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民俗慶典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分類:民俗探索

2009/11/17 21:15

139是個數字,它不是整數,但三個數都是陽數,其中一是頭,九為最大數。靈安社在2009年舉辦139週年慶系列活動。廟會慶典活動在台灣是一個民俗,但以一個子弟軒社來說,能走過如此一段歲月,不容易。尤其是一個子弟性質,集合各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利用夜晚或閒暇之餘練習各類技藝的民間社團來說,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從靈安社這次的活動當中看到,他們仍保有(子弟)的傳統。

 

2009/11/14日,星期六,早上九點,在軒社(靈安社)前巷子口,有來自各地的宮、廟、軒、社的陣頭陸續報到,到訪的軒社沿途鑼鼓宣天,北管八音震天尬響,連躲在媽媽裙腳的小孩,禁不住好奇也探出頭來觀望。舞龍,舞獅搖頭甩尾翩翩而來;七爺、八爺搖搖擺擺來到。陣頭來了一批又一批,報到後隨即被人招呼到一旁的公園裡等候,熱騰騰的平安餐已在桌上等著。

 

有一個老先生被人用輪椅推著,從社裡出來,停在館前門旁,雙目閤著。忽遠忽近的北管曲調,如一江風、普天樂、百家春,這些曲子老人家會跟著打著版料(節拍)。偶而才微微張開眼睛看一下,但也才那麼一眼,又閉上。

 

有人高聲喊起〔恭迎聖駕安座〕,老人家伸出雙手,合掌,拜。神明被安座在大轎裡端坐著,之後,停在一旁等待。大鑼,大鼓伴著古吹八音再起,老七爺,老八爺在〔少年耶〕七爺、八爺後面也被請動,最後才是文武判官。老人家這次不只張開雙眼,連手都伸出來揮動著,好像在跟老朋友話家常一般。

 

午時一到,從軒社裡又扛出更多的繡旗出來。

 

迎神遶境的活動由台北大稻埕最老的獅--大龍峒金獅陣打頭陣,由帶路的〔路關牌〕帶頭,用最精彩的演出,向神明致意。鎮殿的城隍老爺和受邀來到軒社同喜的保生大帝,清水祖師,天上聖母等等眾神,以香煙開出富貴花表達謝意。當一張張古樸帶著幾許老舊的繡旗經過館前,後面緊跟著九條小龍來到,急若戰鼓的聲波竟讓老人家拍起手來,情緒看來有些激動。人群中有人議論著,都二十幾年沒看到了,這九條小龍。旁邊聽到的人又接著說,西樂隊那面錦旗也很有古味。(還說呢!看那發財車上的風帆,更是繡工精美。)老人家看到眾人興高彩烈的伸長脖子張望經過的陣頭,隱隱然露出一抺難得的笑容。阿公仔,好看嚒?老人家點了點頭。兩個八爺走在前面,兩個七爺不慌不忙大步邁出。阿公仔,你的老兄弟來了。老人家忽然高聲說:〔囝仔郎,不通無禮,烏白講話。〕一百三十九年,都一百三十九年了。走過大清朝,看過日本人來了又走了,也看過挑著臉盆的難民變成拿和拜拜的香客;老人自言自語。一百三十九年,有些人留下來,有人走過去,五月十三迎城隍,唱遍大街小巷,老七爺和八爺都看過;觀看熱鬧的人說。大稻埕八大軒社之一的靈安社,成立一百三十九年;有人問,為什麼不做整數〔一百四〕,有人替老人回答了,百四,不好聽,所以提早一年幫老七爺和老八爺慶祝。

 

西樂隊,國樂,北管,歌仔戲,如今只剩神將還在活動。但,今天,那些曾經是各組團隊的〔門面,招牌〕都被迎出來了。有些還要(再上戲台)。

 

老人家,累了,先回家。有些故事,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說得完。

 

海報


報到處


牌樓



子弟對聯,上聯

 

子弟對聯,下聯

 

督隊令旗

 

九龍陣

 

大龍峒金獅陣宋江表演


文判官



日本味道的力夫裝


 

友宮軒社的舞龍,雙龍陣哦!


靈安社城隍爺祖廟,靈安社週年慶當然要回來參拜。

對城隍廟月老星君有其他問題的請反白以下空白

題外話:迪化街城隍廟,供奉霞海城隍老爺,可是近年來以〔月老星君〕揚名海內外。或許讓很多人以為,霞海城隍也管(愛情),其實,不算正確。而且,月老也不算管愛情運的。祂老人家只管,〔正常的婚姻〕。當然,這是站在傳統信仰而言,面對時下流行的風潮,也許不合時宜。但傳統就是傳統,兩心愛的死去活來,但只要一方還婚姻狀態中,另一方,都算是第三者。如果兩造都各有婚姻呢,那叫〔通姦〕。這時愛情的〔神聖化〕就不是一句,〔就是愛啊,有什麼辦法?〕那麼被反叛者若發現了,是可以請人幫忙,斬桃花,去孽緣的。你問月老,就算祂給的答案,合你心意,也不能算祂不靈。城隍爺和七爺八爺文武判官都在堂上。誰做主。自已心裡明白。如果兩人都沒有婚姻狀態,只要不是〔不倫之戀〕是可以請神明〔合一下八字〕看看雙方適不適〔作夫妻〕,若神明給的是可以的話,那就是希望兩人是〔白頭偕老〕的美滿姻緣。如果不適合,以前的人會〔就此作罷嗎?〕不會,他們若真心相愛,把神明的旨意當成〔老人家的迷信〕,而會更加珍惜對方。



老三角旗



老三角旗

 

老三角旗



風帆


遶境的第二天,靈安社做一朝醮


難得看到道壇場的桌裙還繡戲文的,圖為〔桃園三結義〕


 



普渡



子弟戲戲棚

靈安社的籠底有很多壓箱寶,這次可說傾囊而出,上方的八仙彩和兩邊文武場邊遮都是。

 

 

城隍老爺和西秦王爺

延樂軒傳統,只要上戲台都會請祖師爺坐鎮。

每個到上台的子弟都會上香祈求祖師爺幫襯,保佑子弟們演出成功。

此次靈安社子弟戲即請延樂軒幫忙,除了扮三仙之外,還演出北管子弟戲〔下河東第一本〕。

 


子弟軒社幫襯的花籃之一




老八仙彩,湘子騎牛在最左邊,在南部某些廟宇彩繪還可以看到這種排列。


風帆繡旗,人物,封神演義托塔天王李靖

 

走排


靈安社的老古董

大背景布幕,繡金蔥銀蔥的大五爪金龍,椅套桌裙,這些看起來都還很新,但它們真的是老古董。

南部有廟宇也保存不少像這樣的老傢司,若能像靈安社這次,〔把老古董〕拿出來活用,不知道有多好。

在這次拍攝過程中,還發現,拿著攝錄影機的朋友,幾乎是追著老古董在跑。其實我也知道要籌劃這樣的活動,不容易。可是,靈安社,做到了,雖然不到完美的地步,但,瑕不掩瑜。認真說來算是復古風的第一次,完整的。

別地方或許會因為看到這次活動的成功,也想〔輸人不輸陣〕弄一次吧。

真的那樣的話,我要說,靈安社,感謝您們,讓其他地方的宮廟軒社看到〔一種可能〕。

 

排戲



福仙是也

 

祿仙是也

 

壽仙是也

 


趙匡胤是也,哦!不用也哦!抱歉是也。

這名子弟據我所知是個道道地地的〔子弟〕,因為我知道他的主業是什麼,而且演到國外去,還拍過廣告。我知道他的嗓子很好,套句他的台詞〔叔叔是有練過的〕,可是我不曉得他身段那麼好。喂!朋友,你的名字能講出來嗎?

