忙好了。把兩個重點都向他們講清楚了之後,踏上風火輪(機車啦。),又唱著[流浪到淡水]離開家鄉。

某人向他大哥大姐說了哪兩件重要的事?第一,如果那些廟尪仔已經不在廟裡,請廟方向包商要幾個回來當文物。(某人其實是希望那些東西被暗摃下來,想請大哥大姐去要回來還廟方。)第二,那些樑枋上的彩繪是重要的文物,對廟的歷史有重要的意義;再則,從畫風來看,很可能是知名的畫師陳某某的大作。假如有必要重修,希望能以清洗代替重繪。(因為廟公回答他的是托木雕刻以下的都會保留?)

大哥在兩三天後的某日和他辦公室前遇到,當然是某人又回鄉的時間裡。當下大哥請一旁的袐書立即連絡那個廟方。嗯,啊,好的。會的。有的。那某人真的是死腦筋。這樣都能相信[使命必達]。家務,農事,雜務都忙完後的某一天。某人又經過媽祖廟。。。上次一堆廢土,工人用水在洗樑坊上面的灰塵,那時洗到後四點金柱上面。工人看到他在拍照還熱心的告訴他說:要拍等他們洗乾淨後再來拍。他沒聽,他依然繼續拍。這次再看,哇~那些被薰黑的樑枋,果然超過乾淨了;連漆都洗透見骨了;根本都呈現木材本色了。

他悔又怕。能衝到廟裡罵人嗎?都是鄉人也,有的算算還可能是親戚。想想,前些日子老爸精神狀況久佳,整個人番番。有時有理說不清。聽鄰人說那陣子曾拿著網子到田裡想要捉白鷺鷥?你沒有看錯。他老爸當真出現那樣的行為。能罵嗎?罵了對老人家的症狀會有幫助嗎?某人只好利載他去看醫生的途中時勸,時教;讓老人家感受到子女對老人家的辛累。勾起長輩疼惜晚輩的天性,寄望老人家能挽回一點點自制力來。

又過了幾天失望又自悔的日子。某日,一個朋友說他請出某位在朝的朋友,一定要約他一同到媽祖廟去關心一下。

當天從傍晚看到晚上,廟方人員熱切的表示,他們之前不懂,才會出現那樣的[動作],現在,決議~立即停工,並且把已經拆掉屋頂的部份加蓋帆布,保護木料結構。與會者包括某人可說是皆大歡喜。

翌日,某人一早出門。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好像聽到廟方大哥向包商問出第一批[廢料]是運到甘蔗崙仔去。(但垃圾場在新興,怎麼會是甘蔗崙仔?)不管,先到新興問垃圾場看看。一問,果然沒有。都超過半個多月了,若一兩天內還有可能。某人又到甘蔗崙仔轉了一圈。依然沒有。他想到與其找那些已經不在的廟尪仔。不如到廟埕翻找那些這兩天才拆下來的天宮圖。回到廟裡和廟公打過招呼,並且向上級單位表明意思之後,立即動手。不到半個小時就找出幾十片上著顏料的殘片。他一邊找一邊想。找人來幫忙。不然想要翻完這堆石灰泥塑,在這麼熱的[五月天](不是你們的偶像團體啦!是農曆的五月熱天)真的會往生。林立委也打了。林先生,楊小姐,能打的都打了。(請記者嗎?要什麼角度發訊?昨日預定是下周二,等大家時間都排出來,資料都帶下來,再開比較有說服力?)某人沒留意到廟裡電鑽的聲音。

林立委到了,記者來了。沒有新聞稿。資料,主要以廟方文化自覺發響。某人以在地人自居向記著說明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的理念。(他不喜歡被稱文史工作者。這是某人自以為是的想法和他覺得意的自創名詞。並且自我感覺良好。)不算太複雜的訪問結束了。幾個人一起去吃飯。回到廟埕不久。某人的朋友帶他到樹下看[四根木材]。兩儀四像的樑被攔腰而斷變成四截。這哪是要修廟?這根本是在拆廟!某人想起早上那些電鑽的聲音。(昨天不是結論說:停工,等上級單位看過包商施工企畫書,若有必要,給了廟方建議,三方同意後才繼續動嗎?那早上還看到的龍虎對看堵的洗石子工法的線框,只剩半個殘邊。。。)

 

誠呢?還是廟方。。。。?

