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心情故事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分類:雜記

2010/05/19 11:26

寒庭過客~踏查日記函亭居說的: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應該多推廣大家紀錄自家在地的文化。〕

 

這句話和喜開郎常講的,〔在地的故事還是要在地人來講,較有味。〕意思一樣。

而且,這句話把鄉土歷史調查的工作直接點出來了。

這也是我多年來一直抱持的理念。

喜開郎不斷推銷,〔鄉親朋友一起調查家鄉的故事〕,其實都圍繞在這上面。

有做過,沒做過,都沒關係。

要的是大家從冷漠到熟悉,把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的感情透過一起調查,共同討論,重新培養鄉土情感。至於調查結果怎樣,說真的,我反而不是十分強調。但我珍惜每條線索,重視每個人採得的,分享的資料。

這個過程,大家會看到對歷史,對每個受訪者,包括自己和團隊,能互相尊重。

這是我的經驗。

 

這種事情,有開始,不會有結束。

訪談紀錄,田野採擷的拍攝和影像的錄影。

忠實的寫下來。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我的經驗是,可以暫時放下,但是,不要輕言放棄。

那只會讓後來的人更難做事。

 

朋友,你有心為這塊土地做點事嗎?

閒暇之餘,歡迎你站出來為你的家,為你居住的這個塊地,做些事。

如果你有錢,但沒閒,是不是可以出點力,讚助這些默默為鄉土做事的傻子們。

文化建設不是口號,它必需有人出錢,有人出力才做得到。

誰說過的:〔書香也要銅臭〕。

又有人說:文化事業是良心事業,不是慈善事業。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0/06/07 02:42

這兩張照片是我在十多年前拍的,那時按下快門的心情,只覺得舒服好看而拍。

其中第一張還是跟朋友出去玩被警察攔下來臨檢時,拍下的。警察,在我觀念裡,也是人,那是一種職業。也許是因為〔吾等良民〕所以看待警政人員,比較沒有排斥感。當然,只要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那裡面也有所謂的好人和壞蛋。就像社會每個角落一樣。

這兩張相片,好像曾有人告知,會拿去用在某刊物上面使用,但後來如何,經過那麼多年,其實我也忘了,月刊有收到嗎?是免費提供還是曾經收過人家給的稿費,真的都不記得了。不過忘了也好,不然記那麼多事,腦筋容易當機。這幾年來隨著年紀漸長,真有那種情況發生。

若不是著作上面還寫上拍攝者的名字,我想一定不會被我找到,大家也不會看到這篇文章。

本篇文章是警光593期。頁4到頁7。

 

 

這張是去東北角海岸旅遊時拍的。

 

 

 

這張是某年在自由廣場(以前叫中正紀念堂廣場)警察舉辦活動時拍的。

 

 

 

 

這位蔡先生應該就是這篇文章的作者了。好像叫蔡震榮的樣子。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0/06/23 02:08

 

連相機的記憶卡電腦都會讀不到。剛剛就弄了好久還弄不出來。幸好遇上這種不肯向命運低頭,有點信神卻又有些鐡齒的人,硬是要試到可以。(好啦!我知道東西用久了也會消磨,出現功能障礙啦!)終於,嘿嘿,不能嘿,不然以後就沒這麼好混了,老先覺說過,不能得意忘形。

 

不過,我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認輸的人,只是偶而有點怕事(不喜看人吵架)。越是弄不出來的,越喜歡挑戰--難怪老天爺特別喜歡給我出難題;〔凡我走過,皆一路平順,偶辦事的方法以前被稱做,菲利普。不過,好久沒有讓我負責案件了。〕但是反觀一般輕易〔疏開的人〕(逃避問題的人),命運會不會就比較順遂呢?我想還是不要拿來實驗好了,不然偶真要喊救人了。

 

今年,是我拍暗訪拍完全程的一年。以前,很少拍到將爺回營繳令。今年竟然讓我撐到最後。據說今年比較早完成任務,約莫子夜十二點前就進廟了。

 

今年暗訪分南北區兩條路線,南區有看到雙蓮社,聽說由兩個軒社負責。北區有保安社和靈安社。南區五點出發,北區六點。下午幾陣大雨間歇地下,還好越夜雨越小。到保安宮休息的時候雨就全停了。之後沒再下。

 

跟青山王出巡一樣,城隍暗訪也是走古早小巷,常常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隊伍一下子在大馬路上穿梭於車陣之間,一下子又不見。都市管理,鞭炮除了軒社所在角頭放一點之外,有越來越少的情況。

 

暗訪,本身有其特殊意涵,暗訪是城隍爺派差役出來捉拿境內孤野邪祟的民俗信仰活動之一,八字較輕或是小小嬰孩怕被逃亡的鬼魅衝撞造成身體不安,一般來說懷孕婦女和前述人等都不喜歡看暗訪,因此,暗訪的時候,比較沒有人擺香案接駕。晚上看的只有城隍令牌出來而已,並未看到城隍老爺金身出巡,不過倒是有土地公的大輦衝在前面。(上述民俗為個人見聞局部觀點,不代表廟方和地方說法,要參考的朋友請留意。也請大家指正。)

 

農曆五月十三日,城隍老爺出巡。今天聽霞海城隍廟廣播說,五月十四日才是霞海城隍爺的生日,這個跟過去聽得有點不一樣,地方事地方廟或許也有地方的說法,在此就不去深究了。反正,也沒有研究經費好拿,管人家說什麼。(偶有冷漠症候群或是現實病發作的現象,別理我。)橫豎五月十三迎城隍是一句流傳的諺語,人看人。乞食是人,藝旦也是人,古早迎城隍有藝旦扮成的藝閣可看,所以,五月十三人看人。這天看藝旦,免錢。

 

好了,看照片。

 

 


 

牛仔,秀琴有來做哦!台南來的嗎?我沒知識又沒看電視,偶家沒電視。

 

 

晚場開演的時間還沒到,就有人來佔位子了。傳統歌仔戲沒落?看怎麼經營吧!

 

 

 

城隍廟前的人潮

 


 

日落申,八將領令暗訪去囉。

 


 

八爺范將軍。

 


 

靈安社

 

 

靈安社眾師兄弟合照(偶的相機也老了,拍不出以前那種東東了。慘!)

 


 

兩對七爺八爺在保安宮丹墀休息

 


 

路關圖。

 



 

善信弟子敬奉的謝禮。

 

 


 

這個叫風帆是不是?偶沒有研究。

 


 

幫城隍老爺分咸光餅賜福給大家,還願的善徒。

尤其是他們看到小朋友都會主動給,偶也拿到兩個。

 




 

這個小朋友一直用手指頭幫他爸爸畫圈圈。用大姆指唷。

 

 

 

城隍老爺令牌

 

 

 

七爺謝必安將軍

 


 

這陣仗頗有電影氣氛

 


 

一次排那麼多出來,夠誠意唄。一次放一個,要放好久呢!

 

以前,只要聽到哪裡有人事的問題,我都會剛好不小心走開。發現味道不對,我那不可知的某一條線,也會讓我自動避開,不必有人告知。

 

今天,隊伍出發不久,在廟前聽到風聲,說晚上有點艋舺的味道?!心想,要不要再跟下去。想走,但拍民俗陣頭拍久了,多少會認識幾個常見的朋友,兩邊或許都有認識的,萬一......,我要往哪邊跑?還拿相機呢!不管,有朋友在,去看看。但小心為上,先找好退路再拍。

 

幸好,參拜的參拜,接駕的接駕,無事,通過。這事我想也不必再討論,過去的事就過去了,彼此忍一忍就沒事了。有氣力,去賺錢要緊,不要去弄那些有的沒有的。忍氣求財,激氣相刣,古早人講的,偷幾句來用,就算沒助氣,嘛沒敗害啦。

 

 

 

繡旗風帆,名稱若不對敬請指正。謝必安。

 


 

台北威靈公霞海城隍老爺五色旗。

 



 

暗訪和遶境的香條一起貼出來。

 

 

 

有古地名的下厝庄雙蓮義勇獅館大旗,這個真的就叫不出名字了。求救。

 


 

現在想不拍到七到十一點,已經不容易了。但他們還沒有在地化。

很少看到(幾乎沒有)7-11的看版以店的所在地特色設計一張店招牌。

朋友若看到的話,請報上來,有賞。

 


