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愛台灣」、「我是台灣人」,尤其是當他站上世界的舞台接受光榮的表揚時,熱淚盈眶告訴全世界的媒體說出「我來自台灣」。可是當他回到家鄉接受鄉親父老簇擁的那一刻,會不會~舉目望去卻是一落落古厝、一座座幾十年的老廟任憑歲月的摧折;或見新建的宮殿旁那一根根斷裂的石柱散置角落,卻無人聞問。

 

  那些與你我父祖血汗共築,和你我童年一同走過的泥塑石獅,龍柱,被怪手鏟去。那些你我「共同的文化圖像」,會不會還來不及紀錄~來不及拿來書寫家鄉歷史就被丟棄。一個不斷翻新的聚落,如何擁有屬於該地的歷史與文化和藝術?

喜斌以一介旅人的姿態,遊走各地聚落庄頭宮廟,尋找各式的人物裝飾作品。到各地的教室廟口和大家說故事。可是當我從與會同學、鄉親口得到的回饋卻是「我們這個算是什麼藝術?」的提問時,才驚覺,原來我們對【共有的文化圖像】的認識,竟是如此缺乏。我們有了國際觀,卻對自已的文化藝術陌生至此。

  百場講古走了四十一場之後,剛好朋友鼓勵參加「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親」這個活動。

 

  從【在地文化認同】到【在地文化自信】乃至最基本的【在地文化圖像】的尋找。才是這個方案的原始動機,只是一開始喜斌並不清楚原來這些~竟是個人「文化自信」的源起動力。

arrow
arrow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