他,某人。昨天會談結束之前再三向廟方強調,廟內若有不同觀點出現時,必需做到沒有異議才能做下去。簡單的說,某人不願去當協調者或教育者的事情。甚至於只要有吵架的情況傳出,他就不會進入那個地方。

他不敢再往下想去。

 

他向廟裡某人和林先生表示:他尊重廟方的決定。如果能夠從善如流,那大家一起克服困難,把這件事情當成文化認同的教育案例,一起為媽祖廟的重生繼續奮鬥。如果廟方已經完成簽約,內容是要敲掉前期作品,裝上時下流行的淋燙作品和青斗石電動工法的東西,而且使命必達;那麼,關心地方文化的事情,就到此為止,他也不會再發異聲干擾工程進行,為害到地方和諧。結果,沒人給他明確的回答。聽說就在幾個小時後的巳時,地方人士再度邀請某人,同時請到更有身份的名人在廟前開記者會。可是,某人從多方面的觀察與思考之後,他選擇,爽約。他,不想在一個沒有誠信的地方講出連自己都沒把握的話。他,根據他對從小長大的故鄉的了解,這裡不是一個可以發揮好事者的地方。這裡,要有人面人家才會把你的話當話。如果硬要出頭,很可能會出包。出現紅包。他從東邊那個不二寺事件的觀察中,有所感觸。

 

好了,某人的故事該講的也講完了。你們去做你們想做的事。若真的想要留點東西給後人,若是真的對歷史尊重,不必請外人幫我們背書。就像小孩不必鄰居來跟他說你的母親很珍貴,你要好好保護她,他也知道要好好保護他的母親一樣的道理。不會連小孩都不如吧?

 

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必屬巧合。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3/07/07 00:32

在內力不彰的時候,真的需要.但那個也許不會是出自名人.......
是老調重彈,可是卻以自已家鄉為立足點才讓人驚覺,那個小小的觸發竟然有著那麼大的力道。

一地的文化圖像最常看到的其實不是各庄的廟宇,而是那些知名的景點。一般而言,凡是名勝古蹟者,大半與當地居民沒什麼感情。原因無它,根據個人觀察,主要來自四方來客與在地居民的互動不足。人潮即錢潮往往只是外地生意人受惠。而在地居住者,卻會受到陌生的遊客偶而失禮的打擾,對那所謂的名勝古蹟產生反感。

一地居民的共同文化圖像,當以在地公廟為首選標的。一是來自民俗風情。在台灣一般民眾對於神明的事務所費,泰半捨得。有些是一開始私人供奉,後來捐給公眾共祀。或有出大錢者流,但一般百姓必也集腋成裘,聚沙而成塔。有共同的參與情感,自然獲得大家的愛惜?(對不起,在這裡讓我插入一個問號。)

往日,修廟,我們從尚存的老廟裡可以找到歷代修建的痕跡證明文字的描述不假。可是這些年來,常見整個砍掉重來。七八十年不稀奇,三四十年還幼期。不到百年不足謂,先賢德業任人比。

沒有四十年,哪來百年古蹟?這次在王爺廟埕第一次聽到有人正式的向鄉親說出這樣的理念。

朋友告訴我,某某人會請來[專定學者]到場向鄉親說明此廟的重要性。我情急以對,若本地文化自信,尚需他們掌聲才能保留古廟的話,那麼,請他們身為要津者勿入我鄉。

鄉人平日為三餐溫飽操持,無法分心於此自是無過。我們也從廟口巷議裡聽到本地耆老對這廟文物諸多情感的發抒。他們不是不懂,只是,人多難免嘴雜。好不容易初成的認同感,我真的很怕被[專家學者]按法條規定照章宣講,一句[你們這個沒資格列入文化古蹟],很可能眼前這些或七八十年,或三四十年前的構件真的就要一去不回頭了。

對地方共同的文化圖像,我們好不容易才把一面倒的局勢拉回可在商談的局面。我真的很擔心。(其實是我的沒信心。) 

[文化自信]需要靠政府才能建立嗎?如果不需向人伸手,可不可以不要接受人家的評比? 