 

這個小朋友兩隻手是跟著節拍打的。挺準的唷。未來的子弟嗎?



指導老師

 

對白由版主設計,若有造次尚請見諒。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9/10/28 23:06

新莊保元宮供奉池府王爺和中壇元帥,每年農曆重九之期都會舉辦〔弄過火〕為地方祈福。這是我在台北地區看過第二個〔過火〕儀式的廟宇。以前在其他地方也看過,但並不多。沒像今年特別以記錄的方式在拍攝。往常都以看熱鬧的心情在欣賞,偶而也拍幾張美美的照片,而已。

過火的目的其實很單純,以祈求合境平安為首要目標。形式有過金火和炭火兩大類。〔金火〕約十多年前在南部看過一次。當時剛學攝影,拿相機不過一兩年,對民俗節慶只是喜歡看熱鬧罷了,並沒想到深入研究。後來迷上古蹟,參加幾次遶境,但對民俗活動,並不像探索〔裝飾戲文〕般的熱衷,是故,談不上了解及其背後的人文思考。對於這事,只算是粗淺的了解而已。今天,這篇文章勉強說來,也是以外行人的角度在說些雜想。各位好友,就當是一個人在和你閒聊就好,不必以專業的眼光看待。

過火,有些地方以神明附身在乩童身上帶領信徒過火;有些以法師請神明做主,用法術安營開火路.....進行。〔灑鹽米〕有的說可以驅除邪祟,保護過火的信徒平安,有的以科學觀點,說是為了降溫。這些個人都相信。不論哪種方式,共同的規則就是〔身體不潔者〕不能觀看,其中又以〔禁止女姓參與過火〕(註:1)被各地奉為不可侵犯的禁忌。單是後面這句,就夠讓所有女姓打心裡感冒。哪怕是武則天再現二十一世紀,恐怕也沒辦法說服該地所有的信徒們。我說的是〔該地〕並不是泛指天地間所有有這類儀式的地方。今天,看熱鬧的人何止男性,就連乩童都有女生了。但今天,從戲台放送擴音器裡再度傳出這個叮嚀,讓朋友有些話說;這且不管,有些問題不適合在現場討論,那表示,對這塊土地的一種尊重。

過火,按個人觀察,主要還是為了地方的平安,包括六畜及五穀。同時也包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過火儀式順不順利,生活在這塊地方的人相當在意。個人覺得還有一點點卜筶的意味,過火平順,同時也預告這一年中,合境之內都會平安順遂,人人有賺錢,家家有錢賺。萬一有人燙到了,或送醫院了,多多少少會讓人在心裡產生一絲絲心裡的恐慌。雖然說信徒們都相信所奉侍的神明,神威顯赫,能夠保佑弟子們平安。但在一整年裡,難免會有些人,偶有差池。偶而,有些人會將之推給上次過火所發生的某些事情。所以,才會,闖紅燈被開罰單。哦!都是那個某某,人家那個神明都還沒開好火路,就像〔菁仔叢一樣,瘋狗撞墓礦亂亂闖〕才如何又如何。一時犯錯惹來整年的擔心受怕,這個責任也太大了些。

過火,新莊人不講過火,這裡的說〔弄過火〕。〔弄〕字,漢文八聲中的第三聲,有衝、闖的意思,並非戲弄挑逗那個弄字。這裡的〔弄過火〕,用的是〔小法仔〕持閭山派咒語調兵遣將,以中壇元帥李哪吒總領的五營外加一班〔無數兵〕的外營。過程中不灑鹽米,據說他們這派的師父當年傳授四個地方,都是這個派別,不知道有沒有聽錯,淡水沙崙和宜蘭某地也和新莊師出同源。至於另外一地,個人倒沒聽到,在這裡就不討論了。反正師承何處,至今變遷如何,只要平安就好,在這個秒殺的時代裡,誰還管誰是誰的師父,誰是誰的源頭,平安有效,就好。

新莊保元宮的小法仔成員個個都有正職,只在元帥生日前約在一起,利用晚上的時間集訓。除了要學咒語,法器也要會操作。法器也單純,有哪吒鼓,天尺和馬鑼各一對,外加一條法索。(再次申明,個人並無研究,行文需得介紹,看倌請勿自行揣摩學習,這個責任在下擔當不起。)

從旁觀察得知,這些成員好像純為新莊弄過火才集成的,似乎沒有參與其他同質性的職業團體。近年來看到一些朋友,對民俗活動相當熱衷。聽到哪地方有廟會就糾眾前往,或觀摩記錄,或參與。這並不是不好,只是偶而讓家人替他擔憂,有輕重倒轉的情形發生。說著說著,倒像是說到自己似的。想來也叫人慚愧,中年轉業,不得已只好將興趣轉換成第二春的投資。想想,如果愛用國貨的工廠沒搬到國外將我們裁撤,我還真想待到六十歲或七十歲呢。今天,只要有一天、兩天的工作,都要搶著做,但有項工作是我一直投不下心,什麼工作?打個比方,電影新龍門客棧裡的刁不遇,雖然我有他的刀工,但我沒他的心腸。

新莊九月九日重陽節中壇元帥千秋,雖然在地人稱為〔弄過火〕。但全程看來,還是與其他地方神明廟會一樣,有神明遶境,拜天公,最後一天才是〔弄過火〕。新莊人對保元宮弄過火有其濃郁鄉土情懷。雖然是首善之區的衛星城市,工商業也很發達,但新莊仍保有濃濃的傳統古味。平時看不出來,但在神明慶典就完全表露出來。或許有些從外地搬來不見得立刻溶入其中,但老新莊人對角頭廟的神明,可一點都不敢馬虎。

前不久參加新莊大眾爺廟閏五月遊行和中元普渡及放水燈就發現,各項節度行禮如儀。在地的隊伍行進間不會任意脫隊,更不見有人表現出散漫的態度。這次保元宮廟會我靜靜的觀察。第一天遶境老天爺下著雨,遊行隊伍走在廟街的穩重和兩旁出現的香案後方雙手捧香祈福的信眾,那份誠敬的表情,叫人感動;第二天拜天公到廟裡擺上貢品的燒香答謝神恩的人們;第三天小法仔一程一程的科儀中,個個虔敬的態度,眼神是嚴謹的。信徒按祭拜的對向不同,所擺上的貢品也不同。這般〔繁文縟節〕依例行禮,這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簡單香案,簡單的垃圾食品都能擺上供桌相較,老新莊人還是表現的有老新莊人的味道。咸光餅(繼光餅)、摩呼,......還有些什麼我還沒學到的,一定還有很多。

傳統習俗走到現代變成一些些單純,以前被主人招呼的客人不見了,現在只要媒體不來,觀眾就不會來。留下來的就只能是原始的,單純。單純到會讓喜歡趕熱鬧的人覺得無聊,但我覺得這才像道地的廟會,沒有一大票看熱鬧的〔遊客〕,也沒有拉著長鏡頭的攝影師,更沒有逢人就拉著問些讓人啼笑皆非拿麥客。當然,單純到不用擺出陣仗防止有人會冒失誤闖禁地。連過火這麼神聖的民俗慶典。

遊客、拍照的人、在地人,除了準備弄過火的人,其他的。一聲:〔請後退一點,謝謝。〕偌大的空間就騰出來了。尖尖的小山,圓圓的一座,用木炭從午時點火,幾台大電風扇猛力的吹著,一邊吹一邊敲碎木炭,一邊檢鋪在火炭底下的沙子裡面的小石頭,到現在成了一座小火炭山。等一下,小法仔安好五營會來巡遶淨化,然後是開火路。等眾人將神明或扛在肩上的大輦,或請在手中的神像,在一聲令下,依序衝過灑上貢末會立刻燃化燒光,不知幾百度的小炭山。等過火的英雄站定,觀眾投以熱烈的掌聲,再來,七彩煙火衝天而上。準備的時間近七八個小時,真正〔弄過火〕只有兩三分鐘,在場的人們等了一年,等得不就是兆示眾人四季平安,萬事如意嗎?