 

賞,台北雙蓮社獅團風帆繡旗。

 


 

火籤,古早提領犯人和捉拿犯人的憑證,有點像今天的法院拘票功能。

 


 

賞善罰惡令,虎頭牌,不是正光金絲膏哦。那隻老虎也是龍的九子之一。

要查一下,古早在衙門的那一隻。好興訟,有正義感。

 


 

文判和武判在靈安社,平時都在城隍廟,只在這幾天才會回來靈安社。五月十三日會出去遶境。

 

農曆五月十三日也是我查某阿祖作忌的日子,民國六十九年農曆五月十三日。

他老人家都過世三十年了,整整。

想念他,我們那裡話叫,心悶。

 



 

靈安社的八爺。

 


 

靈安社北管陣仗。

 


 

好久沒看到請獅了,故鄉常見,腳步手路都很俐落。給你第一名。

 


 

請獅,家鄉還有另外一說,請金。叫你第一名。

 


 

普願宮的獅頭和案桌桌裙

 



 

 

回營繳令後,回家休息,明天大家都要上班。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0/06/23 17:21

 

雲林縣台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地藏王菩薩

 


 

曾誤以為也像神通第一,大願地藏王菩薩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要入世宏法。其實我只是喜歡民俗和鄉土。回想前塵走過的歲月,多少小事大事的生因由和結局,似乎符合當年一個簡單的念頭。

 

剛在陽光活力寶格中看到地藏王菩薩的法像金身,腦中似有若無的念頭伴著陣陣香氣,檀香味(我住的地方應該沒人點香,以前沒聞過。)慢慢浮升。

 

好久以前中視曾上演過一部由歌仔戲名小生唐美雲主演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連續劇。裡面台語俗話古諺大量運用,一時之間被這部戲迷住了。加上那陣子在大同公司上班一切順利,偶而看到苦難的人們,都要想辦法幫忙,除了少許錢銀之外,也會提供一些意見給對方〔參考〕,期望彼等能借由自己的努力,重回社會過自主的生活。〔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竟然悄悄暗埋心中。

 

今天,我不是最苦的人,而是最幸福的人。我沒有大神通,沒辦法去渡世,渡眾生。我該把這個當成一趟旅行,如今旅程結束回到家裡,應該繳回令牌給地藏王菩薩。

 

我要展開另一個旅程,不能繼續待在地獄裡,雖說酆都像人世間一樣有苦有樂,但那個階段已經結束,我得回到人間,繼續未走完的人生。

 

台灣民俗信仰,問神,問童乩,不見得完全迷信。但是看他人一次又一次的問下來之後,人沒了主張,任其撕砍斂財,看了替他們心疼。低潮的時候,我也會胡思亂想,但我想得是過去是不是哪裡做了錯誤的決定影響力發揮到今天(這是我迷信的角度),我從自己曾做過的事去想,想推。

 

前人說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可憐,可堪憐借的人;可惡,不一定是幹壞事的壞人,也可以解成討厭的事,不好的事。我也曾做過不少可惡的事,當過可惡的人,我不是個完人。完人世間只有兩個,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沒出生。我是凡人。

 

低潮的時候,想到過去的二三事,向無形世界的地藏王菩薩告罪,繳回令箭,重新開始。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天上聖母媽祖婆,保佑。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0/06/26 01:19

逢九的蛻變

 

民國六十九年,我十八歲,那年新年過後不久,大病,向師傅告假回家鄉休養,把學徒工作暫放一邊。身體恢復得差不多後,向家人要求北上繼續學工夫,家人不放心,只好先放下,也因為那段時間在家,才能陪我阿祖度過他人生最後的旅程。農曆五月十三,阿祖壽終正寢享年八十四歲。送阿上山頭不久後,得到家人允許又到台北,繼續學習雕刻〔木雕〕。

 

那時台灣出口傢俱在最後的退燒期,有時師父拿不到工作,會帶我到南勢角,製作大理石椅工廠修雕刻的接線工作及椅背後大理石封板字花;也曾到石牌的雕刻工廠做點木雕的小零工。每天抬到就看到北淡線的火車嗚嗚經過眼前。國曆八月間,看到同鄉同事(其實也不算是,他學木工,我學雕刻。)去學校報名準備繼續求學,我也在那時興起重回學校的念頭。我第一次為自己作主更換人生的跑道。姜育恆最後一次的等待中一句歌詞〔人生不能假設,也無法重來。〕如果那時沒去念書,我不知道後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會是現在的我嗎?

 

高職畢業通過資格考後,經過一百天的漂浮〔我算過,從上個公司離開之後剛好一百天。〕,進入大同公司,那時大同公司徵人,要求要高中畢業才能可以。進了大公司,一切有制度依據,我在試用期滿後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勞保。按步就班過了三年多,出現職業倦怠症,我對自己說,兩年內如果還沒離開公司,我一定要待到退休。在說完這話的過年後,我們那個廠發生大火,等到把所有工作都做好,工廠一切都恢復之後,我遞出辭呈,我向我的主管說,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沒出去看看,我會一輩子不甘心,今天來看,那叫不知惜福。之後做過黑白稿繪製學徒,也當過綿紗線的業務,但都沒起色,那時台灣紡織業也開始走下坡。

 

民國七十九年我二十八歲。再度吃回頭草(第一次在工讀期間,成衣工廠。)重回大同公司。(那時還算年輕,且事浮於人,要找份工作不太難。)四月十六日報到,當年公司分配股票,基準日是四月十五,結果我沒分到,在我離開大同那段時間,同事每年分到股票。我回去之後雖然也分到了,但不能賣,股市上萬點,大同股票曾在盤中衝上一百塊。我沒有任何婉惜,因為,我開始想要安份的在公司當一個勞工。這次待了十多年。勞保年資前後累計超過十五年。在這段期間,我學攝影,一直到今天還沒放下過。

 

民國八十九年,這一年個人沒發生什麼事情,但我的阿公駕鶴西歸。

 

今年,民國九十九年,過年前,第一本上市新書〔聽!台灣廟宇說故事〕出版。忽然想到前面兩次的大變動都發生在九字上面,民國九十九年,人生,總算給自己留下色彩。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0/08/05 22:27

新竹進士第,很久以前就聽過了,但一直沒興起造訪的念頭。沒什麼原因,也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人家的房子嘛,有什麼理由要求人家開放給外人看。台灣的漢人從四百多年前踏上這塊土地,經過那麼久的時間經營,好業人應該不算少,一鄉一鎮留幾棟像樣的紅瓦厝也屬正常。既是私人家產,沒經由主人家同意,外人冒昧闖進,被驅趕算是客氣,沒被當賊已經很好了。如果是我,也不願被當猴看。

 

近年不小心把心思放到古蹟議題裡,也看過幾場戲。維護,保留,活化古厝或古廟的話題,一場一場輪番上陣。偶而那顆心會忽然間抽痛一下。但,為了想活得快樂,活得健康,得學會一點轉換心情的小把戲。

 

為了下一本書,抽空到新竹市轉了一圈。從火車站出來,太陽赤到讓人受不了,新竹市的道路又像個迷宮,轉來轉去就是找不到目的地,城隍廟,反倒是武廟先到了。氣溫幾度,不曉得,只知滿頭汗,簡單拍了幾張趕忙轉移陣地,去消涼,中間去了城隍廟和長和宮、水仙宮,都是亂轉轉到的。在長和宮問清了方向又被竹塹城的路給檔住了。買了杯茶喝,離開前問店家,請問:進士第怎麼走?什麼進士第啊?沒聽過耶!好像不怎麼清心的氣口,以為在地商店〔應該要知道的古蹟〕。後來又想,法律也沒規定做生意的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觀光景點或名勝古蹟;就像廟公、廟婆不一定要知道廟前石獅哪隻是公,哪隻是母的一樣。長和宮裡廟婆明明指了路,說出了廟埕左轉五十公尺就看得到。轉回原路吧!這是我的習慣,只要迷路的時候,一定會守住最後一道陣營,回到一條認得的路上,重新定位,再開始找。

 

派出所在左邊,長和宮在正前方,走過老老的騎樓,被雜物逼回路上烤日頭,往前一望,黃色琉璃瓦,那應該是了吧,約五十公尺的距離。

 

背著陽光的門面,簷下一塊匾寫著〔進士第〕,以前書裡看過這個景,好像沒變太多。牆壁上的石垛,風化的很嚴重,沙岩雕的圖案只剩起伏和輪廓,海枯石爛;難怪有人說戀愛中的人說的話都信不得。

 

大門不知深幾層,鎖著,就算沒上鎖我也不敢進去,我怕狗!