要我提出建廟的重大歷史文資及找出作品的作者以資證明這座老廟的價值?!我有不同的觀點。也有不同的想法。

我想向鄉親共學,但不願為了爭取別人的對我們的文化認同去做文章。

我很清楚我的父母長成什麼樣子,也知道自己家鄉的公廟具有什麼寶貴的物事。能講,該講的我會講,但翻手掌給別人看的醜事,我不會做。我更不願為了保留什麼帶著甲方鄉親和乙方鄉親做出不禮貌或是粗魯的行為。

廟,是眾人委託你們管理的。我們是一般弟子。自是不便干預你們的決定。但是,廟,是我們的文化財產。現在我們發現問題了,提出建言。經過一翻波折,終於也讓你們聽見了。 

我不會想要干擾你們的工作,但我會站在善意的監督上面,和大家一同成長。因為除此之外,再沒有我與其他鄉親產生共鳴的[文化圖像]。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3/07/12 19:45

 

 

 

如果能再多撿一點回來,再累一點都也願意。

第二次的機會說什麼我都不敢再任性的說不要就不要。

在副座答應之下,我再度步進廟埕。把前幾天沒翻完的灰土塊中尋找那兩幅天官圖的殘片。

沒想到彷彿電影小說情節一般,絶世名琴總在碎身之後才被發現。。。

而我擔心的是鄉情的和諧和文化的流失。

但願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過程心情沉澱後再與散文和大家分享,避免此時太過激動,冒犯大家的心情。) 

這個字是什麼? 

這幅殿龍也在排隊中。

可能是民國七十九年那次把民國六十年的作品蓋火鍋。

?

這是被搶救下來沒被敲掉的洗石子框和上次作品背景.前朝的作品在看不見的底下. 

按色層來看至少有三個不同年代.當然被敲掉的這批,

不算此間最好的,但我們不知道未來新做的能不能勝過它們?

會不會換來一批和左右鄉里一樣風格的那種作品?

(我沒有說那個不好哦,請不要誤會在下的意思.) 

第一次撿了之後. 

第二次,一座小山被我們鏟成台地.

這堆在大家的幫忙下找了幾百塊大小不一的灰泥土塊後,在今天(2013/07/12)早上七點時分載走了。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搶救文化古蹟事件簿

2013/07/21 01:47

 

上一張是7月18日中午時拍的.下一張是7月1日拍的,中間歷經一次人工水洗.又幾次豪雨洗過,一次颱風的洗禮. 

要跟大家說抱歉的是,對不起,沒能盡到一個[身為在地人]的身份,為大家保護人民文化財的義務. 

註:幸好當時沒接受工人建議等他們洗好後再拍.不然連它們最佳狀況都沒辦法留下影像了.給其他地方的未來之鑑,彩繪,真的不能用水直接沖洗.拆掉屋頂之前一定要先做好保護措施,不然就會像德興宮這樣,除了掉色之外,還會傷到內層,造成加速劣化.切記! 







 

本來與友人相約要到西螺找朋友的,

看天色變化,趕回虎尾,

本來向廟方拿來些許材料想要自己動手將這四件陳壽彝的作品做局部保護措施,

但最後沒辦法獨力完成而作罷.

當天幸好未下大雨.

 

 

 







 




 

以上都是七月十八日午前一個小時拍的.最後變成再一次拍下作品在掀掉屋頂之後,劣化的進度.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