結束了嗎?還沒,五營兵將還沒犒賞,那又是一場外行人看來,都會覺得有意思的〔舉杯換盞〕。最後還要請五營兵將各歸其所,並在中壇元帥囑咐:〔不可因飲酒而發生鬥毆惹事的事情,否則重懲不赦〕後,小法仔請神回宮人群才慢慢散去,結束一年一度的年度大事,接下來人人安心的去士農工商,並相約明年再會。

 

 

〔註1:文第三段所指,根據歐先生引述當地耆老的說法是,並非是禁止女性孕婦及身體不潔者參與。這點,由於早期醫學衛生及生活水平不像今天那麼健全,也沒有現今如此發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孕婦來看過火人擠人怕跌倒而發生危險,等等......)。以上補充,感謝歐生先生及耆老不吝指教。讓後學能夠增長知識。感恩。〕2009/11/23補充。

 

 

新莊保元宮三川殿



 

小弟弟手裡拿的是天尺

後面手持營旗的小朋友稱之為"監童"。

 


 

這位大哥拿的是哪吒鼓

 

 

 

神明坐在輦轎遶境

 

 

 

三獻科儀表(包括拜天公)

 


 

第二天的拜天公

三獻,由高功道長主持。

 



 

三官大帝燈座,有頂下桌,上桌是三官大帝,下桌應是列位正神。

(哪位前輩,讓我請教一下,這我不懂。)

 

 

 

供品這裡有改運真經

但我看到上面印的是〔改連真經〕,或許這樣才對,改運,車子不能讓蓋子給蓋起來,不然改不了運。

 

 

 

 

五營頭

 

 

五營香案,桌底下有虎爺,旁是小三生

 

 

小法仔正在做法事

(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還請賢者指教)

 

 

 

點火(台語叫起火)

我到的時候剛好看到這樣,向工作人員請教,不知道可不可以拍照,一位阿伯說:可以,但先幫你淨一下,這樣,大家都平安。

 

 

這位先生是今天的中尊,叫做"監壇"。

服裝很簡單,一條粗布裙,再綁一條紅菱上繡中壇元帥,法索先敕過之後才綁在身上的。

前一天遶境手持營旗的小朋友稱之為"監童"會有這個名稱,其由來源自於"監壇將軍"是也~。

 



 

木炭慢慢燒紅





 

神明請上輦轎(家鄉稱這種叫大輦),扛到廟程壓陣

 

 


 

看似不燃的炭山,貢末撒上立時冒出火花及濃煙

 



 

弄過火,兩次

沒有他處喧天的鑼鼓,有的只是人聲沸揚,衝過炭火小山前的那一刻,現場靜到彷彿聽得到大漢溪的水聲,但我知道新店溪和大漢溪的水在流動時,聲音很小。可是我像是聽到淙淙河水正往我心田流過。

 

 

 

再一次,閃燈來不及擊出,但他們還是衝過去了。

 

 

 

犒賞兵將,移杯換盞

宛若真實人生一般,你敬過來,我回敬你,不然打個通關,東南西北中和外營像一家人。記得,不可喝酒鬧事,不然,打屁屁,元帥說的,要聽哦!

 

 

 

保元宮弄過火,到此全文結束。2009/10/28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9/05/02 12:31

雲林縣民間盛事

六房媽過爐預計於2009/05/08日(周五)早上六點三十分發炮啟行

過爐地點:聖母鑾駕由值年紅壇過溪股(過溪仔紅壇)
過爐至(98~99年)新紅壇斗南股(將軍崙紅壇)
相關訊息以紅壇公告為主!!

2009年六房媽過爐側記 更多的 六房媽姑婆過爐相片在此

雲林地區古時常見的房屋

 


娘傘

 


虎尾安溪里中軍班


六房媽過爐的先鋒官,符令組


 


欽賜祀典六房天上聖母執事版


 


花擔組,挑花的信徒


這樣的車子在古早的年代可是六房媽過爐的景像之一,今年只拍到這一輛


六房媽正駕大轎


人潮


還是人潮


 

迎接六房媽的香案,上面已經有先鋒官來放上大小符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9/02/12 01:52
自從離開家鄉踏入社會以後,就沒在家鄉渡過元宵節。元宵節、花燈乃至猜燈謎,這些浪漫的節慶印象,從懂事以來,似乎和我的幼年時光沒產生過關聯。「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射燈虎,猜燈謎」那些風雅盛會,都是後來經由電視報導知道的,一年追一個地方,看一個特色。「北天燈、南蜂炮」後來又加入「東炸寒單爺、西部北港虎爺討炮、馬鳴山吃飯擔」有人說那才是傳統,對此讓我產生疑惑,懷疑故鄉那傳承百年的祭典並不是他們口中那「所謂傳統」的傳統。

今年元宵,家鄉聚落神明千秋廟會,父親榮任頭家一職,那是去年神明欽點的。父親年事己高不忍心他太過操勞,母親要我回鄉代替父親出席,因此有機會參與故鄉莊頭大事。

農歷正月十四日返鄉,準備第二天一早參與整日的工作。

 

廟會需要的紅壇帆布棚架在前一天已經由值年爐主委人事先搭好,(在家鄉紅壇特指六房天上聖母過爐和駐紮值年莊頭的地方,為文方便在此借用,正確稱法村子裡只單稱個字。)因此眾家頭家早上到指定的地方集合,準備取出相關用具到紅壇架設。我到達現場時已有數名村人在搬東西,該拿什麼物件均由一位白髮阿伯指導,像神明安座的架子和紅布,到供品擺放的八仙桌,乃至張掛八仙彩的相關用料,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東西樣樣都被禮俗圈住。

 

搭設紅壇的地點在我們聚落偏西居中舊校舍前的廣場。(那舊校舍曾是聚落中所有小孩初登學堂的老校舍,約有二十年沒用了,但房子還在。)眾人將相關組件架好,一高一底的八仙桌分前後,中間以組合鐡桌接成拜拜用的供桌。繡著團龍的桌裙和八仙彩燦爛了簡樸的紅壇,兩顆猩紅的大彩球高掛,隨風搖出廟會的喜氣,像是準備迎接等一下會從虎尾德興宮迎請回來的池府王爺的駕臨。

 

透尾的紅甘蔗要兩枝,六尺翠竹五支;另外一桿丈二七寸透枝大芭尾的掛葉青竹,枝葉留五尺都要準備好。傍晚會用到,莫使馬虎。說話的事那位白髮的阿伯。

 

一項一項按照程序弄好,紅甘蔗莖葉處綁上一串高錢立於紅壇入口,翠竹五支掛上青紅白黑黃代表東南西北中的五營令旗置於神明端坐的桌前;丈二青竹綁上寫著今天千秋聖誕三乃夫人和聚落守護神池府王爺及五營中主帥中壇元帥字號的黑令旗立在壇前和左邊那支透尾甘蔗在一起。

 

壇內剛佈置妥當就請來三乃夫人鎮壇,不久值年爐主和里長從虎尾請回來池府王爺,六房天上聖母都被請來坐鎮;今年供奉中壇元帥家的不方便,未讓太子出門蒞臨紅壇。(此尊太子爺是村子裡老乩身私家供奉,救人無數;老乩身在世時,村子裡年俗節慶幾乎都是他在服務。)

 

陶瓷香爐、宣爐、花瓶、紅底黃字寫著恭祝三乃夫人聖誕千秋的布條、報路的銅鑼都是值年爐主保管的器物,今天都一樣一樣被拿出來佈置擺放。香爐插上請神來的香,宣爐點上淨香、束材,頓時紅壇香煙嬝嬝,彷彿神明降一般,讓人覺得精神亢奮了起來。八仙桌上擺著叩答神恩的燈座三座,由爐主奉上的五牲漂亮的擺著,鄉人看了不禁誇起料理做得好。