 

就著門面仔細看,認著認著,頭部風化的雕像依稀可辨,〔孔明夜進出師表〕,另一邊想必是〔狄仁傑望雲思親〕,〔忠孝傳家〕,那可是古時匠師給業主最好的禮物,老家壁畫也是這個。

 

鰲魚雀替張望日頭下的我,按照碑文上的文字推算,這幾幢房子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吧。從屋頂破舊頹圮看來,應該是歷盡風雨好多好多次了,能有這樣的骨氣撐出如此氣勢,想見當年華屋起架時的用心。那些沙岩雕的花鳥人物,初成之時應是氣度不凡。歲月,時間,公平的使者。來自於土地,最終還是還回土地,人們只不過短暫擁有賞玩,或是,短暫受苦。

 

 

 

 

進士第,新竹市,開台進士鄭用錫

 


 

忠,孔明夜進出師表,沙岩石雕。圖右為孔明捧著出師表。兩名童子提燈籠在前領路。

 

 

 

望雲思親,孝。


 


 

圓形花瓶中插著蓮花的吉瑞圖。

 

 

上圖放大,這是沙岩,風化的沙岩。

 

 

 

字很美的石刻。

 


 

水車垛頭,交趾陶,螭虎吞腳飾於邊角。身子骨夠硬,人物都下班了,邊框花紋還那麼美。

 


 

長著眉毛的鰲魚,樂開懷。木雕。有監視器顧著,小偷別亂來。

 

 


 

這麼華麗的磚砌牆面,也風化了不少。但還是美。

 

 

 

鄭氏家廟外觀,兩對旗桿座,石材為泉州白石。下方基座為沙岩。

 


 

鄭用錫,祖先為金門人,日久他鄉即故鄉,新竹人老早就當鄭用錫是竹塹人了。

 

當然要鄭用錫自己說了算。

 

所以媽祖林默娘能不能說祂是台灣媽祖。

 

問題是,這些老房子的未來,該不該修?要不要修?誰來負責維修呢?

 

 

問題很複雜,難怪很多人都去請祝先生出面幫忙解決。

 

走過烏衣巷後,才知道這事外人說不來。

 

只是,唉!

 

又流了滿身汗,去沖個澡再說。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雜記

2010/08/30 15:30
 

虎尾天后宮影片腳本編後感言

 

虎尾天后宮紀念光碟在作業過程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在導引著我,尤其到了最後一刻,每次踫到瓶頸的時候,我就暫停下來,等到清楚表達影片片段的精神之後才接下去做,那時會不自覺的打隔。

 

影片主軸,表面定在二媽救阿婆仔吳卓犁的故事,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信仰和家族生命共同體的關聯性。

 

【醫生出手,救人一個;媽祖慈悲,救人一家】。一個阿嬤帶六個孫子,不容易。因為有了吳秋永和吳卓犁女士夫妻兩人幫忙,六個兄弟都平安長大,把阿婆仔吳卓犁夫妻當成自己的長輩,當阿婆仔發生急難的時刻,有了最好的照顧和陪伴。報恩,雙方都是飲水思源的對待,也都是施恩不望報的情懷。那不就是「一家人」情感的寫照。兩廂比照,成就了二媽到虎尾的因緣。

 

惜物,惜福是個人一直強調的。舊廟拆除重建,總是讓人依依難捨。但是看到虎尾天后宮上下一志,面對舊廟不得不重建的時候,願意多花心血保存一些東西下來,還願意花銀兩拍攝這樣的紀錄片,可以說前所未來。或許也可以說後無來者。這舉動叫人欽佩,讓晚輩感動。因此,個人願意為這部影片注入更多的精神去搜集資料,用更多的情感觀查二媽廟所有的一切。

 

我在想該怎麼做?才能把一座即將拆除老建築的「宮廟之美」【寫】出來。二媽保佑,虎尾天后宮提供我想要的素材幫忙我。如果沒有天后宮特意請來專業人士,把那些石雕、木雕和剪黏作品拆卸下來細心加以保存,我將面臨更高的挑戰。試想,當我把文章寫好影片完成之後,看過影片的朋友站在天后宮前,忽然間興起想看一下被我說成精彩無比的作品時才發現,原來早已不在。那時的心情會是怎樣?說真的,我不敢想像。

 

其實不管是地方公廟還是庄頭小廟;不論香火鼎盛,還是默默無聞,它們一定離不開土地。所謂「一地水土養一方人」由小見大,人們活動的地方,無處不是歷史。虎尾二媽發揮的過程,見證了虎尾的蛻變。糖廠帶動虎尾的發展;吳家阿嬤吳曾九女士,帶著六個孫子來到處尾。六個兄弟成長的過程,想必看到它的變化。我把幾棟日治時期的建築物,例如虎尾郡役所變成布袋戲館,說成虎尾的歷史建築;故事的主人翁未必和這些建築物有密切的關聯。但是風土民情,離不開社會脈動。我把這些介紹,放在遶境時陣頭經過的畫面加以陳述。

歷史、文化、藝術和風土民俗,可以被觀光產業使用;我借了一點點篇幅,替虎尾打個廣告。

 

謝謝虎尾天后宮管委會給小弟這個機會,感謝企劃梁勝宗先生無私推薦。感謝攝影師楊子璟先生的配合。最該感謝的是榮譽主委吳瑩滿先生垂青;五年前採訪天后宮結下的善緣,五年後,又見面了。而且如吳先生說的,天后宮的沿革歷史要小弟寫。只是在這之前,學藝未成,時機不到到,不敢輕率答應。五年後,還是誠惶誠恐,有欠周詳的地方,還請包涵,並請諸位先進不吝賜教。

最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

 

                                         雲林虎尾 喜開郎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三十日星期一

 

小記:昨天對著影片順稿接近完成的時候,已近半夜一點,舍弟來電說家父跌倒送到醫院,因為若瑟儀器不足,急診的醫師建議我們轉院彰化秀傳,小弟來電一方面告訴情況,另一方面也是詢問我的看法。那一刻,我終於相信自己在文章裡所寫的話,「當一個人手足無措的時候,只有媽祖(神明)才能夠安頓人心。」心不慌才有辦法思考。當下,我真的求助二媽,請祂幫忙家父渡過危機。近年常聽人家說:「最好不要在禮拜五晚上到禮拜一上班前生病。不然會找不到好的醫生,情況也會變得很糟。」昨夜,我真的體會那種無助的心情,我只好跟二媽說:「雖然心裡著急,但工作還是會完成任務。」一方面是半夜就算讓我趕到父親身邊,對他的身體也是沒有幫助,手邊的事情剛好利用等待的時間把它完成。「希望二媽無論如何幫忙父親,讓他渡過險境。」感謝二媽神威顯赫,保佑家父平安回到家中。感謝虎尾林大哥提供寶貴的意見,一大清早又來電關心家父情況。托天保佑,二媽和眾神靈感,家父稍事緩和已平安回家,現正安排到有完善的醫療設備的醫院檢查。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螺廣福宮 (21).JPG

對於某宮廟拆除重建整修過度一事的心情回應..如下.

就像朋友講的[沒有對錯,喜歡就好。]

此事個人不會跳進去多言。轉貼分享,也不是要請大家去火上加油。
在下的用意很簡單,或許~我們可以借別人的經驗,思考一些事情。
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的想想。

(以下數點有的必需在前面加上不肯定詞;[如果])
一.你是管委會的人;你對十方湧進的意見,怎麼思考?
二.你是信徒代表,你此事怎麼想?
三.在地鄉親,對自家[文化圖像的認知]抱持的態度怎樣?
四.你們是香火廟,人家對你們宮廟的藝術文化歷史有什麼期許?
五.要怎麼表達關心,提供意見,才不會製造另一個問題出來?
六.提出之後萬一人家不接受呢?能不能換個方式?

