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禁屠?約定俗成還是另有隱情

2018年4月5日清明虎尾與土庫的相片 (8).jpg

農曆三月初三,是玄天上帝萬壽聖誕佳期,也是民俗中俗稱的舊清明,某些族群在這天掃墓祭祖。 今年的清明,我有機會從豬肉攤的老闆口中聽到[自老蔣死了後,清明就禁屠到現在],若你不嫌這是冰過的豬肉,這個還不錯。 幾個疑問自心海深處浮起,跟某些已知的事物,互相衝撞糾纏。

(註:農曆三月初三也沒殺豬,也就是說每用的初三和十七也是禁屠日,或許,農曆的初三禁屠,才是真正與寒食節或玄天上帝在民間故事中,有以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或是晉文公與介之推之綿山恨的遺緒有關,互相演化出來的結果也說不定。)

原來清明有禁屠這件事?

2018年4月5日清明虎尾與土庫的相片 (4).jpg

先總統蔣公去逝那年,我讀小六。到今天也過了43年。我從一個小孩渡過青少到中壯的半百老兒。而這個社會,也從戒嚴到解嚴,反攻大陸國共不兩立到兩岸一家親;社會從噤聲到人民直選總統,政治人物文宣口號,聲稱轉型正義的今天。清明~陽曆四月四日到四月六日的節氣,清明當天需要祭祖的菜蔬卻買不到豬肉(溫體豬肉)。

怎不事前買起來放?

有多少如我這種常年依賴長輩,放手給父母公婆料理歲時節慶的賢孝子媳,忽然間需要承接幫襯主持一切事務的我一樣。趕個大早到市場,什麼都可以滿足,卻只有雞豬等肉類無法備齊?人來人往熱絡的市場裡,一句~今天怎麼買不到豬肉?好像平地晴空下的旱天雷,差不多聽到那句提問的人全把目光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有熱心的阿婆一聲:昨天怎麼不買?臉紅到比戲台上過五關斬六將的紅面關公還鮮艷。啊~嗯?一句話也擠不出來。

另一處豬肉攤的老闆也說同樣的話,自從老蔣仔過身了後,每到清明時節,就禁屠兩到三天了;一旁看熱鬧的阿伯說話了,他自己退休多年不賣豬肉,但聽他叔公跟他講,那是古早例留傳下來的習俗。有晉文公和介之推的故事~綿山恨’寒食節為證哦。說的斬釘截鐵。唯諾相應,卻是難服己心。

清明,民俗三大節之一,商人無不視為大日,做一天強過一個月的成交量,要休,休節後。像端午節,中元,等等節日,生意人都在節後放假;豬肉攤也是同樣的生意人,他沒理由自甘放棄,這個這樣一個做生意的大好節日。

網路便捷的時代,查不到直接的資料,佐證市場聽到的兩種說法。最後只好仰賴圖書館。

這是政令嗎?豬肉市場和屠宰公會,應該會有公文?清明禁屠,這些重組又拆開,然後再重組,變成一個又一個的關鍵字。

圖書館裡,查到一則有關台北縣市場禁屠的文章。新聞。其中幾條都和老蔣(蔣中正)過世有關。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年月日版數都被寫在引號的註釋條文裡面。 清明過後開始進圖館。查了幾天才有點眉目。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晚上十一點多,台灣風雷雨電閃了一整晚。第二天新聞出來了。先總統蔣公昨夜駕崩。一代偉人,民族救星,懷恩誦德的追思文佔滿整個頁面。各級,各界紛紛投以大版廣告追緬這一位偉人。 我住在鄉下,當時小六,老師替我們拍生活照,準備製作畢業紀念冊。所有的行動,只要到學校就是集體的團隊生活。那時在學校不准說方言。什麼是方言,就是各省地區的土話。客家,原住民,閩南語全都禁止,大家都要講國語。只是回家之後,學校老師不管。但也沒報紙可看。今天,現在,隨著前進退後轉動調整,膠卷透過機器的投射出來的影像,把以前發生過,經由記者書寫拍攝再由編輯排版印出來的新聞,一則一則在剛眼映現。天地同悲,舉國哀慟。我們失去一個救星,寫字的人如喪考妣。幾萬人幾萬人排隊去看蔣公的最後一面。