 

香爐和神明金身之重要不在話下,其他幾乎所有物件都和今天所要做的事情有著重大的關聯。好像,新的一年莊內吉凶禍福都在繫於所有動靜之中,連活潑好動的年輕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收起調皮的笑容。我一邊工作,一邊偷偷的觀察;感覺上好像我們這幾個人今天所做的事情,背後肩負的任務竟是如此重大。但工作時還是洋溢著輕鬆和幸福的感覺,至少在我心裡而言。

 

中午各頭家和爐主等工作人員輪流回家吃飯,午後開始有村人提著三牲五禮前來向夫人媽和列位正神拜拜祝壽。我們的工作是看管壇內各項物件的安全,像注意香爐的香有無過多,太多時需抽些下來放到金爐化掉。除了這些其他的就沒什麼工作,村人也會利用空檔到壇內看看,感覺上還算蠻熱鬧的。壇內縷縷檀香裊繞,我望著神明的金身,池府睜目遠望、三乃夫人和六房媽祖低眉俯視,是人顧神也是神護人。看著看著,發現這池府王爺好像跟我童年所見的形象不大一樣,問了里長才知原來是池府王爺大王副駕;正駕被隔壁村的請去了。約莫四年前,原屬於四王股的臨村請錯了神像金身,他們錯請了池府王爺大王金身,我們這村晚了些去請,結果德興宮廟方將大王副駕給了本莊。據說那一年神駕一直不起駕,觀到第二天晚上王爺才來。之後里長居中協調,兩村輪流請正駕、副駕。(2011年再度查訪發現,吳厝也是大同股,據說自古以來兩庄就以一年正駕一年副駕在輪流,該年是吳厝先去請王爺但廟祝剛好不在,將原應輪值本庄的正駕給了吳厝,等本庄前去迎請王爺時,廟祝將副駕給了爐主請回.)本里為三個莊頭,各自拜各自的神,有自已的歲時節慶),據說這些年來輪到副駕的那一年,神明會晚到。今年本村請的是副駕,難道今天也會弄到半夜嗎?

 

午後兩點,白髮阿伯就叫人用壽金寫上三乃夫人和池府王爺的名字,貼在手轎(小形的輦轎,另有大形的由四個人抬的大輦),點香禀告神明開始觀神。小小的神輦兩人以雙手扶住手轎的四枝腳,靜靜的等候神駕降臨。春天的太陽是溫暖的,我第一次上場扶神輦,有點興奮呢!(都不知道在興奮什麼?)只覺得神清氣爽,沒多久,打嗝和哈欠一直來;但看到親戚來拜拜就停下來。手酸腳酸就換手,一直弄到四點才稍事離開紅壇,等再回來時,年長我幾歲的筆仔和另一個轎手扶輦的那抬已經起駕,經問才知是池王爺降臨。神明降駕了,但村裡老乩僮那位白髮卻未起駕,白髮阿伯自從那位中壇元帥乩身過往之後,只要神明千秋日都會看到他被神明附身。然而今天不論池府王爺如何近他身旁央求,他都一意推辭,看那筆仔被神駕操到渾身乏力他也無動於衷(好像要由他起駕才有辦法辦事安營),最後筆仔在神明退駕恢復神智。他已經累得不成人形。過了一柱香的時間眾人又觀起神來,我被派在紅壇後方的中壇看守,偶而從縫隙裡窺視壇內。

 

然而不來就是不來,神明不降駕,手轎靜靜的,太陽都下山了,村人開始七嘴八舌議論起來,「都是村裡的事情,大家要齊心協力嘛!頭家跑去哪裡了,不是有八位頭家嗎?怎麼沒人出來觀轎仔。五位被分派出去顧守營頭,只留下三位。那營頭哪需要看顧,會被搬走嗎?不是啦!要看住牲禮。會被偷走嗎?神明都還沒到,那麼早去顧營頭,做啥?去年一班人追著神明跑忘了嗎?不事先安排到時怎麼來得及嗎?……,像去年還弄錯營頭,把南營安到北營,搞得村子裡不平安,這個錯是不能再犯。不能再犯,……。」壇內聲音雜錯,身後傳來「兩個乩身在場,『駛牛相揖推』今天有得玩了。」說話的是曾任一壇壇主的年仔叔,他從我身旁經過似無意的自言自語,天色更暗了,神駕來了又退,退來又來,似乎沒有要進行「安營」的動作。

 

六點,老乩身伯公的兒子和仔叔走到壇後幾次,他只和我點頭並沒有走近的意思,我也不好和他聊天。七點將近,和仔叔換了一身衣服又走了過來,這次走得比較近,終於有機會和他聊天,一問才知他去年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他說去年他母親過往送上山頭數天後,被一輛汽車撞飛三丈遠,碰到兩根電線桿,肋骨斷七根,脊椎受損,輸血兩萬多CC,在加護病方住了十四天,連醫師都說他能活是個奇蹟。他告訴我,他的命是神明所救。但我覺得應是他祖上積德,加上和仔叔平日和善待人,才能讓他今夜四肢無損站在我面前和我講話。看到和仔叔好像看到老伯公那和藹的笑容一般。童年時阿嬤常央請老伯公和當時的桌頭伯公在老家廳堂幫忙,透過那一次又一次當神人之間的橋樑,安頓了阿嬤多惱的心。阿嬤有好多讓他煩心的事情,兒子不聽話,家人身體違和,大大小小的事總要問上幾壇。那時夜夜曬縠場上常有鄰居在星光下論起田裡、家裡等等大小事。但只要經過老伯公的嘴裡說出的話,就能安住村人驚疑惶恐的心。老伯公走的時候,我人已在外地浮沈了好幾年。夜燈下與和仔叔聊天,感覺好像老伯公又到現場關心一樣。

發了,發了,三乃夫人夫人媽正在派符令。兩頂手轎一起發了,筆仔頭籤的那頂跑在前頭!」幾個人聲幾乎是重疊的,每個人聲都急促又高昂,聽得出來那興奮和緊張。聽村人說那是夫人媽、王爺在後面往東營方向跑去!銅鑼呢?怎麼沒聽到銅鑼聲?銅鑼!在供桌下。我跑進壇內從桌底下拿出給人追上神駕,「頭家是怎麼當的,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心想,我又不知道那面銅鑼的用途,怎知道要去拿出來。

 

東營,南營,西營安好了,銅鑼聲響過紅壇,往北營而去,銅鑼聲傳了回來,又離開,有人說北營忘了放鞭炮,夫人媽帶人馬回去催炮。銅鑼聲近營前,舞了幾圈後進營寨,也許是夫人媽知道我生手,從入營、化金帛、上香、退換令符、敬酒到放鞭炮都一一指點,沒讓我感到驚慌。夫人媽主持,將東南西北營舊旗令繳回中營,中營代表旗號屬黃,也擺入營寨之中。插上代表夫人媽和王爺及中壇元帥的黑令旗立於營寨左前方角落,夫人媽和王爺(手轎)回壇、退駕,整個流程不到半個小時全部完成。今年據說不似往年由乩僮主掌,我呢!雖然看過不少地方類似的民俗祭典,但是面對關乎自家村里一年吉凶禍福大事時,卻不由自主地戒慎起來。

 