留舊,求新都有道理.但只面是面對的社會大眾,或許要擔的責任會比一個[戶長]所想得還得多更多.除非你不把子孫(家人)的顏面當一回事.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的家鄉是否也曾被罵,被批,卻無有一句回應的好理由.......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晚上早早就回到家裡,本想陪母親一起用餐的。母親告訴我:[我們兩個都吃過了。]這樣用語在我聽起來~是甜蜜的。從小到大,幾乎沒聽過母親和我爸爸以[我們]這樣的用語跟家人對話。從父親出現退化情形到緩和下來,將近一年,每次回家總得聽上幾句投訴的話。像這樣[一家人]的和諧.,沒有投訴的抱怨,是我最大的期盼。

早上,完成母親交辦的事情後,載著爸爸到虎尾台大分院複診。途中與老人家的對話多了溫馨的叮嚀。我問他,還記得拳怎麼打嗎?他說還記得一點點。只是力氣不太足。我又跟他說:有時間打一套拳我幫你拍相片。他溫溫的說好。 

到了醫院剛好還差兩號就看到爸爸。投進預約單趕忙回頭帶老人家上樓等待。才到電扶梯就看到他。回頭,號碼已到。推開診間的門,[我爸爸走路比較慢,在轉角處,就到了。] 

醫師問診,老人家沒載耳機出來(剛在途中就告訴我了。)回答醫師說他沒聽到。我在他耳邊提高音量把醫生的話再重複一遍。嗯,很好,就是會聽到有流行歌一直在唱。睡不著。醫師又問了些其他的。我把老人家行動比較遲緩的現像告訴醫生。醫師說那是藥物的副作用,調整用量再觀察一陣子。我請醫師向家父說明;(老人家就聽醫師的話),我再把醫師的意思在他耳邊說了一次,然後提問句[把藥的用量減少,這樣子腳就會有力,走路就會大步一點,不會有站不住的現像,好不好?][好。好。] 

在批價領藥的過程中,老人家到便利商店買他想吃的東西。 

回到家裡,爸爸拿出兩顆茶葉蛋給我。母親在田裡用土塊架了個小灶,像在焢土窯。才走到她身邊,她告訴我,灰燼中有十顆芋頭,等一下就可以吃了。茶葉蛋,剝了蛋殼遞給母親一顆。母子就坐在田埂上吃了起來。吃完茶葉蛋母親把灰燼裡的芋頭找出來,按按看熟了沒?還沒,先進去吃飯等一下再來。 

進屋看到爸爸已經端了一碗飯看著電視在吃了。[吃飯。]是我們父子見面招呼時專有的用詞。好。 

電鍋裡還有足夠的飯,但菜,爸爸沒全都熱過,只佐兩道家常菜。[媽,這把茴香我來煮煮。][那太老了,這裡還有一把,早上剛摘的。][要煎,還是煮湯?][煎蛋好了。] 

熱上麻油,洗好茴香,母親接過細切再放進鼎中炒,又打了蛋入鼎。麻油香,整廚房。又熱了薑母鴨。燉魯肉。起鍋,上菜。母子邊吃邊聊。吃到一點多。吃過飯接過母親的碗筷,洗過。等我收好行李走到門口。看到媽媽蹲在那邊。[來,這個好吃。]母子又在冬陽下剥著芋仔聊起來。[我大概三十年沒吃過烰的芋仔了,從出外就沒再吃過。]幾個比較大的芋頭已經放在機車踏板上。[媽,那太大了,太重,留下,你們吃。][我們要吃,再烰就有了。你帶去。][媽,我要去台東,很重耶!]。 

從斗六到台東走南迴,中途拿出一顆裹腹。(硬鬆香軟),不像水煮的般軟黏沾手。吃完才想到拍照。於是台東的朋友只看到[三粒芋仔]。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坑嘉興宮

廟內壁畫.

古坑除了劍湖山和咖啡聞名全台之外,再來好像就是柳丁了。如果綠色隧道也曾讓古坑的知名度提高。相形之下,鄉民的信仰中心嘉興宮,似乎就跟遊客們緣淺了些。

可是,我卻看到他的美。

嘉興宮主祀池府王爺。根據廟中碑文記載為台南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之二王池府千歲分靈而來。至今已近兩百年。

嘉興宮從開基到今天,一路走來艱辛倍嚐,幾次被外力波及,蓋好了廟又被毀,或為官賊所苦,以致神廟無所依靠。幾經迭起,終於在民國四十八年,在村民同心協力之下,附議當時雲林縣議員劉江河等人之倡建,替池府王爺蓋好廟宇。(現狀)

 

建築體雖然不久,也不是完全按「傳統工法」施作。但裡面的棟架和石雕彩繪卻有獨到之處。在石雕落款有來台北陳冠雄、張木成雕刻(台北知名大廟也有他的作品,請參考李乾朗老師的著作)、(還有另一個名字);彩繪有陳振邦題的字,至於畫師是不是陳振邦則尚待考證(雖然書法題名者為陳振邦,但畫作可能不是他的作品。之前碰到一位老師在陳振邦當校長時任課,提供一點資料給我參考。以上說明。)

光是這幾點就足以稱為古坑之寶,因為要在傳統建築找到匠師的名字,很難。傳統社會中重藝輕匠是普遍的現象,嘉興宮有這麼多位匠師留名於此,真的很不簡單。此外,廟裡的彩繪,經過近五十年的歲月和香火煙塵,還能有此容貌算是神蹟了。落款歲次為庚子年(民國四十九),除了兩幅剝落較為嚴重外,大致上還保持得相當完整。至於剪黏則剩下三川殿對看水車堵,左為五老觀日,右為五子奪魁。屋頂前年才翻修,剪黏全部改成煵煻。門神已重畫。

三川殿前簷廊上方有螭虎網目斗栱,全廟木作棟架完整,雕刻有古味。整體而言是一座深具古風的古早廟。

 

想想,雲林縣有些鄉鎮連要找一座(有古味的廟宇)都沒有。古坑至少還有一座嘉興宮。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美到底是什麼?或者說台灣的美在哪裡?
有人說台灣傳統社會裡那種人情味最能代表台灣的美,這個我不否認。(否認了我還是人嗎?)但是那屬於民風。


也有人說台灣的美在傳統民俗的熱情,這個我也同感。(不同感,如何面對家鄉父老?)


問題是,民俗小而美的庄頭慶典慢慢流失其中的儀軌,有時連開銷的經費都得讓人費神。大的慶典卻因時代的變遷所產生的內在衝突(單指同一地域之內)有人欣迎聖駕,有人覺得生活品質被影響而心生懊惱。(也許是人口的移動造成的吧?!)


這樣子台灣的美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想了十幾二十年才慢慢有點小小心得。也是從轉換跑道之後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工藝,民藝,民間藝術。不管從哪裡召聘而來的匠人藝師在某個時期替這個地方留下的那些作品。那些東西不做,其實房子還是可以住人。為什麼要做?學者自會幫大家解釋,無需小可在這裡胡亂說嘴。


那些作品上有人名,捐獻著的芳名。這些可視為歷史文物見證一地的發展。也可以當成勉懷先人的[德澤]。除此之外,花鳥走獸,人形器物。或祈福,或教育,或演古,或扮戲。剪黏,石雕,木雕,彩繪。集各類材料工藝於一身。在古早時代也只有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才蓋得出這樣的[藝術品]出來。師父郎謙遜直白:沒什麼啦!那也只是我們賺錢的步數。這話我相信,換成我,就做不來。相反的,叫一個武藝高強的大師父到田裡割一天草看看。第二天他要是能飛簷走壁,我誇你天下第一。


這些[紋飾]有意思。有什麼意思?那不見得什麼都能講出一個什麼。但不必言詞誇飾。花草有向陽的特性。動物有肢節骨架。龍~集體創造出來的神物。龍要翻騰還是得有胸,腰才能產生力的美感。沒有這樣表現,牠不能顯現張牙舞爪的氣魄。看來會像一條死蛇安了四枝牛筋草的花枝。


台灣的廟宇歷經三四百年的演化,漢人從唐山帶來,成為強勢文化。又吸收外來統治者多種的藝術圖騰,像調酒師或像搖晃珍珠奶茶的手,把它們搖成多元品相的台灣味。說它像點什麼,好像又不太一樣。漳泉福客,巴西荷日。前者算中原文化嗎?後者屬西洋東洋味?到後來變成另一個詞叫[風味]。這誰講的,真是太有才了。


可是那些偶們,在演什麼齣頭啊?拜拜神明會保佑比較重要啦!(孝飽想閒)
喂,那上面的故事在嘲笑你們說恁們這裡的人[不忠不孝不廉無節],還罵你們三好加一好。妖獸哦,在哪~在哪?有影才通講呢。沒有啦,沒有啦。我外人,我不識親菜講講的娘娘。不講,不放你走!若不,是欲請我吃晚頓哦?!好啦,好啦。你講看覓,阮這裡底是咧搬啥齣頭?


