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類:廟宇歷史研究區
我想只有在這個清明時節才好放這樣的相片.
林氆,在雲林縣是一位被歷史留下一筆的人.
清明節這天,經過附近,看到有人前往掛紙(掃墓).
這地方是我小時候曾和大小孩們放牧牛羊時玩過.昔稱為老鼠屯仔.從開始注意雲林的開發歷史之後,就對這裡產生好奇,那中間位置有個高大的石碑,上面到底刻些什麼?一直是個很大的疑問.總想著,應該是和這塊土地的開發有關吧.只是平時鄉人對於風水墓地有些避諱,沒事不會往那裡跑.不像早期的農業社會,牛羊得到田間墳場就能吃的飽回家.那些墳頭有了牛羊定時的啃食青草,不讓雜草沒有節制的亂長,反而有些美感.
牛羊不必出外吃羊,那些墳地樹木雜草長得更高更密了.於是,平時變成生人不近.清明時節,好業人倩人先割過了草,方便當時子孫前來掃墓祭拜祖先.
想必是林公氆君的後人.回家換過衣服之後再轉回頭,剛剛前來掛紙的人已經離開,站在埕中望著墓碣,幾位從書裡閱來的幾個人名,出現兩側輓聯上.有嘉義的徐杰夫,林維朝和林拱辰.心裡盤旋幾下,終於拿出相機快手快腳的拍下數張相片,收好相機,聽到幾張人聲,料想應是其他墓主子孫前來掃墓.與之交談請教才知道原來也是林氆子孫前來掃墓.
大方的表明自己的來意,簡單交談之後,才知道墓主生平.但雙方都沒提到墓主的名諱.聽與之交談的老先生說,他阿公小時候白天幫人家趕豬,晚上煮豬菜的時候利用灶火亮光夜讀,勤學.日本商人準備在虎尾溪畔北岸建糖廠,從土庫過港一帶開始測試土質,最後選在今天虎尾糖廠現址建廠.後人不知其中緣故,將虎尾糖廠未設於熱鬧的土庫,改以偏僻的菁埔鄰近,歸咎於他阿公的反對.老人家還說,當時開發〔開墾地〕有功,受惠,並得到日本人頒授獎章.
我與他又閒談幾句之後,告辭離開.
上台北後查了資料才曉得林氆生平事跡.與他同一時期的高雄聞人,林中和,他的墓園被定位在古跡之列.反觀一位影響雲林發展的歷史人物的林氆,地方歷史卻還沒辦法給一個定位.豈不令人感嘆.
大方的表明自己的來意,簡單交談之後,才知道墓主生平.但雙方都沒提到墓主的名諱.聽與之交談的老先生說,他阿公小時候白天幫人家趕豬,晚上煮豬菜的時候利用灶火亮光夜讀,勤學.日本商人準備在虎尾溪畔北岸建糖廠,從土庫過港一帶開始測試土質,最後選在今天虎尾糖廠現址建廠.後人不知其中緣故,將虎尾糖廠未設於熱鬧的土庫,改以偏僻的菁埔鄰近,歸咎於他阿公的反對.老人家還說,當時開發〔開墾地〕有功,受惠,並得到日本人頒授獎章.
我與他又閒談幾句之後,告辭離開.
上台北後查了資料才曉得林氆生平事跡.與他同一時期的高雄聞人,林中和,他的墓園被定位在古跡之列.反觀一位影響雲林發展的歷史人物的林氆,地方歷史卻還沒辦法給一個定位.豈不令人感嘆.

勅授藍綬褒章
雲林名人 林氆與妻合塚
以花崗岩和洗石子建的風水 後方一座石碑,上面據說是林氆公的紀念碑.此處為其家族私人墓地.
童年曾和大孩子牽羊仔來吃草.還有一點印象.
后土神位 富業人家的土地公連神位都比一般百姓的大.有蝙蝠在兩側.石碑為花崗岩.
可能是石燈籠的基座.
幾顆石車,可能表示墓主在世時曾經營糖廍的意思.
林維朝
記曾每度降雲林 促狹歡談到夜深
今日音容無處覓 一番追念一傷心
甲子仲秋 拱辰 訓承 仝拜題
日本的富士山
嘉義名人 徐杰夫墨寶 徐杰夫,徐德新之子,捐獻給六房媽兩對駕前者,與前清進士徐德欽是兄弟。
附錄,沒想到找了十多年,徐德新捐贈的執事牌仍無確實的訊息,卻開啟了另一篇窗,認識了林氆公的後人。這幾張是德新獻的執事牌舊照片。物存六房媽紅壇。
下方是前去日本讀書的林子青的佳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