神明的任務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人們娛樂;下午布袋戲已經扮過仙了,那是給神明看的。舊例,若遇上刮風下大雨無法順利演出時,只要演過給神明祝壽的扮神戲,後面戲碼有沒有演出,請主都必需給足戲金。下午已經演了一段哪吒閙東海,晚上則是卡拉OK,戲班老闆負責DJ的工作,村人自動點歌唱了起來。我也點了兩首,其中一首描寫搭火車流浪到台北的田莊兄哥,村人唱到十點才休息。爐主的兒子載來一大鍋的米粉湯給大家當點心,吃完隨即由爐主領軍向神明禀報今年各司圓滿達成任務,希望神明在莊裡各戶人家遴選來年爐主頭家。上完香後又等了片刻,開始由祕書主持博筊程序。爐主的兒子跪於拜墊上,前方鋪上草席,草席兩側跪著準備撿筊的男生。爐主頭家名額需要八位,將村裡住戶分成八股,每股戶數不一。只要不是刻意表明不參與頭家爐主博筊的住戶,一律有資格參加,但家中不潔者自動排除(也就是家中有人往生未滿一年者不于參加),每戶機會平等,由聖筊數最多者榮次任爐主;第二順位者為副爐主,也是頭家頭,接下來才是眾位頭家,八股此時會有重新分配的情形,因為聖筊不會那麼剛好平均出現在每一張舊頭家的名單上面。經過一番不太算很激烈的競爭之下,今年爐主由兩位同為六個聖筊的議出正、副,當晚謝壇後隨即過爐到新爐主家,六房媽回六房媽爐主家,王爺則在新爐主家住三天,三天後會由里長和新爐主請回德興宮歸還。

 

新舊頭家、爐主在第二天由舊爐主作東,宴請,形式相互敬酒算是交接。新任頭家、爐主可領由公家出錢備辦的紅片龜一隻回家吃平安,我家的則在去年已經享用過了,這些事情都由祕書協助交接完成。

 

整個年度大事到此已是功德圓滿,可是回家後和母親聊天才知道,關於這些開銷所需的錢兩,都是事前向各戶收取;在收取錢兩時還有一些特別的用詞和動作,在此順便提一下。收取這些費用時要拿著祕書給的名單到股內住戶詢問,但不能直接「開口收錢」。那要說,「某人,來跟你們『題丁』,不知道你們有幾丁幾口?」(古時男稱丁,女稱口,若丁口所需負擔的金額一樣,只需表明幾丁即可。)問完後回報給爐主或祕書,讓他算出該次祭典開銷再決定丁口須要負擔的金額,祕書算完成再交由各頭家向各住戶收取,此時需向住戶表明「收丁錢」,村人自然會將丁錢給足,方便祭典廟會工作進行。當朝丁錢當朝支用,因此擔任祕事的人能力需要相當,除了預算的掌握要合度以外,碰到村人意見相左時,還得出面溝通協調,不然面對的不是叔伯就是姆嬸,弄不好還會招來相嫌。今年我看到村裡幾位年輕人在這方面擔起這個擔子,讓人感到這個村子好像漸漸恢復往日老伯公還在的那種和諧的氣氛。

 

元宵節在其他地方或為過年歡樂的句點,但在我故鄉卻是例年祈福的起點,今年,營頭安得好,大家招財又進寶。今天營盤安得穩,祈願大家事業頭路皆平順。真的,我今年的元宵過得和往年不一樣。因為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家鄉。只是當天竟然看到警察好像在問些什麼,我站得遠沒聽到他在講什麼,但我聽到村人告訴他,村子裡沒蓋廟,才會在這裡搭壇舉辦廟會。我不知道我們村子的保母對我們村子了解多少?

 

話說其他,我也不了解當地的公所。農曆正月十六日星期二中午到鎮公所洽公,都一點二十分了,整間辦公室還是一片暗,有人看我進去告訴我旁邊坐一下,麻煩再等一下,我們一點半上班。到處找,就是找不到寫著上班時間的告示牌。我不知道他們規定的辦公時間從幾點到幾點,但我很清楚,他們的薪水是那些在中午仍在太陽底下工作的人所納的稅支付的。這些話,那些頂著大太陽工作的農夫不敢講,不會講。但我知道,必需有人替他們講。也許某某,某某,你能夠在辦公室裡吹冷氣睡午覺,那福份就是來自本村父老為你求來。

 

我今年的元宵節不一樣,那看似娛樂的廟會背後隱含的是那麼重大的責任;想來我從不敢把民俗祭典當成觀光化去看待,那種是對自己生長的土地的一種尊重應是不謀而合。而我今年才算開始親近我的故鄉。 

古例這些紅龜可讓莊裡善信博回吃平安,近幾年據母親說這項傳統已被更掉,原因是,家家戶戶無缺米食,博回的紅龜無人聞問。他處改成其他種類的紅龜
,在我鄉仍依例製作,導致無人相詢最後連那博龜的傳統也給改掉了。不知道〔新例無設,舊例無滅〕能不能給我村鄉另一個想法。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8/08/02 19:36
中元普渡是台灣人很重視的一項民間習俗,今天開始(農曆七月初一)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幾乎每一天都有拜拜,對象是遊走凡間,俗稱「好兄弟」的無主孤魂。

在這個月份,老人家們總會提醒小孩子「不能靠近水邊哦!」,據說水鬼在這個月會出來「抓交替」,意思是那些溺死的鬼魂,閻羅王同意他們能在凡間抓替死鬼。捉到之後換那個倒霉鬼留在水裡受苦,等到祂捉到下一個,才能離開無幽無盡的鬼地方去投胎,重回六道繼續輪迴。為此,民間相信,只要幫這些好兄弟念經超渡,讓祂們去投胎,就不會留在那裡害人,哪裡?就是祂離世間的地方囉!當然不只是水鬼會捉交替,凡橫死的亡魂,在這個月都可以在人間執行這個權利。(民間不是流傳一個水鬼當城隍的故事……)

 

農曆七月裡,民間也就有些禁忌出現,比如古早社會裡,總是把衣服晾在室外,偶而未在天黑之前收進室內還沒關係,但在這個月份那是絶對不可以的,因為民間相信,那些夜裡還在戶外見天的衣服,好兄弟會拿去穿,人鬼殊途,好兄弟用過的東西,再穿到運勢比較低的人身上,會帶來衰運。除了這個之外,據老人家說,這段時間也不能在夜間剪指甲。那拜過的東西能不能吃,誰倒掉雷公找誰。

 

普渡,在祭典裡面有佛教法會和道教科儀兩種。佛教典故據說是來自目蓮救母一事,目蓮的母親因誨僧謗佛開葷又吃了狗肉(原來他母親也是個虔誠的在家修),死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受苦受難。目蓮知道後,肉身掛燈入地獄尋母,找到母親發現他瘦到皮包骨,拿東西給他吃,誰知道食物一近嘴邊,立刻化成一團火球,加上咽喉細如針孔根本吞不下任何東西。閻羅王受他的孝心感動才告訴他,要讓他母親能夠吃到東西需要誦經放燄口,借佛法功德打開母親的咽喉方能達成目的……。這是民間關於「盂蘭盆會」的版本。另外還有道教的說法,據說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凡此日舉行科儀者能得到上天解冤赦罪,所以在中元祭典中,可看到寫著「慶讚中元」的小旗子。地官據說是舜帝。

 

台灣知名度較高的中元祭典有宜蘭頭城和屏東車城搶孤,基隆中元祭,近年來虎尾市區名氣也急追在後,頗有凌駕之勢(媒體在這方面倒是幫了不少忙)。

至於鬼月之說,記得在童年時期倒沒聽過這個講法,理由是民間對這些好兄弟不會直稱為鬼,更不會替這些無主孤魂辦一個什麼節的。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基隆老大公廟會開啟(龕門),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媒體報導為「開鬼間」,之後媒體就一直使用這個名詞。近幾年來,生意人強力放送促銷商品,中元節沒在官方提倡「節約年代」裡消失,反而變成全民運動。……基隆老大公廟的龕門在七月的最後一天會再度關上。