就這樣玩鬧一番,三國關公過五關,封神演義九曲黃河陣上場了。葉鬃的剪黏出現在屋頂。蔣九的石雕各展奇材。聽說這裡還有澎湃風格的木作品。



(散文筆調,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2/09/24 12:17

 

 

新吉里福德祠 

新吉里福德祠在這次調查表上並未在資料之內,但我將它列入了,主要原因是,我想要把自己家鄉的民俗做一次詳實的普查,〔上呈〕給未來廣大的學者,做為更進一步的研究.

但是最重要的是,土地公祂明查秋毫,保護我在雷雨之夜,沒被雷公以不孝的罪名收去,如果沒有土地公的保護,我想,今天就不會有我在這裡打字傳相片給大家看了.
 
年初不久,為一事無可排解,不得已配合母命回家,準備演一場戲.
  
車程中豪雨不斷,下車時雨勢漸小,想想應該不會被雨淋了才是.沒想到走了不久,剛離開虎尾街上又開始下起雨來.人在田間小路上,沒地方可避雨,只好繼續趕路.雨啊,風啊.雷聲夾著閃電不斷靠過來,好像在找什麼目標.還記得周星馳演的濟公吧,那雷就像電影中的情境一樣. 
 
拐個彎再二十公尺就是土地公廟了,至少那裡有土地公的家可以避雨兼躲閃電.雷聲只會嚇人,閃電卻可以霹死人.風雨雷電齊到;〔老天爺,天公伯,雷公啊,電母啊,你不要打錯人了,我不是不孝子!〕傘被風雨掀翻,眼睛被雨滴掃到看不見路,而閃電似乎在前後左右探刺.雷聲也來裝腔作態.寸步推進,終於走到土地公廟裡頭,鞋襪衣服全濕.脫掉帽子向土地公上個香,請他保佑,不要讓母親等不到兒子.電雨風雷持續發威,那雷,感覺上好像連小小的土地公廟都霹得開.那雨,不到半柱香的時間把廟埕全淹了.一柱香過去,又再上了一柱.
 
 
也許,老天爺找到城隍土地上奏的功德簿,翻到我那一頁,功過相抵,罪不致死吧.雨勢終於慢慢歇了.可是等我重新著裝準備啟程之時,忽然間雷電風雨又到.唉!晚上真的是躲不過了嗎?
土地公,你就照實向祂們說了,我只求今晚不要讓母親等不到兒子就好,不要讓老人家擔心.其他的,我都不要了.風雨在十分鐘之內停下來了.趕緊收拾行囊,把鞋提在手上,快步走回家.
土地公,改天再奉上大香環一只感謝祂的護佑.
 
那天晚上,就決定把這座土地公廟放進調查報告裡面了.終於這次用簡單的方式把土地公和祂住的家拍了下來,收錄在報告書裡面.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廟口講古百場宏願

2012/08/16 23:11

雲林縣的社區營造運動,在各庄里志士投入努力多年之後,頗見成效.然而以虎尾和土庫來說,其艱辛或可說倍於其他聚落.其中一里中有三個部落,各自有自己庄頭的主神和歲時節慶,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在鄉下以神明生的慶典廟會為主,能夠聚焦,能夠讓彼此間暫抛成見,為同一件事付出;有一個共通的話題,主題,方向.像我們這裡由三個部落編成一里,難怪不易成局. 

社區營造,在這以農業為基礎的聚落來說,推行不易.這也難怪,作稼人勤儉務實,農忙時間往往忙到沒中晝,沒暗頭.有時連要停下來喝口茶的時間都捨不得.農閒時期,巡巡田間,雜草要除,田水夠不夠啦.就算真的有點空閒,也少見四處串門子話家常的情形. 

身為農家人,那些〔沒有生產值的工作〕太花心思在上面,往往要引人側目. 

突然間想起讀小學時,有一種勞動服務,就是學生可以回到自己的村子裡面,由老師陪同,為村莊的大小巷弄打掃環境.居定兩公尺內有住家自行打掃,超出的部份,就有這些小學生從這頭掃到那頭.往往,小學生回到村裡打掃的時刻,家裡的大人們也會開始灑掃庭院,整理圍牆籬笆.整個村子沒多久時間就變得乾淨又整潔. 

那時節,我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灑掃庭園,小孩子嘛,大人怎麼教,小孩子怎麼做.每間房間,從頭到尾掃一遍,而稍大的讀冊郎要掃稻埕--門口埕,掃完才吃早餐,接著才是集合,出門上學.所以,一般而言,雖然不見得每一家都有花園種草,至少也是乾乾淨淨的.村裡的小路兩旁,幾秼菜瓜爬滿圍籬.黃澄澄的花朵,頂著麗日放心的開著.底下有一條條的絲瓜掛在棚下. 

腦後梳著髮髻的老阿祖在庭中散開銀白的髮絲,逕自梳理起來,鄰家的阿婆手裡拿著一盒新竹踫粉,要來請阿祖幫他挽面.兩個老人口中淨是四腳仔(日本人,我鄉人一律稱呼四腳仔,青蛙,水蛙的別稱.)還沒回去時的故事.這些景像我得在暑假期間才看得到,平時上課,哪裡機會看到. 

厝邊隔壁,不以守望相助當口號,但是左憐右舍無不親切.學校裡外四處用大字寫的,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在鄉下某些人家的圍牆上也看得到.只不過,那個不是寫給作稼人看的.當然也不會寫給觀光客看的.誰來寫的呢?老實說,我嘛不知影. 

慢慢的,小小學童轉眼間國中畢業,那把掃帚有沒有弟妹承接呢?應該是有吧. 

至於所謂的社區營造,鄉下地方,竟然也出現某某社區的水泥意像景觀,只是,一座一座換型,由陳色田到某某鎮長立,到後來,整個消失不見.我庄的社區營造,終究沒有成形.該怪誰嚒,那不公平,原來我就沒在上面有過任何供獻.沒有立場去說些什麼,也許,還得撈個〔冷漠對待〕的警告來處份自己呢! 

北溪厝,看來比我庄強多了,至少他們還蓋得出一座廟,我莊的三乃夫人到今天還在各家爐主輪流值冬.

過幾天就要到北溪厝和鄉親見面,和鄉親說些故事.我很盼望,從隔壁莊的經驗,帶些回村子裡,也許,我們這個莊頭,也有那個需要,再點起幾盞心燈. 

北溪里,由剪紙彩繪起步,我則用這個焦點當成基點,將北溪里的一些歷史記錄,和太子元帥及王爺公的故事,串成一場講古的腳本.鄉親,說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並且賜教.我是來學習的,還望大家多多牽教.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民俗探索

2012/03/28 00:04

 

 

大甲媽進香一角


 

與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完全不同感受的大甲媽新港進香,在這裡除卻官方說法之後,單純的與來自各地的信眾走一段路會發現,人們跟著從年輕到長大以後的習慣,彷彿那也是一種傳統;跟著婆仔走一趟路.

 

我開始想像,那句曾在童年電視劇中的開場白(或許是我記錯了,但沒關係.)〔會過西螺溪,不過虎尾溪.台語〕(能過西螺溪,難過虎尾溪.國語)我會想成另一種解讀;〔會過西螺溪,但是不會經過虎尾溪〕,來給大甲早年往北港進香的歷史下地理位置的註腳.從大甲往南走,來到彼時的西螺溪到了西螺,沿著西螺大路走到土庫再轉往西邊走,也許只會經過新虎尾溪,不必過(舊)虎尾溪就可以到北港.

