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每次看到有廟要翻修屋頂的消息時,總會讓我替那地方的人們感到一份憂心。
你也許會問:為什麼?
從各地看過上千座新舊宮廟屋頂的我來說。真要講一句實話。
以三十年前所翻修或新建的宮廟做為基準。
越老的越有內涵。故事,左右對應。就算出現幾組特殊典故的作品,大致上還不致於讓人太過[無感]。
(沒人在看)就個人的觀察來講,說這話的人,還算是一句真心話。
但是連主事者也無關緊要,任由匠司[自由發揮]。
像這樣子,從諸多角度來看思考,觀想。唯一能浮起的一個結論是,人文水平漸次退落。除此之外,幾乎沒有第二句話好想的。
呼籲嗎?
我不想再做一個不受歡迎的烏鴉。
但也不會刻意去討人觀心騙頓飯來麻醉自己。敬謹的向你們的神明稱許一聲,神威顯赫,人親風光美,是我能講出口的真心話。。餘者不用多言。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剛好是萬聖節瘋傳。有些朋友以商業角度切入探討西方國家的慶祝和台灣民俗的訐格?有些則以校園活動民俗祭典衝突在討論。
小時候,對聖誕節互寄聖誕卡向人家祝福最感趣味。收到賀年卡或聖誕卡,預告年關將近,過年快到了。有新衣服可以穿,還有紅包可以拿。過年那幾天可不必放牛羊下田幫忙農事,整天玩耍大人也不會罵人。但萬聖節在我們鄉下地方,其實是無感的。就算到今天,我還是搞不清楚萬聖節是哪一天,為什麼可以不給糖就作怪?
學校的社團搭配萬聖節辦活動,某些社區鄉鎮也時興辦些和小朋友同樂的踩街活動。於是,有些人開始思考,怎麼都是外國的鬼怪呢?難不成外國的吸血鬼漂洋來台定居了僕!?
跟據個人不正不經多年觀察心得來說,在台灣民俗來說,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歲時節慶祈福謝天,有其一定。雖然不是嚴格必需如此那般,但春祈,秋報;清明祭祖,中元普渡(普渡不一定只在農曆七月才有。有些地方需要建醮叩答天地,在祭天禮地之後,也要普渡幽冥)。住在這裡的,信奉聚落庄主神明的家庭,時間一到就會自動奉獻菓品貢物款拜諸天神明。那種嚴謹,那種誠敬,不是一般看熱鬧的人能夠體會得來的。能開玩笑嗎?小孩不懂事私下做做還好,被老人家看到多少要惹來幾聲訓斥。
人家外國人文明,可以扮吸血鬼遊街,叫什麼嘉年華會,怎麼我們的不可以?小孩子不服氣的細聲回嘴了。老人家氣的講不出話來。神明的事豈能戲耍?後面那句他沒講出來。我替他說了:萬一惹惱好兄弟們(孤魂野鬼),做了怪,人丁不安,就枉費眾人花那麼多的精神財力辦了這場酬神慶典了。開神明的玩笑,簡直拿著白花花的血汗錢過不去。
這些,那些?就不能活潑一點嗎?可以。只要不是拿眾人的吉凶禍福當兒戲,你們怎麼玩都可以。老人家平了氣緩了聲對小輩說起貼心話來了。他也怕。怕什麼?他怕小孩從此不回來參加慶典。他更怕一年看不到兒孫兩三回。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鄉下我們那個地方,只要遇到周日,當需要說出[國語今天是星期幾?]的時候,就很自然的講出:[禮拜]。

而星期一就是[拜一],星期二[拜二].....後面以此類推,直到星期六的[拜六]。

至於[禮拜幾?]也沒什麼人在講,直接問句:[拜鬼?]

你們說今天拜鬼?我們是不會把它想成今天要拜好兄弟仔的[拜鬼]。

對了,鄉下對阿飃並不稱祂們為鬼的。頂多叫祂們[歹物仔],另外[魔神仔]會捉弄生人。一般人也不太會去講他們的。

有衝犯到造成身體異樣,就會去收驚,或到廟裡拜拜求神明保佑平安。

近幾十年來,偶有[頭燒面熱]身體不適時,可能到診所看看醫生,或是藥房捉個藥回來吃吃。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你遇上的是一個會集體說謊的團隊,而有良知的人是否會有意無意被群體魘住。
你還要小心,從裡面走出來的人。對他的話也要小心評做並謹慎以對。
因為他可能在承諾了你某些事情之後,就算他個人有良知和誠信。他也可能在面對他們團隊內部討論之後,加以漠視或曲解,然後讓你到緊要關頭上錯失了救命的時機。
而這樣的團隊從什麼地方察覺出來呢?
看它能不能被批評?對內外的聽音能否採納,並看到改善的事證。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都把[依樣畫葫蘆]當成一件沒什麼的形容詞。
這幾天為了準備下個月在故事館講古,要送給小朋友的[著色卡]做預製工程。(這個會用圖畫報紙輸出黑色圖。本人自費提供。限量的。預計只有二十五位。一人一張。圖樣式看彼此緣份。)
才發現,原來代誌不是[憨人所想的那簡單]。
可以經由原形到去色,再到掌握人物肢體動作的線條,雖然是描著畫。但也是夠磨人的。
這個著色卡,主要在推動[在地的文化藝術認同教育]。希望參加的小朋友經過著色(描畫)練習之後,師長願意帶領小朋友到庄境公廟(學校附近)尋找相似的素材。當做美術教育的戶外研習。讓他們從小就對家鄉的藝術有所認識。進而~進而。對自已成表的母土文化藝術,多一點關懷。(民俗的部份,就交給家庭和學校老師了。)
會講故事哦~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