 

古早傳統農業社會,平時的初一、十五,會在門口置放一張長板凳,上面供上飯菜,犒賞五營兵將。但是在七月,得另外加上一套拜這些好兄弟們,七月的最後一天,還要再拜一次,請好兄弟吃完後趕快離開境內,勿要再來。

 

除了家家戶戶要拜祭之外,聚落也會在指定的時間,辦一次更為盛大的法會祭典,這時還會請來高功道長、法師持經、念咒,藉以誦經持咒替人們消災解厄,禳災祈福。人們相信法師高功道長的法力,他們能夠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千化萬,……將人們獻上的供品變成千千萬萬的食物,讓這些來自六合之內的好兄弟能夠吃頓飽,然後在酒醉飯飽之餘,聆聽佛懺、經文之後可以脫離苦海,搭上直達車往天庭或西方極樂世界而去。聽說這些在壇上持咒念經的法師要是法力不夠,變不及來自六合之中的好兄弟吃的話,會傷到人。好多好多年以前,曾經聽過,有個地方普渡的時候燈篙豎得過高,法師變不及給祂們吃,結果好兄弟跑到對面的小島上把島上的樹木吃到光禿禿的。此事個人未經查證,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當地人到今天還指天發誓說:真有哦!年輕人別鐵齒!

 

民間還有另一項傳說,據說若在法師誦經之時,躲在他的袈裟裡面望出去,可以看到好兄弟。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七月十五當天,跑到善導寺看人家在辦法會,心裡想什麼?你猜猜看。結果是什麼也沒看到,後來聽同事的長輩說,那要很小很小的孩子,頭頂上的軟骨(台語叫信)沒變硬之前才看得到(那個時候就算看到,也說不出來吧!),當然,我也沒有躲到法師的袈裟裡面就是了。

 

吃拜拜,在古早台灣是連絡感情的時刻。尤其在七月份普渡這一天,員工和老闆可以在一起吃飯。唱了幾十年「國貨最好」的那家公司,每年到了七月份普渡這天(不一定是哪一天,看主管的意思決定。)生產線還得停工兩小時,以利員工祭拜好兄弟。生產線不停有沒有關係?……是沒什麼。關。係。啦!只是碰過有主管堅持不停讓員工祭拜好兄弟的命令一下,不到十五分鐘生產線就故障了,工人不敢亂跑,主管在哪裡叫叫叫的。有人跟主管提起,你跟好兄弟打過招呼連絡過感情沒?

 

在祭拜好兄弟時,在桌子底下得放上臉盆毛巾,裡面還要放注入清水,且一定得在室外,因為人們不希望好兄弟進到屋子裡面。至於聚落或場面比較盛大的,還要搭架豎起燈篙,上面高掛燈籠及布幡告知境內的好兄弟,一起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施食、超渡。在普渡法會的前一天,得到河邊或海邊放出水燈,讓那些溺水而亡的得以借燈引路,上岸接受上天的慈悲。水燈,這也是基隆最具知名度的高潮,反而正日普度被忽略了。平常的月份有沒有普渡?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建醮科儀、齋僧法會,在法會結束時就要舉辦普渡,民間說的,敬天也要祭地。

 

在這普渡法會可以看到很多民間藝術,如果雕、冰雕、花藝、盆景,各家盡展奇藝。這些被稱為「看桌」(看牲)。這些藝術不用提倡,也無需刻意保護,橫豎時間到了就會跑出來。拜得越澎湃,該年事業就越興旺。心誠不誠?問那什麼傻話!聽那壇上的高功道長以及手捧清香朝拜的爐主、頭家老闆們,個個不是正襟危跪頭點個不停;就看過某廟的主任委員,頭上的汗珠竄得粒粒皆辛苦,連擦一下都不敢,你說誠不誠心?花個幾千萬辦場天地人皆歡喜的盛會,值得!不是嗎?那些錢還在台灣流過來又流過去,只是還沒流到我手裡來罷了!再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8/07/16 12:39

 

六房天上聖母金身正面像

六房媽金身左臉

 

六房媽金身右臉
 

 

過爐日盛況

 

中軍唱班

 

斗笠巾傳統形式都這樣載

 

路關牌,表示六房媽過爐陣頭和大轎行走的路線。

 

臨時紅壇

 

 

分靈六房媽正駕的信徒請聖母參與過爐盛會

 

2008年新做的六房媽大轎

 

誠心的信徒鑽轎腳,一路排,就等待的長度有三公里。

 

起馬炮之後眾信徒跟在六房媽大轎之後,民間信仰習慣中,隨香,就是走在神明大轎後面。

 

六房媽的香火袋

 

六房媽的執事牌

 

六房媽的執事牌。

 

六房媽安座於大轎

 

中軍班為安溪的中軍班,在雲林我看過其他地方的中軍班。


擔花的信徒,都是自動參加的信徒。

 

2007年過爐盛況

 

2007年過爐盛況



2008年臨時紅壇彩樓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8/03/04 00:58

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上了快速道路,成了全國版新聞;民間信仰中,凡神明神轎走過的道路或鄉鎮,可以掃蕩妖氣,保佑境地人車平安。

白沙屯媽祖回北港進香,百年來就以神意為尊、不遷就人意聞名。報載白沙屯媽祖降旨決定方向是以筊示意,但根據個人這兩年隨行經驗得知卻非如此。當白沙屯媽祖踫到叉路時,大轎會先暫停左右搖晃,等媽祖決定方向後,轎夫會忽然向左或向右急轉,向前亦同,通常腳步在這一刻都很急促但穩健。

 

 

白沙屯媽向左轉

 

如此,前導人、車就得在叉路的六面等待(一條路有雙向,左、右加上前進就是六面)。神明進香不走回頭路。一般都是等媽祖神轎到達路後才知道前進的方向。當然好奇的朋友會〔認真思考〕其中緣由,先是懷疑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決定方向,再來~~,最後~~反正有心人跟著走就沒錯。目的地是不變的。

以今年為例,白沙屯媽從三月一日夜間丑時,從苗栗通霄本廟拱天宮發炮起程後,預定第二天(三月二日)中午前就要入廟(北港朝天宮),一百多里路不到三十六小時走完,神轎全程步行,這樣走下來,每信徒無不咬緊牙關在苦撐著。雖有大小車輛隨行因應任何情況,但幾乎沒有休息的情形下,還是讓不少香客直呼受不了。

猜測白沙屯媽祖前進方向,或以時間為第一考量,或以信眾為考量,而出現不同的思維。在隊伍行經漳濱大橋時就有人議論紛紛,有的說信徒已經走了二十多小時了,不休息一下體力可能沒辦法支持到北港,媽祖可能會讓眾弟子在崙背奉天宮休息一下;要往崙背得要走平面路道的台十七線;這些人就集結在地面的台十七線上。另一些人則說可能會走快速道路,上面直達麥寮,(這時又有人說白沙屯媽幾乎沒到過麥寮拱範宮,可能會進麥寮會麥寮媽,沒有人敢說不可能)然後左轉經過崙背大有庄往南,這樣才趕得上時間進廟。兩邊人馬相當;沒有爭吵,都靜靜的等待媽祖神轎到來。媽祖神轎來了,停在分格線上,媽祖神轎向偏右走了幾步,等在平面路上的群眾高聲呼喊,媽祖要在崙背休息。可是神轎只走了幾步又停了下來,再度輕搖轎身,忽地一聲,整座大轎朝著快速道路外側車道筆直而行。眾人才隨後超車,在前方帶路,那些等在平面道路的香客、信徒們也轉頭跟上。

 

上快速道路的那一刻

這樣的情節幾乎每個決定方向的時刻都要來一次,有沒有人開口埋怨?誰敢。又沒有人強迫。還有,也不是每一個想要隨香媽祖都會同意,不信你到拱天宮媽祖駕前請示看看,明年你想隨香,看媽祖婆怎麼回答你。

嗯!不必等明年啦,真有心,時間又許可,看完這篇報導立刻動身,趕到雲林也許還來得及。怕找不到哦!有衛星定位系統可以找到白沙屯媽祖哦!(文,2008/3/4淩晨一點二十分)

兩張插圖是2008年三月一日二十三點前後拍的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7/10/25 00:06

鞭炮鑼鼓聲交織在如虹的西螺大橋,在西螺這邊的橋頭上早擠滿了人,每個人伸長脖子望向街上;西螺媽的大轎在煙霧中搖搖晃晃出現,人們的情緒沸騰了,有的人更是大聲尖叫,媽祖來了,媽祖婆終於來了!