 

不管大甲媽到北港還是到新港,(跟著婆仔走一段路的隨香客們)一如節氣運行般,在春天田間剛播上青綠的秧苗之後,聚集大甲街上,在鎮瀾宮裡向婆仔燒上一路香稟明家居地址,個人身份,奉上貢品和起馬金,再把去年結在進香旗上的平安符拆下結上新的,然後恭敬地將令旗在香爐過一下,把剛剛解下的符紙連同起馬金(金紙)拿到金爐裡化給神明,回到廟裡把剛才奉給媽祖的貢單裝入包袱,點上一支大箍香連同令旗,隨身帶著,等待子時,發炮,啟程.

 

從午後開始,人潮慢慢湧入鎮瀾宮,到了路燈點亮以後,想擠進廟裡已經顯得困難.擠不進去的香客,只好在媽祖大轎出門以後,再入廟燒香,燒完香立刻追上〔浩浩蕩蕩〕的陣頭,往水尾橋前進.那是大甲媽每年行進的道路.

 

我在人群的外圍,因此看到的不會是台上的那些人物.人群中,有的香旗明顯老舊.二十年,三四十年都有.移動的人群只聽到鑼聲鼓聲,鞭炮聲.寸寸移動,真的,是一寸一寸的往前移動.從廟前走到水尾橋,幾公里我不知道,但,感覺並不累.

 

白天本來還有三十度的高溫,但入夜之後春寒又來,一下子降了十幾度.大甲臨海,更冷.那次跟白沙屯媽祖走了一段路,來過大甲,那天,比今晚更冷.

 

媽祖的神轎有人說已經過了水尾橋,也有人說還沒.但是,橋上有水舞,橋下放煙火.人群都停下腳步,連車子也靜止不動了.都在看煙火.哇,好大,好美!驚呼連連.煙火結束,與朋友會合,晚上還要趕回家,明天再採收蒜頭.

 

利用空檔時間,在西螺又待到大甲媽.駐駕福興宮.太晚了,沒等到媽祖入廟.因為明早還有工作.繼續採收蒜頭.回到家,十二點半.父親中午見到人還是一句,太晚了.與前兩天早二個鐘頭到家.

 

大甲媽在土庫鎮順天宮有沒有停轎我不曉得,我在送修農藥噴霧器去修理的時候,大甲媽正往元長那個方向前進.往北港的那條路,從二十幾年前,大甲媽就不往那裡去了.但土庫商工的樂儀隊,在校門口以鮮艷的制服和宏亮的進行曲,迎送大甲媽,讚助婆仔的光彩.

 

不管白天或晚上,不管在轎前與轎後,有的孤身隻影,有的三兩成群,經過兩三天的旅程,這群隨香的香客,一步一顯,好像連抬腳的力氣都快沒了.是誰在他背後支撐著.有善心人士開著車子逄落單的香客就問,要載你一程嗎?好像大家都在跟自己的意志力挑戰似的.謝謝,一聲婉拒.旗子在風中飃動,在移動的韻律下擺盪.風太大,移動的速度太快,進香旗上的那支香,看不到裊裊的煙.夜晚,春天的寒風中,除了快速閃爍的警示小燈和反光飾片,看不到前方跳動的是一個人.等到靠近的時候,才感受到他的背包裡,進香旗上那根燃燒的香傳出的香氣.至於身上沒帶小燈的旅人,讓我想到泛黃的舊報紙上所寫的進香配備裡,小燈籠的用途.

 

參與進香的陣頭都有貨卡車接駁.神將,鋒旗隊,執事團,將軍班,神轎班......等等,雖然類,但最累的還是這些跟著婆仔前後的隨香客.尤其在經過人煙稀少的路上時,相信有婆仔給他們當靠山.不管是經過西螺溪還要經過虎尾溪.走路還是騎車.相信婆仔都和我在一起.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廟宇歷史研究區

2012/02/21 23:47

 

天上聖母北港進香的紅燈籠.

 

 

白沙屯火車站.

 


 

白沙屯拱天宮前的街道.人群漸漸散去.但仍然熱鬧.

 

 


 

北港金響順供奉的白沙屯媽祖金身,在白沙屯媽祖回鑾之後,祂也要回家了.

 

 


 

北港金響順供奉的白沙屯媽祖金身,在白沙屯媽祖回鑾之後,祂也要回家了.這是祂的千順二將軍.

 


 

錫爐上面寫著,〔北港金響順 白沙屯天上聖母〕.

 


 

北港進香旗.


 

這次跟隨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雖然只在媽祖登轎和出城走了一個早上,然後在中間利用一點點時間自清水追到大甲,最後在祂回鑾之後到拱天宮參拜.談不上參與了整個進香的行程,至少有著與之前那旁觀者的記錄的親身體驗.

 

經過兩三天的沉澱之後,開始想著,要怎樣把這次的〔心得〕做一個稍微完整的報告與分享.最後,我走進中研院人文科學聯合圖書館查些歷史資料.

 

我從一排排的書架上尋找關於白沙屯拱天宮的記錄.

 

翻閱這些歷史資料真的很有趣,我看到大約始於日本人統領台灣以後所作的田調記錄.上面用硬筆或毛筆寫著,某某宮主神源於某地的某宮某廟,有些與今日所見聞某宮某廟的源流沿革相符,某些則今非昔言所述.顯然,在經過近百年的春秋更迭,已成氣候.便不再宣稱自何處分香,分靈而來.

 

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婆,本來也以為會出現分靈自北港朝天宮的字眼,但沒有.上面只記載著供奉的主神是〔天上聖母〕,對於來源則隻字未提.也許當年的訪談者所問非人,也或許..有其他的可能.如是一門功課,正等待有心人士去做.

 

假設,白沙屯媽祖暗中指派某人該做這些事,那這些和那些資料整理之後,問世,會不會製造出另一些問題?譬如,某宮老早宣稱他們的主神並不是從北港分香而來.那麼,這些結果面市,會不會讓祂的弟子們心糾成一團?

 

當然要查閱的不止日本人所寫的文字而已,還有地方志和各宮廟的沿革都需要交叉比對,最後才能有個稍微完整的面相的呈現.

 

當然範圍不能太大,野心不能太大.單就北港朝天宮的研究和查察即可.你認為可以做嗎?這當然需要把營生的問題放到裡面.(關於這個現實的問題,我不再逃避.真的.)你覺得你虔誠景仰的媽祖婆,會同意出現一本考證歷史沿革的書是寫到關於祂的由來嗎?

 

這些是白沙屯媽祖在我參與了民國一百零一年北港進香之後,所給我的思考.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公告啟事

2011/11/30 23:43



 

讀者文摘,摘錄分享.
 

十二月號的讀者文摘專訪報導,〔郭喜斌〕.現先摘錄幾頁給大家先睹為快.敬請好友們 前往各大書店及書報攤 購閱.

 

 

感語:

最初,讀起鄭豐喜的故事,就是先看讀者文摘才去購買原著的.

鄭豐喜老師,我在小五的時候,參加校外活動時,看過他一次.但也只有那一次.那次活動的地點在今天的三條崙海水浴場.主要是為縣肢障兒童舉辦的戶外旅遊活動.鄭豐喜老師給我的印象是,胖胖的,長得頗為高大.那時他已經是學校的老師了.之後,在他去逝後,才有人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當時由秦漢飾演鄭豐喜老師.

之後,讀者文摘就一直陪著多年;有時在書局購買,有時是圖書館閱得.裡面的文章和報導,不只是國內資訊,也有很多是介紹國外人物,作品.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被寫到裡面,當一個〔人物〕.

我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物,如果沒經過一番〔精心打扮〕,站在路邊很容易被人用垂眼低眉檢視的〔人物〕;竟然會被人當成一個專訪的角色.

(註:不過有時候我還蠻喜歡用這樣的造型,出現在各大小殿堂〔廟宇〕,因為,當我在選擇和搜集資料的時候,也背負了一個重大的任務.我也是替眾多的十方善信探路的採風者.也只有用這種最容易勾出伊是廟宇服務人等的〔目頭〕,我才會知道如何保護更多愛護我的讀者和鄉親.因為不管是旅人走入廟裡被失了禮數,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鄉情的事情.我有必要讓我的朋友在拿著我的作品,走進不同庄頭的廟宇時,都不會被誤觸,或是被失禮了.)

