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台灣古廟行腳

2007/10/01 01:03

台灣的廟宇文化走到今天,似乎漸漸的步入黃昏;從安撫人心到教化社會的功能性轉變為,文化、藝術、古蹟……等多面向的發展,經過了二十年之後,好像又見疲態。

 

二十多年前,在三峽祖師裡第一次聆聽古蹟介紹的記憶猶新,那是個公休假日……

 

一個老先生手裡拿著一根細竹,一群遊客用力抬頭,眼光隨著那根竹子左右移動。西廂記裡的紅娘帶著張生(君瑞)推門步出……,這件是木雕,那扇門會動的哦!大家看看。老先生繼續走著,來到三川殿的龍門廳,站在蛛蜘藻井下方,還是那支細竹,他輕巧的撥著獅子頸下的鈴鐺,然後告訴大家說:那可是整塊木頭去雕出來的;還有那大象耳朵上還載著耳環,(濁濁的聲音,悄悄的在我心裡埋下一顆種子。)轉身來到正殿簷下,望著一根雕著一棵老梅的石柱說:這對石柱叫百鳥朝梅柱,裡面真的有一百隻鳥,那時李梅樹希望能讓遊客看到一百種不同的鳥,在柱子上面。遍尋圖稿,可是怎麼都只有常見的數十種。後來李梅樹找到國外的鳥類圖冊回來參考,最後,終於把一百種鳥,刻到柱子上。其中鳯與凰是古時候的人想像創造出來的,本來在傳統裡就有百鳥朝凰(鳯)這個題材,一般的廟都是那麼做,李梅樹因為受的是日本教育,接受西方藝術的薰陶,所以在這座祖師廟有很多不同於其他的創舉。

 

……我是後來才知道那個老先生叫林衡道。那時祖師廟還有很多匠師在那裡工作。但我不知道當時那些匠師都是名震南北的大師,像黃龜理,李松林……都曾經在李梅樹的號召下,投入祖師廟的重修工程。那時我還沒踏進古蹟欣賞這條路,但對李梅樹這個名字,卻好像用燒紅的鐡烙,烙在心裡一樣,李梅樹在我最初的認知裡面是與祖師廟畫上等號的。而三峽祖師廟另一個傳奇是,很多在地人都會跟客人講一句話:這座廟從我小時候就開始修了,到今天都做阿公了還在修。

 

同樣的場景,講述的人變成年輕人……。

 

三峽有一座鳥廟,這個消息在我來說,很新鮮。什麼時候三峽出現一座以鳥為尊的廟宇,讓人感到好奇。等我按照地址找到集合地點時才醒來,原來鳥廟就是指三峽祖師廟,我第一次聽到廟宇導覽的地方。

 

曾有台灣的紫禁城之稱的三峽祖師廟,以精雕細琢聞名國際。數十年來,它走過時代變遷,幸好人們選擇遺忘它曾有的風波。一個以生態的角度重新被人認識,它可能替三峽找回曾經的榮耀。而我,因為它的藝術光芒,重新認識這個地方。到三峽祖師廟參觀時,一個我每次必走的地方,李梅樹紀念館,讓我有不同的觀點。

 

三峽祖師廟開啟我對台灣另一個欣賞角度,原來台灣有那麼多的生物是全世界獨有的物種,比如台灣藍鵲,人們管牠叫長尾山娘仔。牠也是台灣的國鳥,在三峽祖師廟裡可以找到牠的石雕畫像;祖師廟終於又有了與現代的對話,這些,李梅樹教授在下筆之時,已經預見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必需面對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