鑼鼓喧天把西螺閙成一座不夜城,媽祖廟附近的街道,塞滿來自各地的香客和遠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陣頭,每個陣頭後面一座座裝飾得俗艷無比的神轎,轎裡或慈顏或威武的神明端坐其中。金獅陣、飛龍團、大身尪、八家將、花鼓陣……陣頭相連,構成一幅太平盛世的嘉年華會。

***

西螺在濁水溪南岸,隔著西螺大橋與溪州遙遙相望。西螺鎮上有一座福興宮,裡面供奉著天上聖母林默娘,當地人稱祂叫太平媽,也叫西螺媽;據說在這裡已有三百多年。

民國九十三年開始,太平媽聖筶同意出巡。(根據鄉人描述,已向媽祖請示了六、七年,到九十三年才首次同意,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回出巡了;據說百多年前,媽祖也曾經出巡到附近鄉鎮,……)從九十三年的九天,到第二年十二天;今年更是增加到十四天,十三個鄉鎮,將近一百八十座宮廟加入迎接媽祖的鑾駕,範圍包括彰化、雲林兩個縣份,……

濁水溪滔滔的河水讓這片土地肥沃,數百年來或者更久的歲月,日夜不停提供豊沛的水源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得以安居樂業,生養萬千百姓。就像媽祖婆一樣,照護萬千子民一般自古而今。

 

在廟埕裡,無數的信徒誠心拿著清香向媽祖祈禱,隨著出巡的日子漸漸接近,湧入參拜的信徒越來越多。來自學校社團和民間藝陣在廟埕表演;有的滑著直排輪溜冰鞋,舞動巨龍向媽祖獻上最真誠的敬意,有的揮動靈活的獅頭,向媽祖婆參禮的。街道的另一端有街頭鬥牛三對三籃球比賽,讓來自各地的青年揮灑青春的汗水。一場民俗節慶能夠吸納這麼多青少年的目光,讓人對民間信仰有了不同的觀感。

 

明華園在都市來說也許沒什麼,但在這鄉下地方,想看好戲得北上南下到臨近的都市,花數百元或千元以上買門票才能欣賞得到。在螺陽迎太平文化祭活動節目中,出現這個嗆眼的劇團名字,夠讓人期待的。果然,在西螺媽發炮起駕前夕,西螺街上就出現偌大的精緻戲台。紅色絲緞上三個金色大字,明華園,吸引了鄉親的目光,貼演的是滿天神佛的吉祥大戲濟公活佛,由當家小生孫翠鳳領銜主演……

 

農曆八月十八日晚間九點三十分發炮起駕。從下午開始來自各地宮廟,陣頭陸續湧進西螺街上,就連整日在田間耕作的農人,也都換上衣服各司其職的自動列隊,聽從司儀的口令進場執令,排班。……喧囂的鑼鼓聲交雜著轟隆隆的鞭炮聲,讓場面更加熱烈。在三聲起馬炮響起後,媽祖的神轎緩緩移動,神轎被熱情的信徒擁促著,人人伸長了手想要觸摸媽祖婆的神轎。行至西螺大橋時已近午夜,距離預定的時間已經晚了將近兩個小時。人們高聲歡呼,半空中熖火閃爍。在橋的另一端,溪州同樣煙火齊飛,與西螺相互輝映。

走在秋夜的西螺大橋,迎面而來的是已經走了好幾個鐘頭的遠征軍,他們的精神依然抖擻,問他們累不累?不累!很高興有機會替媽祖服務。再問他們為什麼要來參加這樣的活動?他們說:能和媽祖出來到處走走,像在看風景,很好啊!忽然覺得自己好像問錯了話。

 

到溪州水尾村震威宮時已經超過十二點了,香客與工作人員草草用了廟方精心準備的宵夜後,自動把手中的東西放好,上車準備回家,因為明天五點還要在指定的地點集合。而負責開車接送的司機們會細心的把每位人間媽祖安全送到家,才能回自己溫暖的家,休息。雖然,他們只能睡一兩個小時。

這群可愛的阿公、阿嬤和來自四鄉八鎮的鄉親們,大都是農夫,平日忙於農事,有時連生病都捨不得休息,但在媽祖婆出巡的日子裡,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汲汲營營於一家溫飽的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甘願出錢出力為神明效勞?他們在這段時間所付出的體力與精神,不亞於平日,到底是什麼動力,讓他們如此不計一切的走下去……?

 

仲秋的彰雲平原,有孔雀石般藍天襯托一片綠油油的大地。一條紅衣巨龍徐徐前進,偶有陣陣似雲若霧的鞭炮熖起,好像祥龍降臨賜福一般。想像百年前,太平媽也是像這樣賜福給祂的子民吧!綿延數里的祥龍,把如畫的藍天碧綠繡成一幅豐年圖。

每當隊伍到達村莊不遠,就有該村莊民會組隊在莊口準備接駕。雙方陣頭相互參禮完畢,由在莊神轎在前帶著,遠到的媽祖隨在後方進行遶境賜,莊民在門前擺上香案接駕。行進間或追或跑的村民不斷拿出冷飲或水果分給每個香客和工作人員,從溪州到埤頭、林內、斗六……,沿途受到各地信徒熱情招待,精釀的消暑飲料,是他們一大早就起床準備的餐點,讓遠道而來的客人不會渴著,餓著。

 

 

一村一莊的走過,在這村的香客到了下個莊頭變成在地村民,叫人分不出誰是在地,誰是出外人。因為,他們都穿著同樣的服裝。

神轎完成參禮儀式後就停轎讓莊民鑽轎底,不管是當地信徒或隨行的工作人員只要覺得需要充電,就自動跪在轎前,跟媽祖報上姓名,然後匍匐鑽過媽祖聖駕。……轎前鑼聲響起,有人高聲喊著:媽祖起駕!緊湊的行程讓排隊鑽轎底的信徒趕忙起身,退到廟埕的柏油路上跪成一條更長的巨龍,不分男女老少都趴在地上等著讓神轎從身上「飛過」;有走不動的或行不方便的香客,家人就以衣服代替。

偶而看到不良於行的老阿公老阿嬤坐在車上、在人群車陣中向手持清香向媽祖朝拜,一縷清煙微微顫著,看他祝禱良久眼眶彷彿泛著淚光,看他嘴角略略上揚,好像久違的親人重逢……。

在經過崙背某個村莊時,漫步在村中小路。看到有名老阿嬤獨坐門前,一個人靜靜的燒著金紙。我像回家的心情,走過埕前的菜園到門前和他聊天。(我阿嬤若能像他一樣獨坐,燒個香給他心中靈驗的媽祖婆,那該多好。)原來他獨居在家,因為行動不便,無法在路旁擺設香案接西螺媽鑾駕。他還特別告訴我,他剛剛請媽祖原諒,未能站著燒金紙,真是失禮,讓人見笑了。老阿嬤告訴我,他的娘家也是西螺,看到媽祖到他們莊頭讓他很高興。他少出門,沒聽人提起,還以為媽祖來了兩年就不再來了;自從前年西螺媽出巡後,他都期望祂會再來巡巡看看,老阿嬤告訴我說:就像老母親到遠嫁的女兒家走走看看,心裡十足歡喜呢!阿嬤還說,年少時拼命賺錢,維持家計養兒育女,他自己一個女人家守著六個子女,現在他可是曾孫子二十幾個,有一半以上都是帶把的哦!兒女的成就,讓他與我交談時眼神發光。他還說,有時想到將來躺下來以後,那口材周圍圍得滿滿的,心頭就覺得安慰哦!