現在寫來還有一點,惶恐.尤其看到朋友寄來幾頁內容之後,更是讓我覺得〔有點難為情〕.

採訪的那天,張小姐讓我放鬆,用自己的口氣說我自己的故事......

 

廢話不多說,請大家直接看以下的幾頁文摘.想知道詳細的內容,請移駕各大書局和網路洽購.敬請大家多多支持..(我也還沒看到完整的內容啦~)

 

〔對了,我家的花生曬乾了,感謝各位好友連日來的關心.文章改天再和大家分享,今天先看這個.〕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聽!台灣廟宇說故事

2011/09/17 01:49

 

 

彩繪,孔子問禮於老子.


 

經過兩三天集中火力校對終於把書稿送出.在校對過程中,除了感受到編輯和美編的辛苦,公司愛護之外,對自己寫文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成長;這些在校正中被我看到的贅詞和錯字,都被我一一撿起,修改,但我相信,必然還有一些沒撿到的,假如在最後一刻仍未挑出,被朋友發現,還請不吝賜教.

 

這本書從搜集資料到拍板定形,前後將近兩年.原始構想來自〔全台罕見戲文〕精華五十篇的腹案.雖然那本書最後因故未能完成,但是我把那些已經取得的素材加入之後取得的元素,才有這本〔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的出現.在尋訪的過程中,宜蘭的小明,台南的老豪,嘉義的黃虎旗,雲林的華武壟,以及各地的朋友在各方面的協助,都是幫助喜斌完成本書的貴人.

 

前半階段走訪各地廟宇搜集戲文資料,是一種能量的累積,也是一種複習.

 

台灣的廟宇是一座座有機體,她們有自己的生命,會面臨興衰存廢.今天看到她的存在,不見得明天還站在哪裡;她今天的妝扮,不一定是她明天登場的造型.

 

像前一本書〔聽!台灣廟宇說故事〕裡面,介紹的冒刄衛姑,本來是斗六某宮廟裡的裝飾彩繪,上個月經過該廟,看到牆壁一片粉白,中門門楣上的八仙不見了,也許,那幅孝親圖也不在了.印在書頁裡的那則作品,算是它留給後人的紀念.

 

台灣廟宇的裝飾戲文也跟台灣生態和文化一樣,呈現多樣性的特色.一地有一地的民情風俗,廟裡的戲文多少帶著當地的文化特色,有些只出現在某座廟裡,有些分區出現,南北畫風,各派風格也都不同.

 

新書〔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收錄一百二十餘則故事,每則都以跨頁呈現,圖片比前一本大,文字也比之前的多,全部文字由喜斌經過五修完成,公司部份另請專業協助校對,典故的咨詢和校對有大學教授指導.

 

敍述筆調以說書者的口吻和布袋戲對白交互使用,有些還帶有一點廣播劇的味道.文字淺顯易懂,應該連國小學生都能看得懂.

 

這本書,我們以超越上一本的水平去做,至於有沒有達到預計的目標,要留給朋友幫這本書打分數.

 

編目仍以朝代的時間軸安排,希望能讓讀者從閱讀中,感受朝代的演進.全書以繪本的感覺呈現,朋友可以拿來當成圖畫書讀給小朋友聽,如果帶一點說書人的語調,可能小朋友會喜歡聽你說故事.

 

這次收錄的故事,將近一半都是罕見戲文,這個部份在跟編輯提案時,得到認同.除了補齊上一本沒寫到的劇情之外,另外也想讓朋友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至於會不會出現冷門的戲文讓讀者覺得沒趣味?這方面倒是還好,雖然部份作品不是常用的故事,可是該則故事的〔前因〕和〔後果〕可能都是大家熟悉的大橋段,像〔打龍袍〕這則故事就是狸貓換太子的後篇,還有學甲慈濟宮的〔觸金磚〕和劉秀復國的故事有關.

 

書寫的過程,有些原本預計收錄的故事,最後在編寫的時候,被我刪掉了.像故事和歷史相差太多,爭議性太大,學界百年來仍然沒有定論的.如孔子問禮,雖然在廟裡常見,但是考慮之後決定捨棄不用.

 

另外,個人覺得故事本身的人性太過陰暗的,我也不用.像詩禮教子,那是孔子的學生和孔鯉的故事;孔子的學生怕老師有私心,擔心老師教兒子的東西會跟學生不一樣,跑去請孔鯉.孔鯉老實,把父親和他的對話都告訴他.那個學生聽到後很高興,回去向同學說老師教兒子和學生的東西都一樣.雖然那個學生後來也列入七二賢之一,雖然後人寫成父親對小孩的教育,用來比喻書香教子,但我覺得背後所隱藏的動機不善.經過一番掙扎,最後捨去.

 

那時的想法是,我不想在日後某個朋友因為這本書的關係,再深入閱讀時發現,原來人性自古以來都存著令人恐怖的一面.雖然是歷史,但我想不要破壞某些可以完美的單純.試想,如果讓小朋友太小就感覺成人世界複雜的人性,讓小孩失去單純的稚氣,那這個社會就真的太恐怖了.我想像這本書會有幾個學校買回去放在圖書館,給學生當課外讀物.

 

本書收錄的廟宇高達六十多座,分佈區域包括台灣整個西半部和東北部.從新北市,宜蘭到屏東都有.本來也想把離島也收進來,最後因為旅費的關係未能實現.不過這樣也好,留一點空間給各地的英雄豪傑繼續努力.

 

某地方首長說,像這類的書應該是各宮廟自己編列預算出版才對.不過從這些年來的經驗來說,好像不太容易實現.

 

嗯!有機會還是讓鄉親一樣的你我,搬一張椅子,到廟口講古給人聽,比較實際.

 

新書預計十月上旬出版上市,到時再向大家通知.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這尊金面的李將軍是我初舉相機拍照的第一個模特兒.

(台北保安宮和華樂社的李金吒將軍)

多久了啊!算算該有二十年了,李將軍,金吒,他都不老.或許吧,神仙不會老.

 

 

那時我二進大同,離開公司兩年多後,再遊回公司,算算我也不算是一匹好馬.我感謝生命中的貴人.

 

進了公司半年後,開始接觸社團,學過電腦,上過皮雕,也學過書法和英文發音,最後在攝影這條路上定下來.剛開始,我隨心所欲,想拍什麼就拍什麼,說來是最不認真的一個學員.

 

大同攝影學會,有定期的活動和比賽,每月的觀摩可以試身手,一年有十二次,從繳交的相片中由前輩和外聘的專家一位,評分.分入選,佳作和優選各給一到三分,準會士一年好像是十二分或是二十分進階,以任何一年績分達到都算,進級後直到退休都可保持.進階之後要交大張一點的參加觀摩,另可交幻燈片越級.黑白和彩色分兩組,但各組積分分別計算.題目,種類自訂.不管是生態或民俗,沙龍或人相都可以參加,混合評選.當時固定參加這個學會,至於外面的,我只參加過一個,時間不長,也沒參加那個學會的學位評選.

 

我是走到哪裡拍到哪裡的人,唯一不拍的是,要另外花錢請模特兒的活動,我不拍.我寧願找幾個朋友,同事一起出遊,用側拍的自然寫真法拍人相.拍完洗出相片經由本人同意,選幾張參加觀摩,之後相片連底片一起交由某個同事模特兒收存,之後不再取回.

 

不是慷慨,我覺得這些同事願意當我的模特兒,讓我有練習的機會,我想要的是自然的美,不是做作的虛假那種.

 

當模特兒其實很累人,那種工作老實說不是人幹的.人家要你笑就笑,要你跳你就要跳.我能想像,那些笑容的背後,是汗水推出來的,有時還有淚水.有時我還想像,當職業模特兒看到那些相片的時候,應該不是快樂的回憶.我要的是,和我一起出門拍照的同事,日後看到照片時,能有美麗的回憶.所以,朋友們,雖然手邊沒有你們的相片.但我心裡有你們美麗和帥氣的容顏及歡樂的幸福.