民國64年四月十六日起全國禁屠三天中國時報1 (2).jpg

四月十六日移靈桃園大溪;在四月十一二日左右,中國時報上有個小方塊上面寫著,四月十六,十七,十八日,全國禁屠三天,以表達對於先總統蔣公追思之意。

民國65年四月四日台北市先行禁屠追思中央日報 (3).jpg

第二年,先總統蔣公逝公週年(民國65年四月四日明訂民俗中的清明節即是蔣中正逝世紀念日中國時報),報紙刊出一則說明,因為蔣公過世的日期是在民族掃墓節的清明,從此以後,蔣公逝世紀念中就跟著清明走,不以日期為記。去年清明是四月五日,今年是四月四日,所以,今年四月四日兒童節也是民族掃墓節,同時也是蔣公逝世紀念日。後面一個小方格中,有台北市肉類公會禁屠三日以緬懷先總統蔣公。這是民國六十五年的報紙寫的(民國65年四月四日台北市先行禁屠追思中央日報)。

民國65年明訂民俗中的清明節即是蔣中正逝世紀念日中國時報1 (1).jpg

民國六十六年我沒找到。但在民國六十七年(民國67年四月四日台灣省跟起禁屠中央日報),先總統蔣公逝世三週年,台灣省肉類公會和台北市肉類同業公會共同發出新聞,禁屠三日緬懷蔣公德澤。

民國67年台灣省跟起禁屠中央日報 (2).jpg

民國67年台灣省跟起禁屠中央日報1 (1).jpg

 

民國六十八年(民國68年四月三日刊登循例禁屠中央日報),清明前夕,全國肉類同業[循例]禁屠三日,以表追思先總統蔣公德澤。後面有沒有再出現這樣的啟示?圖書館快下班了,沒再繼續往下查。

民國68年循例禁屠中央日報1 (1).jpg

但是,可以確定的事是,從此形成慣例。以致在各個網路資料找到的,清明當日都以[循例]禁屠。這樣的慣例,從網路上的資料找到唯一一個案例,台東縣。台東縣在民國一百零幾年時,發佈一條經縣議會提案通過,由縣長公告的,因應民間需要,可以不受清明禁屠慣例所制。也就是說,台東縣有可能是最先打破這個威權時代留下來的,由民間團體自行決定的禁屠慣例。成為第一個以民為先的地方政府。

 

民間團體,為什麼會主動宣示追思某個人物?背後必然有著錯綜複雜的考慮或因素。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社會,一個經由多次武力鎮壓的社會,不管是被暗示,或被公開提醒的人民百姓,要怎樣才能保護族群的生命安全?必然有些東西得暫時變通。清明當天不能殺豬,那就事前準備起來,禁屠不禁賣。儲存設備完善,通路順輰。大超市,專賣冷凍肉類。民間市場想買溫體豬肉,前一天買好,回家還是得冰起來。不管是生的還是煮熟了再冰,意思還是一樣?

 

話說回來,今天除了再講民間文化尊嚴之後,也要講個面對歷史的態度。也許,未必需要全面塗去所有威權時期留下的遺痕。只要把事情脈絡弄清楚了,不見得非把[清明禁屠]改成[節後休市]?

民國68年循例禁屠中央日報 (1).jpg

這樣子人民才會有感,才會不斷被提醒,原來清明禁屠是民主過程中,刻意被保留下來?(仍持保留態度,也許哪天又有不同的說法出土)讓人們不要忘了,台灣曾經有過的強人政治和萬年國代;以及~曾被刻意隱瞞的二二八事件,也是那個時代發生的事。

2018年4月5日清明虎尾與土庫的相片 (5).jpg

後記):臉友回應的:郭大講的沒錯是蔣介石過世的日子禁宰,但也不是沒有改變的機會,全國目前就有台東和旗山肉品市場,清明節還在宰殺豬隻,其他地方大多肉商不願再變,所以休市;但休市已經從最早的三天改為二天或一天(但每年還要再跟肉商協調休市天數)。

2016年虎尾大崙腳普輪普庄頭大王股土庫石廟里番仔堀(6).JPG

 

 

螺陽迎太平第三天 (236).jpg

郭喜斌 這個就有意思了。至少還給[老蔣](或說是那個威權時代延續下來的次文化)一個公道。 這也表示一個事實,約定俗成。像這種以自由意識展現的自主性,才是真正的民主時代的精神和表徵。 如此一來,豬肉商也可以不必用[自老蔣死了以後就這樣的]說法,讓人誤解威權未退的迷思。個人倒會建議他們,不如改成:我們(豬肉商)也要拜拜祭祖,所以,清明要休息,不賣豬肉啦。

arrow
arrow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