 

西螺媽祖香火遍佈大半個濁水溪流域,福興宮股內的村莊,每年在固定的時間,都要到福興宮請媽祖到村裡作客。每年上元時節祈福,下元酬謝平安;三年來太平媽出巡,把這份血濃於水的關係更加彰顯出來。可是,西螺媽是否出巡不全是人所能決定,需經由太平媽聖筶指示,人們只不過遵循神明的旨意辦事。因此,西螺媽祖香火範圍莊頭的村民們,無不期待三月份會有自西螺傳來的「好消息」。

 

 

盼啊盼的,太平媽已來到莊頭,村子裡有年輕壯漢的出陣頭在入庄村口準備迎駕。年輕人上班的村落以最簡單的方式,香案迎接聖母鑾駕。

老人家身旁會有年輕人陪伴。他們跪下後,雙手合十不知祝禱什麼,有時看他們在懷裡摸了好久終於捉了一張鈔票緊緊捏在手裡,生怕被人瞧見似的。看到香油車經過時,邁著略微顛簸的腳步走近車旁,……轉回頭將手中的收據,投入烈烈的金爐化給媽祖。

 

功德之大莫於救命之恩,媽祖得道昇天之前便活人無數,在他成道之後更是神通廣大四處醫世救人。

西螺媽的靈驗事跡,信徒大半都能說上幾段,可是當有新聞媒體想要採訪他們時,卻含蓄的點到為止,或是乾脆婉拒。有一位小姐說起,去年,他的弟弟身體長了一個東西,醫院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說得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如果繼續長下去,可能……。去年這個時間,剛好西螺媽出巡到他們村莊,他向聖母祈求,如果病情得以控制,他願意在下次聖母出巡時前來答謝。他告訴我說:剛剛去添香油時,工作人員拿了一面香旗給他,讓他很高興,他說,西螺媽聽到他的祈求了,還賜了一面香旗讓他回家保平安。

媽祖不止當醫生,同時祂也是個心靈導師。一位常年替神明服務的效勞生說了,在他得知身患癌症時,心中實在難以平衡。但在這個時候,他丈夫不斷給他鼓勵,並且給他好的意見,有時他心情不好時,丈夫還會特別體諒他,沒有丈夫,可能,……他有時覺得,丈夫就像媽祖化身,只要一聲媽祖婆,心中就產生一股勇氣,讓他面對一重又一重的挑戰。心情好了,身體也就跟著輕鬆。

一村一里的走著,沒有人喊一聲累。「從發炮起駕開始,離終點越來越近」,這是他們告訴我的一句話。每天出門可以跟那麼多人聊天講話,遊山吃山,遊海吃海,哪會累,而且西螺媽會保佑護持著,一頂數百斤重的大轎,八位女轎夫扛著,若不是神明護持,怎麼可能撐得下去。再說,只要看到莊頭出來接駕就要下車徒步,大轎更不談,一定是上肩扛著遶行。沒體力或對媽祖沒信心,是不可能達成這項艱巨的任務的,你說是嗎?他們這麼問我……。

再遠的路,堅持是唯一的捷徑。

西螺媽接近西螺,來自全國各地的宮廟陣頭也陸續抵達,西螺又變成一座座歡樂城。經過十四天的出巡遶境,讓更多人受到西螺媽護佑,也讓更多人認識更多的朋友。從陌生到熟識,大家帶回更多的歡樂,萬人空巷不足以形容西螺。

松山慈祐宮,新港奉天宮,麥寮拱範宮,南投慈聖宮,花蓮港天宮,大甲鎮瀾宮……等等都到福興宮接駕道賀,一座歡樂的不夜城又再度點亮。

很多人都在祈禱,希望西螺媽能年年都出巡。有的人到最後的一天才透過新聞媒體知道……,他們也想要學西螺媽的信徒一樣,參與這樣的民俗活動,當個人間媽祖。

 

 

 

這群人間媽祖陪伴西螺媽入廟安座之後,回家梳洗睡個好覺,等天一亮,菜園、水田,得再犁土、育苖、下種,各式各樣的工作接著來。雖然他們說,媽祖保佑他們腳頭健,有體力,一家平安這樣就夠了。……我想,他們心中自有特別的感應。

至於我,經過這次貼近民俗活動,與這群熱情的鄉親相處之後,心中的疑惑終於有了答案。有了這次的機緣和鄉親認識,未來,我可以更靠近他們的生活,把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們,最真的美給紀錄下來。因為了解而珍惜,唯有真誠才值得珍藏,這些是這群人間媽祖給我的啟發。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07/09/10 00:06

 

在台灣想要看到傳統民俗節慶的地方,應該只剩下鄉村了。在那裡還保留一些傳統社會裡的儀式。那可能是較為簡約的,比較沒有過度的裝飾禮節科儀的那種。

農曆七月,在台灣被稱為鬼月;其實鄉下並沒有這個說法,但禁忌還是有的。比如,晚上窗戶都要關上,晾的衣服到了傍晚就不能放在戶外;小孩子在這個月份不可以到水邊戲水。

平時,傳統農村,家家戶戶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要在稻埕擺條長板凳,擺上家常菜拜拜,家鄉稱之犒兵,(也有的稱犒軍,犒賞神明的兵將之意)。初二,十六,要作牙,拜土地公的。可是到了七月,要在右邊增加一張板凳,同樣插上三條線香,燒著貼上黃色金泊的金紙,家鄉稱為二五金。雖是相同供品,但左邊是犒兵,右邊則稱為拜好兄弟。到了七月底會再拜一次好兄弟,意思是請遊走在人間的好兄弟吃完後,各歸本位,勿攪莊民。

虎尾街上的大普渡,是街市普。但在村落裡,每若干年輪流一次。家鄉村落而言,每五年輪流一次,在聚落某處搭壇請來虎尾街上,德興宮的池王爺。作主,再請出本村主神坐鎮,開壇,延請高功(道長)誦經,普渡好兄弟。(從我童年懂事以來,都只請一位道長。)首先道長會在壇前誦經請神,稍事片刻再來一遍,稱為化緣。之後就可以燒金化帛,送神。道長除了在壇做法之外,還需要到各家各戶所擺的香案前巡兩次,前者是請神,後者是化緣。基本上我們這邊是沒有特別安奉其他地區所說的普渡公令旗、神尊或香爐的。全部由道長法力,和正神作主,法事完畢就功德圓滿了。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很期待這個日子,除了那時經濟條件不佳,期待年節有些魚肉可以享用以外,遠方的親戚都會前來做客,有小朋友可以玩在一塊,有戲可看也不必下田。在那之前,通常我們這些小孩都會被差去鄰近村莊遍請親戚到家作客,我們稱為「請人客」;那可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因為不必下田幫忙之外,偶而還可以有點外快可賺。五年才一次,出外的叔叔,姑姑們也會如期回家,那時,一些平時少見的零嘴那可是少不了的。

五年一次,時間過得也真是快,可是更快的是人潮的消褪和社會的變遷。大排長龍的普渡場面不見了,一家一戶幾張桌子各拜個的。今年壇前的景像更是冷清。

還好,兄弟們沒讓父母失望,都趕回家一起過這五年一次的「大普渡」。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