 

在學習過程,除了一部份人相之外,再來就是風景沙龍;黃昏和朝陽都曾照耀過我.晴雨時分也有我的鏡頭.心像我也拍.但最有自信的出手,是民俗,只要出門聽到鑼鼓聲,我一定(跑)第一.認識我的朋友可能會想,喜開郎跑得動嗎?告訴你,只要聽到戰鼓擂起,我可以跑到氣喘如狗.

 

閃光燈追蹤攝影是我的回馬槍.民俗陣頭裡的人文素材是我的撒手鐧.我的前輩曾經在我第二階段時觀摩評審會後問我,你有張〔變速器〕(可以用台語發音講日語)嗎?這句話我到前幾年才想明白,當時的我只知是一句讚美的話,並不知道前輩是勉勵我說,你的進步有〔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意思.

 

等我開始接觸古蹟之後,拍照,成了工具.我不再特別為了攝影而攝影.我要的是資料,我要記錄屬於這塊土地的畫面.更多的是,我要寫我自己的生命史,但是相片很少出現自拍.除了對自己很滿意的時候,當然隨著時間增進,越來越少了.現在都是朋友幫忙才會有的.

 

至於人相,開始出現網路分享以後,被我拍到而上傳的更是少了.尤其是相熟和不相熟的人.除非在拍攝的同時已經取後口頭同意,不然不會特別上傳網路.這個理由是,尊重,有些是避免麻煩.

 

金吒將軍,二十年前的模特兒,今天在台北迎城隍時又看到他,趕忙拍幾張.哦!對了,當時拍祂的相機是同事李小姐的.還是她建議我,有心想學,還是要有一台自己的相機,他說得沒錯.存了幾個月後,一次給他痛下去,買了生平第一台手動測光相機,尼康FM2.能有今天,要感謝李小姐和李將軍和黃飛虎將軍.

 

 


 

這尊是黃將軍,是我第二個模特兒.

(台北保安宮和華樂社,黃飛虎將軍)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2011/04/16 23:43

人在異鄉看到從家鄉來的神明,特別容易叫人興奮.尤其是曾經跟在祂的神轎之後隨香紀錄十幾天,做過全程紀錄,和鄉親有過革命情感的人和神.西螺福興宮太平媽.

 

2006年,我第一次與太平媽結緣,也是我第一次參與民俗記錄的學習.那時回鄉小住一段時間,找了一家地方求職報當了一名特約記者.第一次以實地採訪和即時追蹤報導的方式,把民間信仰的〔遶境〕做了一次完整的報導.報紙一周兩次(或三次,不記得了),該年太平媽遶境時間長達十四天,加上啟駕前的活動,整個約近二十天,剛好讓我有機會將活動相片和文字整體搭配,書寫.

 

差不多兩周的時間,約四到六篇,幾乎都是我的版面.我是一個新人,完全不知要尊敬前輩,反正寫好就丟回公司,公司什麼時候刊出,其實我沒意見,但幾乎同步,遶境隊伍還在路上,有時是雨天踩過的足跡,還清晰可見於泥地之上,鄉親自然是興奮的.之後又接到公司指派要我採訪竹山城隍尊神遶境,兩天的活動,也是在最新鮮的時刻見報.後面的國際偶戲節,又是我的版面居多.那時有前輩曾跟我說,他用的相機沒我好,公司以後都會用我的報導.我記得回答他說,不會的啦,我也不想那樣.後來我在其他場合聽到學員問我,是不是去佔人家的工作機會,我聽到之後沒繼續發問,也沒解釋,寫了辭職書,把記者證剪下照片交回公司.

 

本來想做一系列雲林古廟的報導,最後只報導兩期,麥寮拱範宮和土庫順天宮,後來就沒為那家報紙再寫任何報導.

 

我只知道寫,用生命和感情在寫.雖不言爭,但有征伐的氣勢存在其中.後來深思才知道自己的侵略性真的不弱,慢慢的我開始學習把自己隱藏起來.這裡邊的成長,有些是媽祖教我的.

 

和太平媽一起走過的路,還記得;跟鄉親一起吃飯,一同走路,吹同樣的風,曬同樣的日頭.自然在鄉親來到台北時,會想去看看他們,看看太平媽.想念家鄉的媽祖,去拜媽祖,不需要為自己找理由.

 

 

這種轎頂的高錢,在南部才看得到.

 

熟悉的顏色是太平媽的工作人員,也是祂的子民.


最前面這尊就是西螺太平媽.

 


粉紅色衣服的是鄉親.


西螺福興宮太平媽的轎燈.

 


恭接西螺福興宮太平媽聖駕.


熟悉的臉孔,熟悉的鄉音.


三輪車開路鼓.


執士團,每個都是人間媽祖.

人間媽祖,我第一次使用於螺陽迎太平當年的記錄影片腳本上.


西螺福興宮鑾駕執士牌.


連背影也是熟悉的.

 


神轎用扛的才能讓民眾躦轎腳.

用推的,底盤太低,沒辦法躦轎腳.

主持人姚舜接著說:我還四輪傳動咧.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類:雜記

 

這次回鄉偶遇多年前認識的朋友,那時就知道他家有寶,有古早味的寶,朋友那時說的.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前往拜訪.

 

這跟我的個性有關,我這人在某些時候還真的有點龜毛.直講就是〔過份客套〕;但是與人第一次見面卻又可以聊得開,等朋友開口說,什麼時候到我家坐坐的時候,總要想前想後才決定要不要跟朋友開口.因此朋友的老宅,經過那麼多年的重逢,才決定前往叼擾探查.

 

朋友家也務農,那天和他連絡的時候,他還在田裡工作.我表明來意,朋友熱情,來吧!到車站時再打個電話連絡一下就好了.朋友還問我,一起吃個中餐,簡單的,好嗎?想想也快十一點了,於是,謝謝大哥.

 

朋友的家是日本式四垂頂,但不是會社宿舍那種.正廳裡面有名家之作.就我粗淺的眼光看來,字畫皆美,藝術水平極高.

 

朋友說房子是他阿公手裡蓋的,畫師,是他阿公聘請來的.他阿公會作詩,書法也寫得很好.我從畫師替主人家所作的作品去推測,和朋友討論.

 

一般民宅常見的戲文也出現在這裡,只是其中幾幅有些特別.大平(龍邊)以出師表破題,接著是懷橘遺親,然後是四知堂,最末才是蘇武牧羊.小平(虎邊)用羲之愛鵝,接仙姑採蓮,第三幅是採菊東籬,然後用踏雪尋梅做結.

 

同是〔忠孝廉節〕和〔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畫師在作品留白處以文字佐題,讓觀者望文生義.

 

簡單說,小平以四季花的文人雅事入題,秋菊和冬梅(四愛),畫師仍是四愛中的兩則,但是夏天他讓八仙裡的何仙姑持蓮出場,春天用的是〔羲之愛鵝〕(四痴或四逸)排於四季首幅,這裡不用唐明皇愛牡丹或是春梅配冬茶.這邊用春草,鵝群嘻游春草之中,轉意〔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畫師換了兩幅畫,把三重的意思帶進主人家,意境之高叫人發出內心的感佩.

 

愛鵝中落款題字〔右軍書法群鵝〕.依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主人家書法造詣讓畫師敬佩,畫師受到主人禮遇,透過作品向主人表達謝意及對主人書藝的欣賞,有〔惺惺相惜〕的情義,畫師在愛鵝作品特別題上〔右軍書法群鵝〕,既寫主題,也稱讚主人的書法,雙關其中.至於讓何仙姑出場,我的解讀是,除了祝福女主人之外,也暗喻八仙會於華堂祝壽之意.至於大平〔懷橘遺親〕所代表的孝,讓六歲小兒的陸績取代望雲思親的狄仁傑,有稱讚主人家的童幼輩識禮數和稱誦主人家好家風的味道.

 

這些推論有些從壁上的書法文章串連而來,有些是向朋友請教他阿公生平,聯想而來的.

 

註:文中所述非特定對象,故無圖可供比對.意旨,在於台灣的寺廟和民宅裡的各項作品,如能細細品賞,加以地方留傳下來的鄉土傳奇,應可讓人窺知古人風範.我們也可以透過解讀作品,讓一座老宅重現往日風華,增加建築物的深度及厚度.簡單說,就是讓這些老房子有〔人的體溫〕和〔情感〕.

喜開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